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谁都改变不了,这一个法则。但是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非常惧怕的,谁都想长命百岁,谁都想活的越久越好。但是死亡谁都不能改变,大不了让你多活几天罢了。不管你的权利有多大?不管你的财富有多少?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样的。
人最怕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这世间之物依恋太多,有好多好多的不舍。可能还有许多许多没有完成的心愿,还有许多许多没有做完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有钱的人,自己还有很多的钱没有用完,这不是很遗憾吗?这不是很畏惧的事情吗?
人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生物,可能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想的太多,回忆太多。想自己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变成了一粒尘土。自己想*干不了啦!自己想吃的吃不了啦!自己想玩的玩不了啦!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呀!
小时候,不懂什么是死亡,就没有什么感觉。
稍大一点,四岁(虚岁)左右,经历多次生死危机,比如掉井里泡一个半小时才被救起。
这种遭遇,让我更早思考死了的样子。
很害怕,什么都没感觉了,什么都没了。
因为调皮,意外经常发生,就更害怕了。
那时,安慰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仍常作大量恶梦。
怕了好多年,可是怕也没啥用。
后来,想“通”了,就没得没什么怕了,“死都不怕,会怕打架”,年轻时,打架拼了,由于过于凶猛,没什么愿意和我打,后来还到处求朋友一起练拳,有次在朋友家五楼楼顶上练,被对方一脚,差点踹下去,好险。
初中,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找不到,很迷茫。到了高中,学了马克思主义,把人生意义寄托到社会价值上,才得以安心。
大学毕业工作,一开始顺利,后来受挫。生命的意义被打回原形,还是没有意义。
追求意义的心一直有,但淡了许多。开始学佛,吃素几年。从迷到清,后来学习上座部佛教,可以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入门,抛弃过去形成的固执观念,从零开始。
死亡,是个概念。人们害怕死亡,一是怕痛。二是很多事没放下。真等死亡来临,不想放下也得放下。
死亡很公平,总会到来。
如果做好了观念改变,可能可以接受死亡的到来。
不然,大家都是害怕的,报恩、责任、救赎都还没完成任务。
更关键是世界“太美好”,舍不得。
置于死地而后生。也许接受了死亡的观念,可能活着的时候,价值观会有更大地改变。为什么不接受一些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的世界呢。
习惯与适应孤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与思考。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就会慢慢清晰了。
因为,“死”了,才知道活着哪些重要,哪些是鸡毛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