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八年的感受,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来深八年的感受,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首页休闲益智人生就像走钢丝更新时间:2024-06-03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去是留?这个议题讨论已久。我想,人生的选择题,如果寄望于别人给答案,大抵是不应当的。每个人的情况、价值观不同,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所以,本文不给结论,只讲过程。说说我自己来深圳这8年的心路历程吧。

深圳湾

总结为2个阶段:第1阶段2013-2018年,毕业至成家,单身潇洒阶段;第2阶段2018年至今,成家至生子阶段。讲真,心态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说第一阶段。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赚钱自己花,潇潇洒洒闯天涯。2013年,研究生毕业也25岁了。虽然婚育年龄阶段的女生,找工作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劣势。可是我,从内心深处讲,从未在乎过这些。或许,是心态比较年轻吧,哈哈!行李箱一拉,就坐上了来深圳的车。去深圳工作,是那时笃定的信念。

生活上,住农民房、公租房、租商品房,平均一年搬一次家。从龙岗、到龙华、再到龙岗、再回龙华、然后南山,就像一只在城市内迁徙的候鸟,不知疲倦。一到周末,深圳市内到处转转,羊台山、大小南山、梧桐山、莲花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各大商场,新奇地探索着深圳。活动范围逐渐扩散至香港、澳门、越南、台湾、印尼甚至是非洲。对于一个上学时期囊中羞涩、没法旅游的穷孩子来说,能出国看看世界,也是挺不错的。

工作上,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期。一开始阴差阳错进入了保险公司,做着一份聊以为生的工作,却提不起兴趣。想挣脱却没有勇气、没有计划。朋友一句“要么忍、要么滚”深深点醒了我。意识到,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可能将继续在泥潭中挣扎。于是,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公司,这里的公司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又阴差阳错地,随业务结构调整,来到了现在的部门、做着自己喜欢的基金行业。不得不说,命运有时就是如此神奇~

单身丽人(图片来自网络)

再说第二阶段,小生命的到来,手忙脚乱,肩上的负担更重了、需要权衡的方面更多了。“蜗牛背着那种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结婚买房,背负起了重重的房奴壳;再一年生产,背起另一重孩奴壳。尤其是生完娃的前半年,一夜回到原始社会,从格子间的产品狗退阶到原始社会猿,每天围绕孩子的奶屎尿屁转。金钱和时间,是给中年人的两大挑战;搬砖和带娃,二者不可得兼。搬砖就不能抱孩子,抱起孩子就无法搬砖挣钱。在深圳这个高房价高压力的地方,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收入,几乎无法生活。

未等产假结束,返岗。(我司绝大多数在职妈妈,都没有休满过产假。我的直属领导,更是生产后40天就来工作了)然后,娃只能留给老人看管。这个时候,三拨人承受着煎熬:一是孩子正处在依恋期、却不得不与母亲分离;二是妈妈,承受着分离相思之苦,格子间继续搬砖;三是老人,不适应深圳的气候、邻里关系,却不得不为了子女后辈,远离家乡,到异乡来当保姆。而我和老公的家庭情况,只允许父母其中一人来深,老人又承受着分离之苦。

人生就像走钢丝,要平衡取舍。孩子留在父母身边,就需要老人受苦;老人回老家,生活能稍稍轻松些,就要带走孩子;老人回家、孩子留下,请保姆也不放心。最终,心一横,孩子在15个月的时候,被带回了老家。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个大问题。

不敢多想、不敢想长远,一个打工妈妈最后的倔强,就是能把眼前的问题解决、走一步算一步。

套用《北京人在纽约》的词,“深圳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这里是人间。”

说完了个人的两阶段心路历程,再说说个人对深圳的观察认知吧。(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第一个阶段,增量阶段,2019年(含)及以前。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阶段。深圳户口政策极松,大专毕业就能入户;2015年到2019年间,深圳常住人口新增了266万,增量位列全国第一;互联网公司方兴未艾,互联网 金融、互联网 科技如火如荼;房价从平均2万(2013年)增长至6万(2019年)。(当然,深圳的魔幻房价在此时远未结束上涨,这是后话)

安居乐业,安居在前,乐业在后。深圳,作为一个后起之秀,来深奋斗的草根比例,相比北上广要高。至今,房屋自有率才30%左右。房子,成了周围人讨论的重点。没房的,要买房扎根;有一套房的,要换房改善;有多套房的,要买房投资升值。鞭策着深圳人“搞钱”、“996”甚至“007”。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330政策之后,深圳房价在半年内暴涨1倍。彼时的我,认知还停留在“内地城市房价每年上涨8-10%”的水平上。心想着,奋斗几年攒首付、一次买够100平米3房的概念。后来的暴涨,击溃了我的固有认知。原来,深圳的房价是窜天猴,不上车、可能永远上不了车,全款变首付、首付变渣渣。周围的同事,上车的,30%首付杠杆撬动100%的房价增长,不愧是一笔好投资;没上车的,越来越觉得希望渺茫、望房兴叹!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这是我之类在深无房奋斗者的内心呐喊。

第二阶段,存量博弈阶段,2020年(含)及以后。当然不是说,2020年之后,就没有增长了。增长固然是有的,发展速度趋缓,更趋向于存量的竞争形态。疫情全球大爆发,深圳作为门户城市,许多行业(如外贸等)受到的打击不小(餐饮、影院等传统行业在此不表,各地都受到影响);深圳户籍政策开始收紧,划定户籍人口天花板;高房价赶走了一批留不下的人、吓走了一批想来的人;互联网寡头公司,布局基本完成;坚持“房住不炒”,政策收紧补漏洞、银行信贷收紧,甚至停贷二手房。

在前一阶段暴涨危机下,催生出来系列问题:幸福感低、压力感高、不婚不育、晚婚晚育......这些问题,对后期影响几何?“先上车、再置换”是2019年之前深圳买房的基本思路;现在政策收紧、考察有无房贷记录提高首付成数,“一步到位”成了近一两年的买房思路。在路口遇见急转弯的刚改一族,又将何去何从?

深圳,35岁就有职业危机的城市。未来,是属于90后、00后的。新生代们,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又将带来怎样一个世界,拭目以待。

回到个人选择是去是留的问题上,我比较了这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深圳>新一线/二线城市。深圳提供了友好的营商环境、有力的创业政策、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2.自然环境:没得说,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空气清新、公园遍地......

3.经济环境:就业机会较多、收入较高;与之对应的,高房价、高房价收入比。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来深奋斗者,对这个城市又爱又恨、感受“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原因所在吧。

4.生活幸福感:相比非一线城市,真得要低很多。这里有巨大的房贷压力、深深的加班文化、中年被抛弃的焦虑感,这里缺乏亲人在旁、三五小聚的亲情感。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年们,如果你想在这里奋斗,请忘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念想。绝大多数奋斗者,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和家人相处的多。最可怜的是深二代们,“互联网留守儿童”“金融业留守儿童”.....是他们的名号;未来,还要争夺可怜的教育、医疗资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