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 Stani
逝世是身体的物质性停止,但灵魂和精神的存在却仍由生者的记忆所延续。自古以来,绝大数的人们相信死后会进入到另一种世界,因此希望建造陵墓来安放肉身;而至于当下,则更多的是将生命视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陵墓也转变为更具精神价值的纪念性建筑及景观形态,并以此慰藉生者。
01
Suelchen curch bishop‘s burial vault
Cukrowicz Nachbaur Architekten、Martin Rauch
德国·罗腾堡
©Adolf Bereuter
这座墓穴位于罗腾堡一座晚期哥特式教堂的地下室,建筑师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压实土壤雕刻出如同天然沉积岩一般的分层特征,以此暗示生命顺其自然的回归土地与自然。墓室的空间流线延续了教堂设计的秩序感,同时利用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主墓室的主导地位。
©Adolf Bereuter
在挖掘地下场地的过程中,团队还在教堂主体的下方发现了前罗马式的建筑地基以及六至七世纪的建筑构件,因此主墓室的两侧另设有相应的展陈区域,用于展示此类的考古文物和体现当时丧葬文化的物品。
©Adolf Bereuter
02
Municipal Cemetery of Parabita
Paola Chiatante、Alessandro Anselmi
意大利·帕拉比塔
©Ivo Stani
沿着爱奥尼亚海的金色海滩一路前进,人们便可在干石墙景观的尽端抵达可追溯至诺曼时期(9世纪左右)的艺术小镇——帕拉比塔。在20世纪60年代末,当地政府决定扩大当地公墓的面积,并将其作为地域性的纪念碑式场所,展现帕拉比塔过去的人文与历史。
©Ivo Stani
建筑师Paola Chiatante和Alessandro Anselmi借助对于几何学的研究延续了科林斯卫城经典的建筑语言,将公墓布局顺应山坡地形分为三个台层,入口处的围墙在平面上呈现出标准的正弦曲线形,位于主体建筑后的私人墓室则以螺旋形的墙体为两翼,通过近似中轴对称的形式强调庄严的氛围。
©Ivo Stani
03
Igualada Cemetery
Enric Miralles
西班牙·巴塞罗那
©Milena Villalba
位于巴塞罗那郊外的Igualada公墓修建于1994年,是建筑师Enric Miralles和Carme Pinos合作完成的具有新型特征的墓地建筑,他们将死亡的概念诗意化,并通过有机且自然的建筑形式使墓地与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使悼念者理解生命本质的循环意义。
©Milena Villalba
Enric Miralles将公墓解释为“逝者之城”,其内部空间依照地形分为陵墓、传统式墓地以及教堂三个层次,曲线型的风道则象征着生命的长河,宁静地流淌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孤城内。建造时所使用的石笼墙体、混凝土和木材等材料和技术将墓地的不同层级与相接的景观融合,通过朴实的质感模糊了建筑的固有形态,使之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Milena Villalba
04
Lakewood Cemetery Garden Mausoleum
HGA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
©Paul Crosby
自1871年成立以来,与明尼阿波利斯的公园系统相衔接的Lakewood公墓一直是该市最重要的社会性文化资产之一。随着1967年公墓的容量趋于上限,董事会筹划扩大场地的现有面积,并适当地增加举行纪念仪式的追悼场所和接待空间。
©David Alf
©David Alf
©David Alf
©Paul Crosby
©Paul Crosby
©Paul Crosby
©Paul Crosby
接受委托的HGA建筑及工程协会希望维持整个公园的景观系统,他们将新建建筑确定在1960年代所建的下沉式花园北部,并将花园陵墓设置在纪念教堂和原有陵墓的中间,便于协调整体的场地布局。HGA利用天窗为纪念礼堂提供了间接照明,并通过细节的变化使室内的光影各不相同,赋予空间独特的基调。
©Paul Crosby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