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化妆品、各类小饰品、需要清理的电动剃须刀,甚至是几张合影、一沓书信……“520”(网络情人节)将至,一种名为“前任盲盒”的物品在网络平台悄然“出圈”:分手后的恋人将前任赠送或留下的物品打包后标价出售,购买者能拆出什么全凭运气。
除极少数试图捡漏的购买者外,许多人更在乎的是这些物品所承载的逝去的爱情,不少销售者明确表示将“附赠故事”。
然而这些曾经对恋人意义非凡的物品成为二手生意后,真的值这个价格吗?一些销售者甚至会以聊天截图、书信等证实故事的真实性,这笔交易又是否合乎法律与道德?
一笔纯粹的生意?
花160元买一个盲盒,还能获得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笔交易划算吗?市民曲鹃在视频平台刷到一些开箱博主“反向操作”,拆起了前任盲盒。
不过,这些动辄花费800元购买前任盲盒的博主们似乎运气都不太好,拆出的物品除了毛绒玩具、塑料发卡、小玩具等价值不高的物品外,往往还有“戏剧性”物品:有博主开出的盲盒里放了一朵看似黄金打造的玫瑰花,一查网上同款,价格2.85元;有博主拿到黄金饰品品牌盒子包装的“金饰”,然而手链加戒指总重不到1克,不可能是黄金;有好几个博主开出了同样一款比手掌还大的“钻戒”;还有博主在开出多件价值不高的商品后,竟在视频结尾时“反转”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这些视频有的很搞笑,有的玩反转,有的很能调动观众情绪,人为设计的痕迹太明显了。”在曲鹃看来,视频中很多物品“根本不像谈恋爱的人会赠送的礼物”,“有人开出两个街边店毫无装饰的塑料盘子,这有必要跟失恋扯上关系吗?”
真能买到别人的前任送出的这些东西?
搜索二手平台和社交网站,能找到许多“前任盲盒”的销售信息,定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的甚至以2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部分销售页面的照片里,放进盲盒的商品有手机、成套的名牌化妆品、手表和黄金饰品等高价物品,有不少销售页面还“共享”这些图片。
“真要是手机、黄金饰品这些高价商品,哪怕分手后不想要,直接放二手平台按市场价卖就好了,为什么要摆进盲盒卖低价?”从事电商平台销售工作的叶先生介绍,去年前任盲盒火起来,就是因为“传说有人开出全新的手机”。“这样的销售方式根本不可能是私人销售,就是一些公司把卖不掉的垃圾打包搞的噱头,一些博主装糊涂拍短视频跑流量。”
“情感bot”升级版?
不过,在众多前任盲盒的销售信息中,也有一些账号是的确有正常交易的私人账号。有人销售的盲盒价格只需个位数,“希望你听一段故事”,还有人在评论里与其他人互动,相互鼓励。
“其实是搬家要处理掉现在的东西,看到前任盲盒很火,想试试能不能处理掉。”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前任盲盒的孙女士说,自己打算回老家发展,和前男友对未来规划不同,分手充满遗憾。尽管盲盒没卖掉,她却数次讲过自己的故事,“心情平复了。”
将自己的感情生活告诉陌生人——尽管在一些网站的小组和社交媒体上的“情感bot”早有先例,但在许多关注前任盲盒的人看来,更像是一种升级版的倾诉与围观。在网络语言中,bot是机器人robot的缩写,意为不带感情色彩地“搬运”倾诉者的故事。而装有见证一段感情关系实物的前任盲盒,无论开出什么,都让人的窥探欲进一步满足。
开箱博主开出一个贴满注意事项的药盒引起讨论和联想
“东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故事。”从事编剧工作的鑫蕾出于好奇购买过一份看起来还算真实的前任盲盒,打开后有一个票据收集本,装满了林林总总的票据,时间最早是两张2015年的演唱会门票,最后则是2022年一张单程车票,“光是这些票据就可以脑补出一场充满遗憾的故事。”在她看来,前任盲盒更像“行为艺术”,“由物去构建他人的一段人生。”
卖故事还是隐私?
当开出全新手机只是噱头后,“故事”成了前任盲盒的“最大卖点”。一些销售者在发布的盲盒信息中,明确会“附带手写故事”,甚至有人晒出合影、信件往来和聊天记录。还有开箱博主收到的前任盲盒里装有U盘,里面有双方交往时拍摄的照片和小视频等。
有人晒出手写信件
“人的窥探欲该不该被无限满足?”曲鹃不太理解买卖双方的动机,“换位思考,如果我的男朋友分手后将东西打包销售我可以理解,但如果附带我们的故事甚至聊天记录,我会觉得受到极大的冒犯,很担心隐私泄露。”
一些法律界人士也表示,即使分手之后,感情依然是两个人而非单方面的事。根据《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把包含有大量个人信息的信件、聊天记录等内容出售或附赠给陌生人,这本身就是一件极高风险的事。”
(应当事人要求孙女士、鑫蕾为化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