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早的一本“建筑师指导说明书”——《考工记》里这样写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简单说就是建一座王城,一般每个方向都开三座门,门里有三个门洞。
在唐代以前,建筑师们一般都是照着“一门三洞”的原则来建的,“一门五洞”形制较少(如大明宫南侧中门丹凤门)。
可到了宋朝时,一个人改变了这样的形制。他就是大奸臣蔡京!
当年宋徽宗继位,要大建汴梁城,并任命蔡京为施工队队长。这蔡京为了拍马屁,竟然篡改指导说明书《考工记》里的建造规范,硬说书里写了“天子的家,要有五座城门,而每座城门必须有五个门洞才能显示天子的权威!”
其实这是瞎说的,《考工记》里说的是天子的家门前必须有五座城门——皋、库、雉、应、路门,故宫的午门、端门、天安门等就属此类,但并没有说每个门都要有五个门洞。可皇帝喜欢这样啊,气派啊,于是同意了蔡京的请求,就这样,“一门五洞”的形制流传了下来,并经演化成为了现在所说的“中间只走皇帝,两边走大臣”的等级。
如今的天安门也好,午门也好,都是五个门洞,中间只走皇上,皇后大婚也可以从中间走,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也可以从中间门洞出宫,以示皇上对读书人的看重。
两边的洞走行人,中间的大洞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