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其实孩子的撒谎应该分年龄看待
2-3岁和3-12岁孩子撒谎所反映的问题不同
孩子撒谎了,爸妈该怎么办?
撒谎的孩子是不是更聪明?
今天我们来为您全面解析
孩子的“谎言”是怎么来的
最新四川一派出所接到一名11岁男孩报警称,自己在家遭遇蒙面男子入室抢劫,被抢走100元,自己也被打晕。但民警在现场发现大量疑点,怀疑男孩报假警。最后揭开谜底,让大家哭笑不得。原来是因为他自己踢坏了电视,害怕被父母批评,才报的假警。
看了这则新闻,小编联想到之前有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节目组为了测试孩子在独自一人时能否经受考验,会不会给陌生人开门,而设置了一个测试环节。
何洁3岁的儿子七宝,参加了这个测试环节。
在离开房子之前,何洁对七宝说了很多次“会有坏蛋进来,不可以给陌生人开门哦”。
接受采访时她还说:“不会,他不会开门。”
但是,七宝还是给“送礼物的姐姐”开了门,结果小姐姐拿走了他的很多东西,七宝试图阻止可是失败了,这时候他才开始觉得情况不对了,开始急得大哭。
当何洁回到房间,问七宝:“你让他进房间了吗?”
七宝心虚地否认了。
这也就是媒体称“七宝撒谎”的原因。
此时,何洁的处理其实是ok的,
她抱住七宝说:“说实话,妈妈不会骂你的。”
然后七宝告诉妈妈,
“下次我不会了。”(指开门)
这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过程,
不仅有安全教育,还有关于撒谎的教育
何洁自己也说:
“他说谎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做错了。”
其实这个过程非常常见
也没有什么好diss的
但是因为很多媒体趁机开始写七宝“习惯性撒谎”,导致何洁愤怒地发了微博,称几家媒体为“良心被狗吃了吗!垃圾东西”,才引发了大众的关注。
何洁的性格一直都是较为刚烈的,在婚姻事情上的磨难,更让她极其重视孩子的亲昵感和安全感。看到这种情况,一个母亲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
可以说,那些喷七宝的媒体完全不了解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其实孩子的撒谎应该分年龄看待
2-3岁和3-12岁孩子撒谎所反映的问题不同
孩子撒谎了,爸妈该怎么办?
不同的年龄我们应该分别对待
01孩子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的孩子与学前期的说谎有区别
此时的说谎与诚实有关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懂得说谎、会说谎意味着孩子心理理论能力(对他人想法和意图理解的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因为说谎的前提是孩子需要能理解背后的意图,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意图、观点等)。2-3岁孩子已经会说谎。
但小学前孩子的说谎往往与小学后说谎有区别。
由于学前的孩子不能正确区分自己想象的内容和真实发生的事实,他们的谎言带有浓烈的幻想色彩,与诚实无关。
一般来说,6岁及以上的孩子说谎的能力也有质的提升,他们懂得包装自己的谎言、试图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通过其他事情来提高谎言的可信度。例如,孩子为了拿到零花钱,骗父母说学校又要收费了。
研究显示,小学生的说谎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调查显示6-8岁孩子的说谎行为较为普遍。7岁以后,孩子的说谎行为变得稳定7岁仍然经常性撒谎的孩子,以后撒谎的频率也高于其他孩子。而且,小学时期的撒谎行为与以后的盗窃、犯罪有关。有研究发现成年后违法犯罪者,往往始于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包括说谎。因此,家长需要引起注意。
10岁以下的孩子不太能区分有意和无意说谎
6岁以下的孩子将所有与事实不符的言语都视为说谎,包括错误的猜测、开玩笑等。6-10岁之间,孩子认为说谎是错误的行为,不能区分有意和无意说谎。家长有时的“小谎言”可能会被孩子认为是一种故意的行为,是很难被原谅的。例如,为了让孩子多学习一天(到补习班上课),家长欺骗孩子有工作而不带孩子去游乐场,没有兑现承诺。当孩子发现家长撒谎以后会觉得很伤心、难过。10-11岁,孩子认为只有有意图的、有目的的才是说谎,而善意的谎言有时是有必要的。
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越来越强烈,孩子越来越认可善意的谎言。
谎言的类型根据说谎的动机,谎言可以分为白谎和黑谎。
白谎:指为了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为他人着想而撤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善意的谎言。
黑谎:指为了向别人掩盖自身错误或者避免受到惩罚而撒谎。
不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都会增加孩子说谎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孩子说谎是为了趋利避害。当孩子明白做错事会受到惩罚时,会产生一种恐惧,潜意识想逃避惩罚,于是他们可能会选择撒谎。
已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犯错时,过分的追问会增加孩子说谎的概率。
例如,妈妈拿着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让兄弟俩选择吃哪一个。嘴馋的弟弟开心地说:“我要最大的。”妈妈面露不悦,责备地说:“好孩子不要老想着自己,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哥哥听到后“机灵”地说:“妈妈,我要最小的那个苹果,大的让给弟弟吃。”妈妈听了很高兴,表扬哥哥懂事并把大苹果奖励给了哥哥。
这种无意识的惩罚诚实、奖励说谎的行为会使孩子为了获得奖励而不断地选择说谎。
小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和表扬,也越来越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为了满足自己受到尊重的心理,孩子会说谎,夸大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例如,为了获得同学的羡慕,孩子撒谎说自已暑假曾在美国待了两周,很好玩。
那么在清楚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撒谎的背后原因,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02家长攻略
1.关注孩子的说谎行为,分析撒谎背后的原因
留意孩子的说谎行为。在小学阶段,若孩子有说谎的习惯,以后也更容易撒谎。因此,每次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都应该指出来,并更正孩子。
关注撒谎背后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撒谎行为本身。当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家长需要准确地了解撒谎背后的原因,不将自己“假想”的内容强加在孩子身上。当家长与孩子一起解决相关问题后,能让孩子明白直面问题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例如,最近孩子多次以学校要交费为由拿了很多钱。妈妈纳闷了,询问老师后才发现孩子撒谎了。妈妈很生气,把孩子责骂了一顿。孩子哭着说:“妈妈,我只是想买那套小百科的书。”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说:“现在说实话,很好,以后都要诚实。以后有什么想买的要告诉妈妈,我们一块来讨论怎样才能买那套书。”只有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2.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
在孩子面前不说谎、说实话。父母的言行会让孩子明白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不但能避免孩子受到其他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能坚定孩子保持诚实的价值观。例如,无论老师在学校如何跟孩子强调诚实的重要性,一旦孩子发现父母也会说谎,那么就会让孩子迷糊,认为其实说谎是可以被接受的。
让孩子阅读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和实例,诱发孩子对撒谎的罪恶感、对诚实的向往。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真实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思考。家长不妨在孩子的阅读材料中增加一些相关内容。
3.针对不同的撒谎现象,进行区分对待
如果孩子不能区分幻想、听来的信息和事实(幻想型谎言),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家长不应斥责孩子,而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这样为什么不对。
例如,一年级的孩子跟爸爸看完一部讲述美国旅游时的风景和感受的节目,然后告诉同学,自己去过美国。其实,孩子并不是有意撒谎。此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说:“你看过那个节目,美国很漂亮。你是不是很想去?我们虽然没去过,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查资料了解很多跟美国相关的信息。我们也可以跟其他同学介绍。但我们还没去过美国,所以不能说我们已经去过了。我们都要诚实。明白了吗?
如果孩子是为了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撒谎,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说谎的理由,谈谈善意的谎言与一般谎言的区别,以免孩子对诚实的含义产生疑感。
例如,孩子收到自已不喜欢的生日礼物时,对送赠者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份礼物。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允许的,但需要把握标准。
如果孩子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躲避惩罚而撒谎(黑谎),家长就一定要严肃对待。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孩子因为想玩游戏而撒谎说作业已做完。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妈妈也知道你很想玩游戏,但是作业是一定要做的”,慢慢引导孩子先完成大部分作业,然后休息一段时间玩游戏,再继续写作业。
4.正确地使用奖励和惩罚,避免增加孩子的说谎行为
切勿奖励孩子的撒谎行为否则会增加孩子撒谎的频率。当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指出来,并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
例如,爸爸为了不听电话,让孩子在电话中告诉对方自己不在家。当孩子撒谎任务完成后,爸爸就夸孩子聪明。这种不恰当的表扬,会使孩子认为撒谎是正确的。
在奖励孩子时,多使用精神奖励,减少奖励对孩子说谎的诱惑性。研究发现,与精神奖励相比,物质奖励对孩子撒谎的诱惑性更大。当孩子表现良好时,不妨多表扬孩子,多以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奖励。
例如,给孩子买梦寐以求的图书、允许孩子多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增加孩子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间。
当孩子犯错时,鼓励孩子诚实、说实话,坚持“坦白从宽、拒绝从严”的原则。在惩罚孩子时,避免使用太重的惩罚,多使用讨论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错。当孩子说实话后,一定要给予肯定。切勿在听完实话后,马上责备孩子,将对说实话行为的奖励与实际错误行为的惩罚分开。
诚实是人类社会一贯倡导的道德原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所以在面对孩子撒谎的问题上,父母要多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再做出正确的做法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益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