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庆余年》火爆朋友圈,这大概是今年以来改编同名小说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其中最讨喜的部分,莫过于不落俗套的“穿越梗“和架空的历史背景。
故事巧妙地借鉴了中国千古传承的文化、礼仪和传统等,帮助观众容易找到带入感,不脱离古代独有的文化底蕴,还形成“庆国“独树一帜的文化气质——传统封建与先进文明并驾齐驱,这是一个拥有玻璃、白砂糖、肥皂和狙击枪的“奇幻”年代!
因此,这个奇幻年代就给穿越主角打开了一个绿色通道:凭着自带的现代知识和非凡思维,让他轻而易举地晋身为庆国无人不知的红人。
这种一路开挂的炫酷模式,是不是叫屏幕前的你也蠢蠢欲动,恨不能也回到古代闯一番事业?然而“影视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给你一个穿越回去的机会,不是架空历史,也没有主角光环,那么你在古代真能潇洒走一回,纵情肆意游天下吗?
朋友立马说到:这些年古装剧没少看,该知道的生活常识都不缺,没在怕!
然而我不得不迅速带着《知史》来打脸,你还不知道吧,就连那些号称对古代礼仪十分遵循考究的古装剧,依然存在对古代生活的误解和删改。
举个例子,《知史》告诉我们,科举考完后,等放榜其实要等到望眼欲穿,至少一年后才会有消息。并非隔个三五天就马上有人到家门通报“公子中了”,所以就连被夸赞考究古代文化的电视剧《知否知否》也犯了这个错误。
还有传说中的“满汉全席”,它起于康熙年间的“千叟宴”,当时是为了促进满汉融合,康熙在自己的六十寿辰上,宴请满汉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一同庆祝;不过菜式也只把汉族菜和满族菜合为一桌而已,并没有燕窝、鱼翅、熊掌、海参等名贵珍馐,与我们认为的奢侈御宴大有不同。
《知史》以轻松诙谐的口吻,为我们科普一些时常听说,但又难辨真假的古代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古代人出行和寄信的发展史吧。
一、国内游走起?别想了,古人出门一次不容易感谢现代科技的便捷发达,如今我们只需带着自己的身份证,随时就可搭乘高铁或飞机游遍国内,若是出国,也不过的多一本护照,跨国越洋毫无障碍,但我们的远古祖先呢?他们就没这般潇洒自如了。
01、户籍的产生
古人在进入农业社会后,才诞生最原始的“居所管理”概念,到西周时,“户籍制度”才慢慢形成,当时每个人的出生信息都要上报官员“宰”,他负责记录辖区中的居民信息,一式两份,一份本地保存,一份上交州府,而存在州府的文书,正是我们现代身份证的前身。
春秋以前,古人可以在不同的诸侯国间自由往来,所以当时的孔子才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但法家见状,如此通行无阻太不利于人口管理,于是魏国的李悝就编写了《法经》,初步构思身份证的使用方法;而商鞅紧随其后,参考这文书推动秦法变革,设计出行证明制度。但商鞅远没想过,在自己后来的逃亡路上,居然就败在由自己一手建立的出行证明制度上,所以“作法自毙”的典故就出于这里。
02、身份证不只一张
到了汉代,国家逐步形成更严谨的“公验“制度。上至官员下至百姓,要离开自己的居住地都要办理“传“这个身份证。
申请过程十分麻烦:先要提交外游需求,而乡官也要证明申请人不是畏罪潜逃或欠税,再通报县府,县府核对保存的户籍资料,确认无误才会出一张“传”;而这文书上会写明谁出行,出行目的和地点,途径哪些关卡等,也就说明,如果中途想换道或再去别处,不好意思,只能下回请早。
我们可以试想,申请这一系列程序下来,抄抄写写,查资料核对信息等全凭人工,一来一往,效率低下可想而知,出城一次着实费时又费事。
然而你们以为一张“传”就够了吗?不不不,这只是给古人出去用的,回来时还需要另一个证明:“符”。
《说文解字》中写道:“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符的材质不是统一的,木、竹和布都可以制作,出门在外千万要注意保管,因为它的作用就是出行者和城关各拿一半,回城时出示各自持有的一半,能对得上才可以入城。
只是古人肯定想不到,千年以后,这个凭“信物”结合来相认的方法,在影视剧中得到无限的发扬光大,让我一度认定是男女主角定情专用的信物。
由于“公验”制度行之有效,所以后世依然沿用和完善,不过在唐朝时改称为“过所”;而这时民间也出现了“出国”的需求,其中的著名事迹:玄奘法师西域求法。
由于申请困难还不一定批准,特别对于“出境”赴西域的人;况且当时国家与西域有战事,边境封锁,迫使没有出行证件的玄奘只能违法离境,还被凉州都督广发通牒追捕,幸好得到笃信佛教的州吏李昌相助,玄奘才得以出关。
03、首个“刷脸”的朝代
到明朝时,身份证明再次升级,申请者不但要说明理由,还要记录容貌特征,例如有无胡子或伤疤等,此时被称为“文引”。
这文书十分重要,甚至在留宿时都要使用,如店家觉得此人容貌与文引有差别,是可以不接待并报官的。所以影视剧中客官一进门,大喊“给我一间上房”就立刻有小二来服务,不好意思,那都是骗人的。
所以古人出行如此不便,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扫兴?
然而事实上,多数人一生都会留在家乡极少离开,百姓为了养家糊口,种田耕地都忙不过来了,谁还有趴趴走的兴致和银钱?而且古代等级分明,出行者申请还要经受身份限制,不只现代人得靠人际关系办事,古代人即使有关系还不一定能把事办妥呢。
尤其古代的管理制度落后,如果个人可以自由迁徙,那么也不利于政府管理人口和税收等事宜,所以想在古代策马扬鞭天下,做梦还比较快实现。再说,武侠小说里一人一马的奢侈配置都是骗人的,《史记·平淮书》写道:“马一匹则百金。“自古以来能养马的人家都是非富则贵,不是江湖侠客或普通百姓可以负担得起的,一文钱还能难倒英雄豪杰呢,更何况一匹价值不菲的马。
所以《知史》告诉我们,穿越回古代,若没投身在有钱人家里,那出远门也只能穷游——步行。
二、信件帮我送到了吗?不好意思,早就石沉大海了既然古人出城一次就如此麻烦,若有公事急需,或给亲友寄信捎东西,这个难题要如何解决呢?
现代的我们有语音和视频,还有“使命必达”的物流服务,但古人就麻烦多了,有时为寄一封信,不仅费尽心思还可能“信”沉大海。
《晋书》记载,托人送信也是很有风险的:“……因致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日: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殷洪乔不屑做送信人,竟把同乡托付给他的百余封信通通丢河里,遇见如此不靠谱的人,可怜寄信者在等待中望眼欲穿。
那么人不可靠,动物送信又会如何呢?
相信很多人都从影视剧里知道“飞鸽传书”这寄信方式,但这始于唐朝的做法也挺不靠谱的,不仅要花时间训练信鸽,而且只能固定两个地方:由甲地飞往乙地,若要再飞去丙地,不好意思,信鸽也是会迷路的。
01、政府建立驿站
而且古代战事频繁,攸关国家大事的绝密事宜,信鸽也不可能被委以如此重任。
所以虽然通讯不便,但政府为了能和各地方联系,接收军事情报和政令推行等,早在全国各地建了很多驿站,并征用大量铺兵和提供马匹来寄送快件,攻克寄信难这大事。由于这个邮政系统耗资巨大,所以主要为政府服务。
至唐朝时,政府对驿站的管理更加严谨,还制定了十分严苛的惩罚:
“凡文书在途中耽误行期,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耽误是重要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如因文书耽误而导致军事上严重后果者,判处绞刑。”
然而在如此严酷的律法下,最臭名昭著的邮递事件还是发生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般重要的国家资源,居然成为一国之君讨好妃子的手段,所以后来盛唐不再,在皇帝昏聩的行为中其实早有预兆。
不过除了只有政府可用的驿站,唐朝也出现了最早的民间邮递服务:长安和洛阳之间有驿驴,但仅为这两地的百姓提供服务,不过日常也只有商户和有钱人使用,并不普及。
那么政府的邮递系统始终不对外开放吗?
并非如此,到宋代时已有限度地让官员寄送私人邮件,诗人苏东坡就曾多次用来给朋友寄信,但这个专人送信上门的服务毕竟昂贵,也是有财力的人才负担得起。所以真正为普通百姓服务的邮政,到清朝才真正出现。
02、民间信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乾隆年间的北京终于有了信局,百姓可以在那里寄信到外地,尤其“五口通商”后,很多民间信局更是蓬勃发展。
当时的邮资也是按物品的重量及寄送距离而定,不过要寄件人和收件人共同支付,前者所付为“酒资”,后者所付为“号金”,信件会写着“某地至某地酒力付讫,某地至某地照例”这样的字样。
这些信局多由商会兼办,方便商会通信交流的同时也开发新闻纸、银钱兑换等业务,后来,从送报的主业逐步转变为送信是主业,而邮政系统也逐步扩大完善;所以有专营民间通信的机构后,古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信件会被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
不过清末时,政府效仿西方创办邮政局,南洋大臣张之洞成立了大清邮政,他任命的“总邮政司”赫德开始对民间信局进行多方打压,由于当时的邮政局还无法普及乡村等地,所以民间信局还有生存空间;但在持续的竞争压力和整顿管理后,至民国时,民间信局已全被邮政局收编取缔。
你们瞧,原来寄信这样的小事,在历史浪潮中也经历了那么多动荡和改革,不读《知史》还真不知道。
小结:虽然古代已经远离我们,但是在现代文化里,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建立在古人的智慧之上,只是我们太习以为常,对它们的来历“不求甚解”。
而通俗易懂的《知史》,以轻松的解说方式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不似教科书那般乏味平淡,令人敬而远之,而是让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的同时,更感恩现在的一切,因为我们已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收获了现代化应有尽有的美好生活。
(ps:若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古代历史,请看下回分享!)
参考资料:
《民国邮政和民间信局的关系析论》,凌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