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写诗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附庸风雅也好,真的喜欢也罢,这些帝王诗词与一般文人的作品相比,确实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
南唐君王李煜晚年的词作,一般文人是仿不来的,因为别人体会不到他从帝王变阶下囚的苦;武则天、李世民的诗作也非一般文人能学,因为他们想的问题和一般文人不一样。这些帝王诗词中有婉约的,也有豪放派的,但要说哪一首最是大气磅礴,个人觉得还是要数刘邦的《大风歌》。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自己虽然谈不上很有学识,但却很注重文化。他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天禄阁,以朝廷的名义藏书。刘邦自己留下的作品不多,这首《大风歌》是最经典的: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并不擅长写诗,为何偏写了这样一首作品呢?说到底也是有感而发。公元前196年,刘邦亲征,打败了淮南王英布。回朝时他路过了老家沛县,便在当地大摆酒宴,把以前的好友们都请了来。就在一日大醉后,刘邦即兴写下了这首《大风歌》。
这诗的体裁确实不太好判断,它不是一首很正统的诗作,只能算是一首杂诗,一般文人是不太会这样写诗的。首先,它更像歌而不像诗,诗名为“大风歌”,极有可能当时是写出来让大家唱的。其次,它没有诗任何工整度,当然对工整度的要求在西汉时还并不严格,不过这样一点都不顾及的也并不多。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并没有写完。
全诗仅23个字,句句大气磅礴,这种豪情是李白、苏轼都写不出来的。因为李白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苏轼虽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霸气 ,但都仅限个人的小追求,没有刘邦这首诗中安天下的气势。
首句一开篇就是“大风起”3个字,加上“兮”字这样的语气助词,充满了力量。然后接上“云飞扬”3个字,风起云涌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很显然这是双关句,既可指眼前之景,也是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辛苦。当年天下风云际会中,刘邦自沛县而出,一路过关斩将,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如今傲视天下,回首过往,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
第二句同样霸气,写的是他当下的衣锦还乡。一个“威”字,确实是张扬得很,用威加海内比用威震四海看似低调,但他就是要用云淡风轻的语言,写出自己不可忽视的霸气。这一句,写的是自己的现在。
第三句同样是写当下,他与后来曹操写《短歌行》一样,都求贤才若渴。曹操当年是“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希望自己能如“周公吐哺”一样,令“天下归心”。但刘邦这句诗更直接,他要得到守得住四方的人才。
写完这三句后,刘邦就搁笔了,他没有写最后一句。一般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三句的诗作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这话摆明了还没有说完,按正常的套路接下来就应该写得了贤才后自己的抱负。刘邦为什么不再继续写了?这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认为,这首诗已经写了过去和现在,再写就是将来了,刘邦自己对此可能都没有预判,他不知道怎么写。也有人认为,再往下写只能显出他更大的野心,他不愿意如此。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诗既然写了3句,自然会有文人希望能接上最后一句。可惜这2000多年来,硬是没人能给他补上。事实上,就算是诗仙李白在,也不一定能接得上。因为这首诗中体现的大气和豪情,非一般文人能写得出来。再往下接,超出了普通文人能想到的格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