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会理解,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得。
就在昨天,班上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月考试题的题目课本上真的没有吗?我说真的没有。他有些失落,然后说初中考试的时候,老师都会给他们划重点,好多题目都是课本上的。
这位同学的心理反映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他们的心里还是对老师、对课本充满了依赖性,还是想着只要记住就万事大吉了。但是这在高中完全行不通,高中需要理解,需要你把所有的知识弄懂;不是记住,而是真正的理解,然后要学会迁移,学会对变个形式的题目依然会做。
第二、参考答案别放在身边,独立思考很重要。
正是由于高中课程难度大,课后题目难度更大,加之作业量又非常大,情急之下,很多同学为了完成作业、赶上进度,学习质量大幅下降。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因为学习过程一旦依赖参考答案,会对独立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借助于参考答案做题,并不是一次彻底的学习过程——对概念、方法的理解没有深化,对解答过程的完善没有实现。所以这样做了很多题,但是水平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先尽可能的完成, 遇到困难别急于看答案,而要坚持思考,如果真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步,而且如果是在学校,建议请教老师,向老师讲明你的思路卡在哪里,老师的讲解会很有针对性;如果在家,这时可以翻看参考答案,但等自己明白之后,应该继续独立地将这道题彻底做完。
第三、学会总结,适时调整学习节奏以确保好的学习效果。
重点班的学生,其实是学习问题最多的,因为他们思考的多,也就困惑多。正因如此,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周记,周记之外还会随时通过小纸条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情。我认为对于初入高中的学生,这样做很有必要,实际上也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高一同学忙于一天的学习,但是忙的很乱,没有头绪,自然学习效率也不高。我的建议是适时的进行总结,最好以一周为单位,总结学习的得失。比如学习没有头绪,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
预习、复习,如果做不到所有的科目,至少要把重难点科目做到;完不成作业可以向老师解释,但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因为这对第二天的学习很重要;文理科课程可以有所偏重,但是要保证听课的质量;教辅资料的题目暂时不会很正常,但是课本内容一定要掌握,课后练习务必要独立完成。
第四、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是高中学习的牛鼻子,牵住它就找到了突破口。
这么几周下来,同学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难,各种难。的确,比起初中,高中课程的难度、练习题的难度、学法的难度都在大幅提升。面对这些难度,可供解决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能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莫过于解答心中的疑问。
当然,首先要有问题,因为有些同学不习惯于思考,找不出问题。有疑问,并及时解决疑问,这是高一学生习惯中的习惯,重点中的重点。为此,我提议同学们人手一本疑难问题收集本,将各种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收集归纳。及时很重要,因为如果你不及时甚至立刻马上,这个问题就会比你忘掉,或者被新的问题覆盖。
但是这些被你忽视的或者遗忘的问题实际上一直是存在着的,而且会出现在接下来的考试题目中。然而那个时候,你再要去解决它,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前进一步,若干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能力水平的提升。
高一新生要拥有的好习惯应该有很多,在此难免挂一漏万,但是如果做到以上这四个方面,一定能够助你认清高中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取得更大的进步。
加油,困难面前要积极、自信、从容、理性,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