我不敢骂急着出门的这些人

我不敢骂急着出门的这些人

首页休闲益智翘课大作战更新时间:2024-06-17

疫情仍在持续,你还好吗?

虽然假期按规定延长到了10号。

但Sir已经正式开启(住家)上班模式5天了。

在这个“史上最长春节假”,有人宅得发霉,有人远程办公,都是为了最大限度远离病毒。

然而有的人却不能。

他们要么仍在外奔波,要么急于复岗却不得。

比如外卖小哥。

比如快递员。

你越是不出门,他们就越被需要。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像你有稳定的工作,在家也有钱拿。

“手停则口停”。

在这个年后返工的时节,相信一部电影会让我们更有感触。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以下简称《对不起》

赞誉已经不少。

豆瓣8.2,烂番茄89%,入围戛纳主竞赛。

被日本《电影旬报》选为2019年度十佳。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

……

所有的赞誉,都来源于一个名字:

肯·洛奇。

一个拍了五十年电影的英国导演。

一个五十年都在拍底层民众,为劳工阶层呐喊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师。

2016年的《我是布莱克》,用一个失业木匠的故事,控诉政府和官僚体系的低效,第二次斩获当年的戛纳金棕榈。


如今,他的目光又放在了另一个职业上,与普通人息息相关。

片名:sorry ,we missed you。

是收件人不在家时,快递员送货回执的标准开头。

言辞中,都是对收件人的歉意。

但找不到收件人,最急的还是快递员。

为何?

《对不起》将层层为你解析,生活与工作是如何对一个人“千刀万剐”的。

说浅显点。

这部电影会让你以后再也不好意思错过快递员的电话。

往更深了说。

直面生活的残酷真相,是英雄主义。

但有时候,生活可以残酷到连放弃知道真相,也是种勇气。


一开场,故事没有什么特别。

一个沧桑的男人,瑞奇,在面试工作。他一脸疲惫,胡子拉碴,眼神躲闪,紧张兮兮。


自述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

乡村客栈,租赁地板,地面铺装,管道工,园林工……

但问到为什么不做了?

瑞奇给了一个回答:

“我不如靠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而他面前,面试他的光头经理,长相凶狠,身材健硕无比,眼神犀利。

这是一份快递员的面试。

而且,是加盟快递员。


什么是加盟快递员?

经理告诉瑞奇,就是只提供开车的服务,是我们的合伙人,你就是你自己的老板。

没有目标绩效,自负盈亏,按次数,按数量,挣服务费。

总而言之,你可以完全自主上班,多劳多得。

听起来很美?

但换句话说,没有底薪,没有奖金,没有雇佣合同,只有加盟协议。

而收入呢?

一天可以挣200,干满三十天,一个月挣6000,干满半年,就是36000。


虽然还是零工,但在瑞奇眼中,已经是稳定,靠谱,风险低。

甚至,连买房子的事情感觉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

入行的成本也摆在那。

要不先花14000买辆车,要不就只能每天花65从公司租车。



而买车,贷款的话,是首付1000,每月还400,36个月。

在电影中,这种算术题还会出现很多次。

每一道,都是数学无法理解的难题。

抛开滤镜和幻想,每个人都必须承认——

成年人的世界里,几乎所有一切,都是明码标价。

而面对这些,你要不hold住它,咬牙坚持,期待曙光。

要不被层层累加,步步压垮。

电影里,即使是首付1000的流水,瑞奇家也凑不出。

但瑞奇,还是决定拼一把。

为此,他卖掉了妻子的车。

忘了说,妻子艾比是一名上门护理员,负责给鳏寡孤独的老年人处理生活问题,比如帮他们洗澡,洗厕所,洗衣做饭等等。



同样是零工,同样没有底薪,同样按挣服务费。

夫妻俩,还有两个孩子,一家人租房住在英国东北部老城纽卡斯尔。

大儿子上中学,小女儿上小学,家里还背着贷款,就靠夫妻俩咬牙坚持。


这种状况和国内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一样。

糟心事一堆。

而如今,瑞奇看起来有了一份稳定的新工作。

一个看起来凭借努力就能改变生活状况的机会。

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可眼前的,真的是曙光吗?

一个意外事件,底层人似乎有了改善困境的机会,结果在一通忙活下,状况不仅没有改善,甚至滑向更底层的深渊。

看起来像是陈词滥调?

不。

这恰恰才是生活的本质。

也是《对不起》中所蕴藏的能量。


虽然你未必熟悉英国的社会状况。

但这并不影响《对不起》扑面而来的真实。

首先演员有大量的真实经历。

比如,饰演妻子的演员,日常的工作,是一名教师。

饰演丈夫瑞奇的演员,从自己的水暖工兼职中寻找灵感。

而片头饰演光头经理的人,真正的工作其实是一名警察。

他们的演技不来自于表演的课堂,而是生活的打磨,他们真正懂得普通人的悲欢。

回到电影。

这一家人也想往更好的生活里奔。

加倍工作,赚更多钱,换更好的房子。

加盟快递员,看起来不错。

但入了职(坑)才知道是咋回事——

工作六天,每天十四个小时,若有急事请假,必须请代班的司机,价格是200一天。


也就是说你不上班,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一天的工钱!

这还只是工作时间上的硬性规定。

更难的是快递员工作中的日常煎熬。

比如,地址写错,找错了地方。


地址没错,找不到收件人。

找到收件人,收件人各种理由拒收。

同时,停车还随时被警察贴罚单。


以及,收到了需要一小时送到的紧急快递,面前却是大堵车的窘境。

但惨的还不是他。

还有家人。

妻子不得不每天坐公交奔赴不同的顾客家中,身心俱疲。


缺乏监管的两个孩子,大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成天逃课,在外游手好闲,不知道上学的意义何在。


小女儿经常一个人在家,没有家人陪伴,上小学就开始焦虑,失眠。

而瑞奇的这份看似稳定的工作,还没有攒下房款,却已经先把家庭推向了崩溃的悬崖边。


这其实是导演想讨论的内容:

如果一个人在过度工作或者对自己工作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怎样影响他的家庭生活。

换句话说,一个人是怎样被工作逼疯的。

电影里在一开头瑞奇的自述里提到了一句。

“我是个工作狂。”

而电影中,瑞奇的日常工作,也展现出这个气质。

他勤奋,努力,从不迟到,加班加点,想着法子完成任务,甚至遇到困难还会主动出手帮助,连那个人高马大的经理都称赞他是个”好先生“。


但。

为什么他都这样努力了,生活仍旧那么艰难?

为什么尽心尽力得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到头来自己还总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观众有太多的疑问,Sir也有满腔的愤怒。

电影的后半段,故事开始更加刺痛。

好好先生的瑞奇,在送快递时,开始对无理的顾客恶语相向。


大儿子从不听话逃课,到偷东西差点进监狱留案底。瑞奇一开始说教,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动手。


性格越来越暴躁,脾气也越来越坏。

而妻子,也在每次身心俱疲的护理结束后,为家庭的前路,在公交站情绪崩溃到哭泣。


逐步滑向深渊的爆发背后,是不甘与屈辱的日常。

甚至孩子,都充满了对前路的困惑看不到希望。

如果读书是为了背一身贷款去格子间做无聊工作的话。

那读书又有什么用?



一个温暖家庭如何被生活搅碎的过程。

在纽卡斯尔的寒气中,写着“这就是英国”最真实的现实。

电影的最后,瑞奇遭到了劫匪,快递被抢,扫描器被弄坏,自己被打伤,被迫去医院。


结果接到了经理的电话。

因为你是加盟快递员,被抢劫的快递保险可以报销。

但其中有两本护照报不了,需要你自己承担,每本250 ,共500。



瑞奇想骂人。

接着,是你明天没找到代班,必须扣200。

最后,经理说,扫描器被弄坏,按规定必须赔1000,可以分期。

只有穷人才知道钱真正的味道——

钱是肉疼。

钱是要命。





但,问题真的只在于经理这个“资本家的打手”么?

他也有本难念的经:

我承受所有的恶语相向,但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快递站做成全英国最佳,才能有机会承接大公司的快递业务,才能给大家争取到(赚钱)机会。

只有更严格的制度,才能揽到客户,也才能保障快递员的生计。

谁又能说他有错?




这就是《对不起》最刺骨的地方。

唯效率是从的经理没有错,拼命赚钱的瑞奇没有错,青春期的孩子也没有错。

但世界不是公正的法官。

它连那些善良勤劳的人也会惩罚。

但你却说不出,这个世界哪里错了。


编剧保罗·拉弗蒂在采访中大胆地谈论这部电影的主题:

努力就能成功是最大的谎言。

应该质疑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而不是个人的努力程度。

从小到大,所有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成功。

以至于我们长大,进入好学校,工作在格子间,西装革履每天朝九晚五的时候。

总是把那些露宿街头,为生活打拼的人们,轻松贴上各种标签。

他上学时候不够勤奋吧。

他工作时候不够努力吧。

他一定是好吃懒做吧。

他可能,天赋不够吧。

……

很多人不愿相信:

在很多被忽视的社会边缘,有很多人即便想活着,都已经拼尽全力。

而赢家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去给弱者的悲惨境遇挑刺找原因。

Sir也想象不到还有比这个更加无耻、无礼、无脑的行为了。

但可怕的是,这就是当下每个人都可能存在过的真实心态。

有一部综艺Sir曾经推荐过。

《穷富翁大作战》。

一群生活优渥的富翁们,充满了对穷人生活的偏见。



然而,当把这群富翁送去体验过穷人的生活之后,一个个才真的有所体会。



很多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

而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努力的定义本身就存在了阶级差距。

这也是肯·洛奇,一直在给观众们展现出的价值观。

关注底层人民,关注边缘人群,终其一生为劳工阶层摇旗呐喊的必要性。

但。

放在《对不起》里,电影的表达和批判还不止于此。

注意瑞奇夫妻的职业——

加盟快递员,自雇的护理员。

换个说法,就是有一定技能的自由职业者,也就是国内互联网舆论中曾吹捧的SOHO一族。


在大众眼中,他们不用坐班,在家工作,时间灵活,独立自由,简直是年轻人的梦想。

而他们和企业雇主通过互联网双向选择,又能最大程度地完成了一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创造人类劳资关系历史的奇迹。

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其实早就有了定义——

零工经济(gig economy)。

据BBC报道,全英国零工经济下的自由职业者已经有了500万人。而阿里研究院推测中国在2036年,这类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可能达到4亿人。


看起来无比美好?

但,有一个词Sir一定要说。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代资本主义下的劳资关系,是经历了长达两百年的斗争与妥协达成。

当你选择打破传统劳资关系束缚的同时。

你打破的,其实也包括劳动法赋予你的权益,八小时工作制,最低薪资,养老金,节假日,以及产假……


△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制,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在直接暴露于市场需求的自我雇佣,往往形成一种更加隐蔽、更加残酷的剥削。

即使没有直接的上司,没有可见的依附关系。

就像电影中瑞奇夫妇的经历。

为了保住工作,只能不断投入时间精力。

甚至,在家吃饭,一个电话,就必须上岗。

再大的天灾人祸,只要没死,就按时上班。

因为工作不是工作,钱也不是钱。

而是明天的命。

看《对不起》时,Sir想起了去年的一则新闻。

8月23号下午,江西南昌。

一个红衣女子颤颤巍巍地追着公交车。

结果摔倒在地,两次。


幸亏公交车司机及时发现,停车把她接上。


为什么不等下一趟?

要赶着上班。

摔成这样还能上班吗?

能!

这个回答,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

这位女子在工厂上夜班,刚刚因为身体不适,在医院打完吊针。

而拖着病体颤颤巍巍地赶车去上班,只不过为了300块钱的全勤奖。


在舆论和视野关注不到的底层,即使在2019年,即使人均GDP已经成功过万的当下,为了生活,有的人还是在拼命。

他们值得一个镜头,一次注视。

这就是英国导演肯·洛奇数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远隔重洋,照样刺痛了我们。

就像电影的最后,带着伤的瑞奇,忽视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开车去工作。



仿佛一个慷慨赴死的战士。

但这一回。

战士死了。

可是没人为他哀悼。

好像,击垮他的对手并不庞大一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