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信大凡喜爱中国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的。但是,对于这首词的作者李煜,有兴趣了解其人的可能并不太多。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在中国历代封建皇帝中,他恐怕称得上最有才华的文学家。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勤奋作词一生,他的诗词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作为醉心作词的皇帝,他治国就可想而知了。结果,这位艺术家不仅成了亡国之君,而且连他的死都直接与词有关。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李煜初名从嘉,生于公元937年七夕,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儿子。母亲钟氏为人善良贤淑,对李煜的教养很费心力,李煜从小就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哥哥、弟弟们也是仁厚惠和,而父母对他的性格养成有重大影响,使李煜自小就成了生性懦弱仁厚的人。
李煜善诗文,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生怕有朝一日威胁到自己的太子地位,这使少年李煜处于一种相当危险的境地。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李煜自小聪明,除了爱好文学,也擅长书法绘画,这使他有了精神寄托。当时国运危艰,父亲李璟不愿做皇帝,惟愿从事诗词创作和游乐。李煜和他父亲一样,在他们心目中,艺术胜过皇位。
然而,命运偏偏捉弄人,想当皇帝的人当不了皇帝,不想当皇帝的人却被迫去当皇帝。太子弘冀的皇帝没有做成,年仅19岁便暴崩。皇太子自然轮到次子从嘉,李煜成了皇位继承人。
南唐中主李璟画像
时过两年,即公元961年,北方易主,宋朝取周而代之,南唐依然称藩。二月,李璟不愿在宋军眼皮底下过日子,迁都南昌,并正式立李煜为皇太子,留在金陵监国。同年六月,李璟驾崩,李煜即位于金陵,并把自己名字李从嘉改为李煜,遣中书侍郎携带厚礼赴北宋进贡,丰表告以袭位之意。希望向宋纳贡以保全基业,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都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
不久,宋太祖赵匡胤赐诏答礼,后又遣使祝贺袭位。在此之前,其父李璟虽然也向后周称臣,但仅去年号,其它仍用王者之礼。李煜即位后,不仅沿用北宋年号,而且在会见北宋使者时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变更李璟臣服后周时只除帝号,其他礼仪不变的旧制;后又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这种低三下四的自我贬损,目的无非换取北宋王朝的宽容,使南唐小朝廷继续苟延残喘,使这位词人皇帝李煜填词作曲。这时的李煜,已经彻底沦落为一个忍辱卑屈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李煜不求进取,奴颜婢膝的做法引起了南唐朝中有气节大臣的极大反感。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日削,用事者多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乃愤切上书,言辞激烈,希望李煜不要成为夏桀、商纣和孙皓之类的国主,不要眼见亡国而苛求侥幸,并词气激昂地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李煜本来就听得不耐烦,这下听到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不仅大怒,自己毕竟还是皇帝,在朝廷总得有点威严和面子,于是下令判罪。因潘佑素与户部侍郎李平交厚,潘佑的狂直极谏,多半是由李平激起,于是先收治李平罪,接着又受潘佑,加上朋比为“奸”的罪名。潘佑早就准备以尸谏昏君,于是慷慨自*。李平后来也给缢死于狱中。
公元971年,李煜遣弟弟韩王李从善前往北宋朝贡之后,竟被宋太祖扣做人质,数年不回。公元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为此,李煜忧心似焚,只能日与臣下酣晏,愁思悲歌而已。《清平乐·别来春半》一词,便是李煜忆念弟弟从善入宋不归的作品: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同年秋天,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害怕重蹈弟弟被扣覆辙,托病不从,并回复宋太宗说:“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宋太祖闻信,根本不把李煜“唯死而已”的威胁放在心中,遂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一场荡平南唐小朝廷的大战在即。
北宋大将曹彬画像
面对北宋大军南下,李煜偷安梦碎,迫不得已筑城聚粮,开始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惊慌失措中的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同时,李煜终于酝酿出了一丝火性,下令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以示对宋抗议。
这时,邻国吴越又落井下石,乘机进犯常州、润州。焦头烂额的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但吴越王不仅不答应,反而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北宋加紧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左支右绌的李煜慌忙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但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此时此刻,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竟然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公元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南唐守将皇甫继勋。六月,宋军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李煜下令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来救援。这支南唐军队旌旗战舰十分雄壮,自鄱阳湖口直至长江,前后绵延数十里。如果不是李煜苟且偷安,早日整军备战,有这样的强军,宋军恐怕难以度过长江天堑,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南唐大军大军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企图重拾当年孙吴联军火烧曹操战船之计,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棹都虞侯王晖皆被擒。外援既灭,宋军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
李煜在围城将破之时,尤作《临江仙》词一阕,词未就而城已破。词曰: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何时重听玉骢嘶。扑帘飞絮,依约梦回时。
当时只写到“往残烟草低迷”为止,后面则是后来续写。这首词,一字一珠,凄凉怨慕,真乃亡国之音。
城既陷,李煜在自己的宫殿积薪数丈,发誓若城破社稷失守,就携妻儿和李氏血亲赴火就义。但他根本没有自*的勇气,当北宋大将曹彬率军*进宫时,李煜即率领大臣等四十五人,肉袒跪拜投降。
李煜准备奉表出降剧照
曹彬见李后主出降,十分高兴,劝告李煜说:“归朝后俸禄有限,而陛下费用日广,国家无法负担,应当自己多装些财物,带到汴梁后自用,一旦我军收缴,登记入册,那就再也拿不到了。”李煜一听还有如此待遇,心弦一下子松弛了许多,于是入宫盛治行装,准备同曹彬一同北上。虽然丢了江山,但能保住性命,这对李煜来说,也算心满意足了,于是放心地去做俘虏。
当天,李煜即让近臣把黄金装好,结果黄金装了近百箱。第二天发船起锚,李煜率皇后周氏及百官眷属纷纷登船,冒雨渡江。平时坐惯了龙舟画舫的李煜,靠近小周后而坐,在汹涌澎湃的长江中颠簸,他望着小周后困惑不安的面容,心潮起伏。
小周后系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大周后之妹。大周后名叫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李煜大一岁,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子。古代帝王多是后宫佳丽人三千,很少能将全部爱情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的,更鲜有不变其爱情的,周后能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爱情流露于文学,当然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周后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夫妻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盛传,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繁手新昔,清越可听。
李煜整天与周娥皇填词作曲,轻歌曼舞,沉迷于逸乐,荒废了政务。《子夜歌·寻春須是先春早》便描述了李煜与娥皇在禁苑里过着饮酒赋诗的闲适生活: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不幸的是,当后主二十八岁那年,周后患病。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后主哀苦骨立,将投井以殉,赖得救获免。
李煜与娥皇夫妻恩爱十载,哀若神伤,十分悲痛,谥娥皇为昭惠后,自称“鳏夫煜”。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此后,李煜又写了数首词怀念娥皇,如《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又《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周娥皇死后一周年,李煜又作了一首《谢新思》的悼词: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从这情真意切的词来看,李煜对娥皇的爱情是多么真挚。
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周后画像
周娥皇去世后,“鳏夫煜”没有永远“鳏居”。那时他才27岁。
由于中宫空缺,李煜把恋爱的对象转向了娥皇的小妹妹,但在次年九月,钟太后去世,李煜按制守丧。四年后,李煜服母丧期满,便立小周后为国后。在此之前,李煜免不了与小周后往来。他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一词,描写了自己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不过,只有李煜的笔,才会把本人的风流韵事传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他以白描手法,认真细致地描摹人物的行动、情态和语言,毫无雕饰和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艺术品: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小周后性奢侈,李煜就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数处彩画小木亭,仅容二人座,李煜就和小周后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李煜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写道: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是李煜和小周后宫庭豪华、奢侈生活的描述。还有著名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描述了李煜和小周后宫庭奢华放肆的生活情景: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画像
正当李煜在船上思绪混乱,突然间,一个巨浪涌来。此刻的李煜和小周后,船非龙舟画舫,人也不再奢华无度了,巨浪使船颠簸不已。李煜把目光移向烟雨朦胧中的金陵故都,不仅伤心落泪。但他毕竟是诗人皇帝,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酝酿出佳篇名句,感慨万千之际,在船上赋诗一首:
江南江北旧家乡,
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
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
不堪闲坐细思量。
吟完,大家抱头痛哭,昔日荣华富贵犹如长江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从金陵到汴京,路程长达一千多里,那时交通不便,李煜作为特殊俘虏,举家三百多口北迁,前进自然缓慢。与此同时,这位昔日的皇帝多少还有点自尊,又加上笃信佛教,但凡遇见大点的寺庙,便擎拳赞念许久。如此一来,直到第二年正月辛未,这一帮人才到达汴梁城,路上的艰辛和悲戚可想而知。
宋太祖赵匡胤坐在明德楼御殿上,以大国君主、当朝天子的尊威召见亡国之君。李煜身着白衣沙帽,诚惶诚恐地伏地叩头!李煜叩拜再三,宋太祖乃开启金口,宣布赦免李煜等人抗旨不遵的罪行,封李煜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将军。又封为违命侯,享受王后一级待遇。从此以后,李煜名为王侯,实际上过着比囚徒还要难堪的生活。况且,如影随形的“违命”二字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侮辱。这是公元976年,李煜正好40岁。
被俘至汴京一年多后,李煜作为一位词人,不仅对故国有着绵缈的思念之情,而且这种感情还与日俱増,常常是情痴不能自抑。当真情不断溢出胸臆,并恣落于笔端时,就与他那颗破碎的心一起,铸成血泪之篇,《望江南》就是其中一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是贪恋虚幻的繁华吗?汴京也有花月春风,车水马龙。词人追寻的是一种故国情怀的氛围,而这些只有在江南才能找寻,于是后主才选择上苑进行回忆。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
上苑是宏伟壮观的皇家园林,当年喜欢风流的君臣们都曾在那里聚集一堂,在车水马龙的繁喧中,在花好月圆的静夜里,彼此唱和、吟诗弄词,君臣都忘记了身份,只醉心于诗词之美。上苑的繁华与热闹,如今只能出现在梦中。既然往事不堪回首,现实又不敢直面,只能在梦中难忘过往。长夜难眠,黎明更觉孤独,此时此刻,唯有独自品味那一份凄楚和悲哀,于是吟出《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他的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读来则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情意悲苦,是李煜被俘后哀痛心情的写照。前段实写当时的生活感受,但在梦中竟不识趣,忘记自己已经是个囚徒,一时间还贪恋着帝王般的欢乐生活。在这种截然不同的苦和乐的生活情景对照之下,只有加深自己的痛苦。
南京古老的园林
大约在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他写下了被千古传诵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全词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
李煜在汴京过了两年的俘虏生活,这两年对于他来说十分抑郁和痛苦。宋太祖在他面前非常高傲,不时莫名其妙地挖苦他几句。有一次,太祖设宴,问李煜:“听说卿在江南好作诗?是不是举其中最得意的一联吟来给朕听听?”李煜沉吟良久,乃诵其旧作《咏扇》中两句:“揖让丹在手,动摇风满怀”。宋太祖并不懂诗,当时未置一词。过了几天又设宴,太祖指着李煜说道:“好一个翰林学士!”此话是取笑李煜只能摇笔杆,不能当君主。包含巨大的轻蔑和讽刺,这不啻在李煜心上捅了一刀。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其实,宋太祖的为人还算厚道。太祖死后,继位的宋太宗对李煜更加苛刻和猜忌。李煜曾上表;“臣亡国残骸,死亡无日,岂敢别生侥觊,干扰天聪?只虑章奉之间,有失恭慎。”表白自己绝无异想天开的想法,但这恰好说明他精神上的压抑。有一次宋太宗让李煜的故臣徐鉉来见李煜,他相持大哭,默不作声许久。忽然长叹一声说:“悔当初*了潘佑、徐平!”这句从积郁胸中爆发出来的话,使宋太宗更加猜忌了。
七夕那天是李煜的42岁生日,李煜于赐第中命故伎作乐祝贺,声闻于外,宋太宗听了十分恼怒,又传出“昨夜小楼又春风”句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宋太宗认为李煜贼心不死,眷念故国,贪怀皇帝之位。遂命人取来鸩酒,以祝贺生日为名,让李煜喝下,当晚死去。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李煜又苟延了两年多的时间,可算是造化了。不过,如果他不会填词作赋,像当年的刘阿斗那样,直言“此间乐,不思蜀”,或许赵光义还能多留他几年。不过,倘若如此,他的小周后不知又被这位宋太宗蹂躏几多回?至此,李煜终于结束了囚徒般的屈辱生活。李煜死后,他恩宠倍至的小周后悲哀不自胜,几个月亦与世长辞。
李煜和父亲李璟一样,虽是昏庸君主,但不是暴君,他待人处事很有人情味,对南唐的百姓也不残暴。据历史记载: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李煜离世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李煜流传下来的词三十多篇,大多脍炙人口。在李煜以前,很多词人的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题材和意境都很狭窄,李煜的创作,主要是后期的创作,才把词从狭窄虚浮中突破出来,扩展和提高了词的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并且表现出词的发展潜力。此外,李煜还著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后人评价说:李煜“文有汉魏风”;“杂记百篇,可继《典论》”。因此,李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虽然是一个渺小可怜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词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