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庆年间,有个秀才叫裴航,因科举考试不中而到鄂渚去漫游,拜访老朋友崔相国。
恰值崔相国赠给他二十万钱,要长途携带回到京城,因此雇用了一条大船载于湘水、汉水。同船有一个樊夫人,乃是国色天香的美人。言辞问答交接,隔着帷帐仍觉亲近融洽。
裴航虽感亲切,但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心意,与她会面,于是就贿赂樊夫人的侍妾袅烟,求她送达一首诗:“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诗送去之后,很久没有得到回复。
裴航多次询问袅烟,袅烟说:“娘子看了诗如同没看,能有什么办法?”裴航没有办法,于是在途中搜求名酝珍果去送给她。樊夫人这才派袅烟去召裴航相见。
到帐帷之后,觉得玉荧光寒,花明丽景,樊夫人乌云似的鬟鬓低垂,修眉如新月淡扫,其举止就是烟霞以外的仙人,怎肯与尘俗之人为偶?裴航再拜行礼,呆呆地注视很久。
樊夫人说:“我有丈夫在汉南,将要弃官而幽居深山,这次叫我去做一诀别,心中十分哀伤担忧,怕不能按期赶到,哪里还有心情留意顾看他人呢?确实不能这样。
只不过很高兴与你同舟共济,不要把谐谑之意放在心上。”裴航说:“不敢。”在那里喝了酒就回来了,知道樊夫人操守如冰霜,不可冒昧相求。
后来,樊夫人让袅烟拿一首诗送给裴航,诗中说:“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看了这首诗,空怀感愧而已,然而还是不能理解参透诗里的旨趣。
后来更没有重新见面,只是让袅烟表达寒暄而已。于是抵达襄汉,樊夫人与使婢带着妆奁,没有和裴航告辞就走了,没人能知道她到哪里去了。
裴航到处寻访她,可是樊夫人隐迹匿形,毫无踪影可寻循。裴航也就整理行装回京。经过蓝桥驿附近,因为口渴得很,就到路旁找水喝。看见三四间茅屋,低矮又狭窄,有个老妇人在纺麻苎。裴航给她作揖讨水喝,老妇人吆喝说:“云英,端一瓯浆水来,郎君要喝。”
裴航对这句话很惊讶,回想起樊夫人诗中有云英的句子,深感自己不能领会。不一会儿从苇箔下面伸出一双白玉般的手,捧着一个瓷瓯。裴航接过来喝了,觉得是真正的玉液,只觉得异香浓郁,透到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