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门顺口溜是:“里九外七皇城四”。
这“里九”是说北京的里城,有九个城门。“里”,是指里城。“九”是说北京的里城有九个城门。这九个城门是: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
“外七”指的是外城有七个门。这七个城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
“皇城四”说的是皇城有四个门。这四个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老话说“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老北京的城门。
内九门就是所谓的京师九门,即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由打正阳门开始,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一共九座。
外七门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外城时建的七座门:从东便门开始顺时针数,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共七座。
皇城四门为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
内城九门,除崇文门敲钟外,其余各门都是打典,所以有“九门八典一口钟”之说。
典,古乐器名,铜制,中间隆起,边穿两孔系绳,悬而击之。后简化为“点”,其悬挂的样子有点像潭柘寺后院的木鱼,也叫石磬。“钟”是 “钟”,“点”是“点”,都是报时的工具。典是扁的,敲起来脆,钟是圆的,敲起来憨。明清时期,九门都按一定的时辰打典。一来以鸣典撞钟为号,开关城门;二来报时,一天报五次,为朝廷和官员上下朝服务。
这便是老北京称“报时”为“打点”,称时间为“钟点”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