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谦德庄保安街

细说谦德庄保安街

首页休闲益智糖豆人砖头派对游戏更新时间:2024-06-05

图文|李秀英

我说说谦德庄五、六十年代的保安街吧。希望能勾起老邻居的更多回忆!

下图:保安街商家住户位置示意图。

上篇:从北头西侧说起

靠永安道边和保安街的拐角的第一家是韩家大姨的小摊,专卖儿童的小用品和食品。门口摆个小推车上面有糖豆、糖球、唆乐蜜、小个的棒棒糖,还有酸么糕,酸枣核,山楂片,软软的桔子糖,还有用纸卷成一个长卷,里边有五彩的小糖豆,封口处粘一根彩色的鸡毛。这些小食品花一分钱二分钱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除此之外,还有儿童的小玩具汽球,笛笛蕊以及用小竹子做的笛子,有红色的紫色的绿色的,吹起来声音嗡嗡嗡很粗哑的,还有男孩玩的大刀,红缨枪,各式的花脸。总之东西样子多而不贵,最多二三角就可以满足小孩子的要求了。

下图:1975年红星影院

接着就是一家裁缝铺,里边挂着好多做好的衣服,剪衣服的案子很大,有2、3个阿姨伯伯在那裁剪。案子的前面有4台缝纫机,做活的都是阿姨,在店里吃中午饭。

再往下,就是保安街鞋帽百货店。店很长两边都是玻璃柜台,百货齐全,针线、扣子、袜子、手绢、小孩的衣服、鞋千子、做中式衣服的疙瘩绊子、小孩的卡子、梳小辫的绸子、绣花线、剁花针、花绷子、画粉、顶针、绣花样子...…小商品应有尽有。再往南是鞋帽店。皮鞋、布鞋、棉鞋、骆驼鞍的老式棉鞋、泥瓦匠穿的洒鞋、雨衣、胶鞋,东西齐全。每次买线我都拿工业本去买线,一个月每户卖2把。

再接着是一个专卖白面的铺,老板住后面的胡同。挨面铺子旁边是茹连里。接下来是五十四粮店,每月二十五号借粮日,早上7点钟就有人排队等着借粮了。粮店旁边是刘老大的纸店,专卖各种1开的纸张、彩纸、8开16开32开白报纸,还有小学生用的作业本。

接着是牛家酒店。前脸有货架1米来高。上面一盘一盘整齐地摆放着酱肉。有猪头肉,酱排骨猪蹄,猪尾,口条,还有酱牛肉,油炸花生米,老虎豆。货架边靠墙是一排酒坛子,放着不同度数的白酒。店中间摆着长条的桌子、长凳子,极少的椅子。店里有两个小伙计伺候来喝酒的客人。

牛家酒店旁边是水铺,这是我姥爷家开的,姥爷姓韩,河南浚县人,兄弟几个在天津各处开设水铺。水铺门口有一个约90公分高的粗水管专卖凉水。屋里有三口大锅并排放着,第一口放凉水,第二口放温水,第三口烧开水。开水锅下面是三层台阶专供盛开水的人站着盛开水的。开水是用锯沫烧的,屋子后面堆放着很高的锯沬。锯沫上方是一个阁楼。水铺生意不错,前后的买卖家住户居民都往这买水。凉水二分一桶,开水二分一壶。

下图:1977年笔者和姥姥在谦德庄

水铺旁边是光明文具店,卖日记本、作业本、铅笔、钢笔、兰黑墨水、文具盒、橡皮、圆规、手工纸等等,学生用品应有尽有,还有彩纸、电光纸、复写纸、裁纸刀,大小粗细的毛笔等等。

过了文具店,就是孙家饭馆,老板和老板娘着实厚道,买一盘烩饼够吃一天的。饭店旁边是一个小门,进去穿过院子,就是傅庆里了。小门的左边是老王家(王宝金)的水果店,从王家水果店开始,就是小二楼了。王家水果店卖水果的品种很多,特别是夏天卖西瓜,大的小的红瓤的黄瓤的瓜切好了,邻居家的小孩随便吃,我小时候,吃过好多回。水果店旁边就是回民云家烧饼店,有名好吃的是麻酱烧饼。云家旁边是陈家小吃店,这家就卖炸鱼、炸藕核、炸丸子,只是卖一上午,下午就关门了。接着就是孙家木器家俱行,自己家两个门脸,一楼是卖场,二楼住人。再挨着的又是刘家老二的文具书店了,这个店又窄又小还黑,我很少进去。下面就到柏林照像馆了,文革中改名叫群艺照像馆了。

照像馆旁是丁字街胡同,胡同口一个公用的自来水管子,胡同里的老乡们,都用这个水管子。接下来就是我们家了----“保安街四十六号”。我父母有工作,平时不做生意,只是到了过年买些年画,夏天买些萝卜而已。四十八号是蔡家肉铺专卖猪肉,老爷子五八年去世。五九年永安道玉皇后土产店的老板王希文一家搬过来了。五十号是王家百货店,王大爷家就住对过五福里五号院,再接着就是中药铺,专卖中草药和中成丸药。药店五八年就关门了,因老板和姑爷先后去也,住了一段时间就搬走了。

到六二年又开了一个杂货店什么都卖,在我印象里有汽车轮子,车链子,还有桶、小车等等。大约六四还是六五年改成玻璃镜子店。同一个店里还加了一个高家白铁店。高家父子打炉子烟筒、换锅底,挺红火的。接下来便是老尚家了。老尚家的邻居便是人民银行。银行旁有个小门,里边住的是银行的职工。接下来是老苑家,一大家人老爷子带着两儿一女十几个孙子孙女一块过,家里很讲究,也很气派。那时我很小,只知道他们家很有钱。

过了老苑家,上高台阶就是一家卖干果的,下台阶矮下来是胡家镶牙馆。挨着胡家是刘家电灯房,周围家里的电工活都是他做,大家都叫他“电灯刘”。再过来就是老沙家的中原香糕点店了。沙家老哥俩都开点心店,保安街的店是老大开的,永安道忠厚里旁边的点心店是老二开的。

过了中原香,就是保安里。保安里旁是一个干鲜果店,里边干果杂样都全,也不贵。再过来是两户民宅,一家姓崔,一家姓张。两家过去,就是保安街豆腐房了,早上豆浆豆脑大饼果子,后来又加上锅巴菜和清汤。每天早上吃早点的人很多,排队,有的都站着吃。早点结束后,就卖豆腐。一直到下午四点才关门。再接下来的是全顺里(注:全顺里1984年更名全德里)。全顺里旁边是个小人书铺,书铺里的书很多,挂在墙上,看哪本拿哪本,一分钱一本,我小时候常带我弟去看书,因弟弟小,人家不要钱。过了书店又是一家水铺,山东人开的。到此保安街西侧一边就说完了。

下图:1977年的人民公园

下篇:再说南头东侧

接着说东侧,上次从北说到南,这次从南端开始说吧!

保安街南头,横马路对着保安街道的是保安街副食店。里面挺大,油盐酱醋、调料烟酒、牛羊猪肉等,十分齐全。我记得那时妈妈让我买2角的猪肉就够一家人吃土豆炒肉片了。2角羊肉就做一大锅西红柿羊肉面汤,七口人的家足够喝。副食店左边是树德里,右边也有一条胡同和树德里通着,走进去到头就是小河沿。保安街最南头得上高台,第一家是吕家光荣理发店。接着是谦德庄派所,门口上方点一个大红圆灯。出出进进人很多。后边一个大院子,街道有什么事,大娘儿们都到院子里。如国庆游行练习扭秧歌,打腰鼓,做小彩旗全在那。记得还开过大会斗过人。还搭过戏台唱过歌,表演过节目。后来,自然灾害过后,派所搬到广东路,这就成为谦德庄街道办事处了,曾有一位姓吕的伯伯任党委*。

过了派所是一个名叫喆朝(喆郎?)诊所,后来诊所搬了改为住家,他们家姓王,老大儿子叫王建国。挨着建国家的是一个炸果子店,每天早上卖一阵果子就关门。果子铺时间不长又改成民宅,永安道东端快到人民公园的一家小二楼的饭店王老板(大人喊他王胖子)一家人搬过来了。

接着是一个大门里边住了八至十户主要以姓邵的人家为主,我们小时候叫邵家大院。过了邵家大院就是宝兴池澡塘子了,对着崔家和干鲜果店。挨宝兴池的是孙家车行,专卖自行车,两轮推车,打气电焊,还修自行车,生意挺好。下面就是几家民宅,靠车行的这家姓朱,小儿子叫朱家宝。再接下来姓于,户主叫于鑫。再接着又是一家姓孙的药店黄门脸,沒有几年药店又改民宅,又搬进了我大舅韩学文一家。过了韩家,又是一个大大的木门,这是一个大院子,十几年变身好几回,在我的记忆中开始是探矿机械厂,后改大成五金制品厂,再改盲人五金加工厂,到文革中又成了技校。学校门洞里摆了三四口缸。

技校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刀子王了。刀子王的刀子很锋利,在谦德庄挺有名的,他儿子王振雷是我同学。我记得刀子王人不太高,总是领带西服背带裤,家住保安里。刀子王待人很和气,见人总是面带微笑,对在谦德庄剃头的师傅们关照有加,这些剃头的师傅都从刀子王那买剃头刀。大约六三还是六四年,刀子王不干了。场地变成了民宅,搬来一家姓丁,丁家大姐叫丁玉兰,我们都叫她玉兰姐。丁家男孩多我记得他们的名字很好玩,毛大,毛二,毛三,毛四……,在保安街很出名。

老丁家过来就是老张家啦!这个老张家有个岁数大的老太太,肚子里的古董特别多,我们常听她讲故事,像泰山老奶庙怎么建的,孔雀东南飞,唐伯虎怎样点秋香,天津的娘娘官怎么建的,北京故宫的钟楼……好多故事都是从她那听到的,讲的故事很久远,因此我们就叫她久奶奶。久奶奶生了很多孩子都夭折了,她听人家说,生了孩子后从锅底钻过来就会转运,结果这个孩子就活下来了。对啦,就是她们家着火,在他们家旁边有两个水泥电线杆,上面架有高压线,来了三辆救火车。

下图:1965年五福里。

接下来就是大星电影院了,文革时改名红星电影院。这个影院设备简陋,全部是长条木凳,前面矮,后面高,电影票便宜。夏天还有露天电影。一到上映新片,买票排队,人可多喽。我们家对着电影院,弟弟因认识影院的人,常走后门买电影票,像:金沙江畔,平原游击队,闪闪的红星。过了电影院就是美容理发所,理发烫头的人几乎天天排队。供不应求。接下来就是五福里了。五福里不长,最后面一户是郭家煤厂,从郭家院子里穿过就是西楼小学了。挨着五福里的第一家是刘记棉花店卖新棉花,还弹旧棉花。刘家的小二楼是疙瘩砖建的,很结实。接下来是自行车行,专修自行车,打气,补胎换,车条,老板还兼电工,到住户家装电灯电线。车行旁是个小百货店,60年改成住户搬进姓李的一家人。

李宅过来又是一家小小文具店,主营小学生作业本和铅笔,老板姓张,长着一付猴脸又高又尖的鹰钩鼻子。我们小时候常去店里买本买笔就跟老板开玩笑,几个淘气包编了个顺口溜成心气他,记得是这样气他的——我们五六个小孩手拉手站一排在店门口一个喊开始,我们就一齐喊:大鼻子住高楼,高楼底下一帮猴,猴跑了楼倒了,气得大鼻子摔倒了。一连喊几遍,老板气得追我们又谁也逮不着,累得气喘吁吁,站在店门口骂。现在想想,我们多没礼貌呀!文具店旁边是一个果子铺,专卖果子锅蓖油饼和糖果子,每天早起,很多人排队买。

挨着就是大信里(后改名立信里)了。大信里旁边是一个烟铺,卖烟卷烟叶。那时大人们常抽大婴孩,烟斗,大前门,到文革时就改抽战斗了。烟铺过去,就是一家卖化妆品的门市,有口红、香脂粉、肥皂、香皂、牙膏、牙粉、东西挺全的。接着是李记药店卖中草药,坐诊的是一位头发胡须白花花的老爷子,大人都叫他李先生。那时我常跟他的二孙女一块过家家,唱戏,跳皮筋,跳房子。二孙女叫小英子,比我小一两岁,今年也应65左右了。接着是一个窄门上下都是厚玻璃,干什么的我记不清了,反正屋里人很多,来来往往声音很吵。下面又是姓蔡的一家,开的镜子铺,住大信里,店里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各式镜子应有尽有。店里装饰的非常漂亮,过年过节穿新衣服时我和伙伴们都去照镜子。那时因家里穷,根本就没有穿衣镜。

过了镜子店,又是一个双扇大木门的大杂院,院子很深很长,第一家姓鲍,祖孙三代一个院。第二家姓常,也是一个老户、大家。这家的三女儿和我是中学同学叫常文珍,我们已有四十五六年没见面了,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接着是一家鞋店,鞋样很多,里面很清静,天持别热的时候我们一帮小闺女借看鞋为名,常去里面歇凉。下面就是谦德庄有名的正兴德茶庄喽。从门口老远就闻到茶叶的清香,夏天关门很晚,我们常在门口闻着香味跳房子。挨着茶庄的是和平里(注:1984年改名平和里),这个胡同最后一个院子有个小门,出去就是聚兴胡同。和平里口的左边是理发店,过了理发店就是德盛居饭庄了。在那个时候德盛居在谦德庄一带算是档次较庄的了,每天晚上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穿大褂的穿旗袍的坐洋车的屡缕不断。

下图:1971年红星影院

饭庄旁边是小德盛居胡同,很短,只有一面有住家,也就有三四个院子,最里面的院子也通永安道聚兴胡同旁边的一个小胡同。有一个回民锅巴菜铺,黄门脸在大表下面。

接着小胡同旁边,也就是茹连里对面住着一户人家,这家人在我印象里很深沉,总感觉神神秘秘地,都是男人,有一个梳小卷的老女人,象是老妈子。这是我的回忆印象,小时候的感觉,不一定对。接着是钟表店,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因为我没有进过店里,不敢奢望看表,那是我们家仅有一个小小的马蹄表,我们几个孩子把它视为家里最值钱的宝。

表店旁边就是有名的保安街棉布店了,这可是我常去的地方。我爱看小花布,又爱看售货员传递钱和票据。那时,偌大的卖场有一个高台,上面坐着会计。会计头顶上有个圆盘,圆盘上拴着许多根铁丝通往场内各个柜台,顾客卖完东西,开票交钱给售货员,售货员写好票,把票和钱都夹在夹子上,用手一推,到高台会计那里。会计结算完,把票和钱都夹在夹子里,再推给售货员。这大约是1958-1960年的事,当时很盛行,天津各个商场几乎都这样。我非常好奇,也梦想有一天会坐在那台上收钱呢。在这个布店里,我曾在年底布票棉花票快作废时替妈妈排队,等着买棉花买布。在这个布店里,我上小学六年级时买过一个棉猴,上山下乡时临走买了一件条绒棉袄,我对这个店太有感情了。

说完布店该说电话亭了,保安街最北头了一个小小门房,里面有一个挂着电话,我只见大人打过,我没有摸过,放学路过常看看。电话亭过来就是保安街北头的第一家烟铺了。买的人多,卖烟的人很热情,售货的时间长,老人、大人都愿意到这买烟,我们家没有抽烟的,我常跑这买火柴,没电的时候买洋腊。

谦德庄的老邻居兄弟姐妹们,保安街的情况我说完了,这是我对老街的回忆,字里行向流露出我对保安街的情和爱,我留恋她、我记着她、我忘不了她,是在她的怀抱里我一天天长大。我只说我心里的最真实的一句话——保安街,我爱你到永远!谢谢大家陪我看完这段回忆,我向你们敬礼!!!

(编辑:张翔)

评论精选:

这段回忆写的太好了,流泪看完勾起了我的回忆,眼前就是保安街您描述的情景。

我在永安道西头住,但买什么东西都要去大表那边的保安街、汕头路。您讲的豆腐房印象很深,我和大信里头一院的孙娘女儿是中学同学,69年毕业她分到棉四我分到天毛工作,上早班时我找到她同在豆腐房吃早点,一两果子两碗豆浆,两人分吃,今天她买明天我买(现在说AA制),早点吃过由家长陪同走到围堤道坐95路电车上班。再说那个通长院住的好几户人家,我也很熟悉,因为鲍婶和我妈妈同事,那年月组织的集体食堂吃大锅饭,她们每天蒸很多窝头,好象是在大信里一间房子,鲍婶已过世,还有两个阿姨也住大信里,不知是否健在,我妈妈今年九十岁,还能自理我很知足。

另那院还有我一同学王舒毓,每天去她家结伴去上学,从大信里那头的院里穿出去到利民道中学,因为每天都去她家对院里其他人也慢慢熟悉了,打招呼是必须的。现在和王舒毓还经常联系,几十年的交情俨然成为好姐妹。再说那个布店也是常光顾,也很钟情那个收银台联接售货台传递的方式,站那看上一会儿才买东西,印象最深的是,我姥姥花钱买的一块二尺七宽的三尺长的紫色肤绸布,舍不得用,一直保留至有孩子时,做了床小棉被,至今还有。

先到这吧,谢谢秀英姐的文章,让我想起往事,谢谢谢谢!

总听笔者念叨这些事,念叨的都烦了!为啥!? 笔者李秀英是俺娘,很小的时候也在谦德庄长大过,但已经记忆很模糊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只剩谦德庄的红星影院了,还有门口的那条宽马路。 别说了...让我一个人静会儿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谢谢作者帮大家集体回忆。

作者祥尽细腻的描述,字里行间渗透了她对保安街的热爱。

太厉害了,记录真详细,很准确,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感谢你!

细说谦德庄保安街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非常真实和详细,勾起起了我儿时的回忆。我57年至59年住保安街58号,即文中所述的银行旁边的小门。根据作着提供的住址,及姓名我判断作着应是我同学的姐姐。我同学叫李春海,与我和文中提到的大明书局的刘家的儿子刘忠原三人关系特好。小时候我总去你家玩,你家有小吊楼,有许多小人书。春海有个哥哥叫冬海,李春海现在好吗?有没有刘忠原的联系方式?我67年转学走了,与同学失去联系 非常想念保安街的老邻居和同学们。谢谢李大姐,希望能进一步沟通

那张几个小孩带军帽还一个戴像章的不可能是65年的,是文革开始后的66年以后

阳光老师,您说您住竹源里,我可以问您是谁吗?我住竹源里,后来在永安道竹源里胡同口开服装加工店,您认识我吗。凭您对谦德庄印象,我们可能是同龄人。

谢谢作者,时间太长了,有些地方,有点小错,不祘什么。生我养我的地方,勾起回忆。

看见老奶奶照片,回忆更深了,光明书店,以前人们叫它大明书局。

谢谢大姐! 照片里面的人我认出有大姐 ,有福海。我家住大信里与令妹秀琴是同学,再次谢谢大姐给我们带来美好回忆。

街西边有一家卖老虎豆的,大娘骑坐在板凳上,前边放一个大木盆,里边是泡好的蚕豆。大娘拿一把长刀,往木盆里一剁,就剁住了一溜蚕豆,再用竹板一刮,就刮到旁边另一个盆里……。

这篇文章勾起很多回忆,春海姐姐脑子太好了,谢谢您。宁书振,我可记的清。我是苑洪刚小时总跟你下棋,你下的好。可后来你搬家了。我对你和你哥哥印象很深。

祝大姐身体健康。丁字街一号倪家

文中韩家大姨是我奶奶,从小在谦德庄长大现在对谦德庄有很深的感情。我记忆中,奶奶不做小生意后,我爸妈在之前的位置也做些小生意,买过冰棍,买过烧饼,牛羊肉,素什锦等。那时候我记得是茹连里旁边胡同有个姓毕的爷爷一起帮着弄的,生意做的在哪块算是蛮大的!那时候我还小记忆有限

满满的回忆,让我又回到了以往,街景历历在目,那些门面就在脑海里显现,保安街北头正对着的就是谦德庄的标志,那个人人皆知的大表,一个悬挂在电线杆子上的大钟表,谦德庄改造后,虽然还有大表,但是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北头那个裁缝铺听说还有有名的歌唱家在哪儿定做过服装呢,我印象比较深的大星影院,票价四分钱一场,电影是放映在白墙上。长江戏院印象也比较深,剧院里有柱子,如果你的座位赶的不好,整场戏都要歪着头看,我小时候的一个伙伴小学时就被戏校挑去学戏,后来经常在长江演出,有时他带我去看戏,看电影得坐在台上银幕后面,所以景象都是反的,剧中人物左手拿手枪。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谦德庄人,首先看到这标题就有一种亲切感。整篇文章看完对大姐更加敬佩。这么详尽的阐述让我勾起对儿时的回忆。谢谢你为老邻居们重温童年的记忆!

修表店旁还有二扇的木门在人防时曾挖出过枪据解放前老人说是姓张的在此开过饭馆,

您好,谢谢您的细说谦德庄保安亍,让我回忆美好童年。我印象保安亍茹莲里胡同对面可能有个胡同,不知叫什么胡同。胡同口一侧是修表铺,另一侧是德盛居,不知印象对不对。我住竹源里,你家是我小时候红星影院看电影必经之路,我们可能还是一个居委会的。

不论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都会对那里产生深原的依恋之情,尤其是随着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这种依恋之情自然会更加浓厚。谦德庄人当然也不会例外。因为谦德庄地区已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昨晚看了保安街,引起无限儿时回忆,有些比文中更早,半个多世纪,过眼云烟。

大星电影院的长板橙,长江影剧院的剧,是老娘带我在长江影剧院看的天仙配,(五、六岁时)。小人书铺里幸福童年,宝兴池里秦师付的喊堂声,大明书局买文具的漂亮的阿姨,文革时被剃了头再买文具时的表情,2.4元买的一只土黄色包尖金筆,是奶奶给我上中学的礼物。德盛居橱窗里摆放的炒面半成品,馋涎欲滴,与永安道交口的大表,是每天上下学计时的必须。

西侧饭馆的酸辣汤,里面的红白豆腐似在眼前,大表下面饭馆的西胡羊肉锅贴,阵阵飘香。办事处北侧的报刊栏,下学时必看,街南头对着的副食合作社,是我第一次为家里买日用品的地方,烙饼用的炙炉,节粮度荒时用大闸刀切着买的骆驼肉。北头东侧的布铺里哗哗作响的铁丝滑道,下乡时在那里和老娘用下乡给的布票买被里…… 童年的回忆无止境。

我爱谦德庄,我从小在哪里出生长大的地方,到现在提许德庄记忆深刻永远的回忆

海纳百川,你住竹源里,我也住竹源里,中原香,红星影院,大表,战斗影院,永安饭馆,大铁门是个食品店,柏林照相馆,等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原住永安道同和里,谦德庄房管站就在此胡同里,经常去大表买东西,群艺照像馆,战斗电影院等都是去过的地方,记忆很深。谦德庄群进不去。

大信里旁厚玻璃门~最早住尚鞋的人家,后来住着一位挺有学问的老爷爷姓范名树简(不知道是否这两个字)

感谢笔者!谦德庄生我养我的老地方,真的勾起儿时的回忆,那时的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多么的开心,多么的幸福,多想回到儿时呀!但时间似流水,谦德庄一去不復返了...只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宁书振你好,我就小名就是洪强。跟你同岁,可上学没分到保安街六班,分到八班。你的哥哥宁书年大队委,你还是班长呢。我对你们印象非常好。我手机13110007113 微信绿荫茂苑,我搜索你的微信没搜到。我祝你们哥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绿荫茂苑,感谢你还记得我,你是否是苑家的孩子,我印象苑家的孩子叫洪强,小时候在一起玩,但不是同学,好像他比我小一岁,我们一去儿童公园玩,打滑梯,将我裤子刮了一个三角口

大姐好记忆力

小时候奶奶家就在全德里,保安街太熟悉啦!

文章写的很详实,一家一户都写到了。我家住树德里胡同,小时在那长大,1958年春节前离开回到了山东老家。很想念小时的伙件及小学时的同学,我在26小学读到三年级,老师名张玉兰,七十年代初出差到天津还曾在学校找到了她。同班同学还记得好几个,也不知都在何方了,男同学有:傅小小、李书明、孙贵和(小二子)、王佩玉、张继昌、崔文豹、房造胜、王满仓、张二勇、康福生、汤胜名。女同学有:甄庆云、韩广兰、吕玉芬、崔玉真、高玉荣、向日红。

我十年前在我博客里加了不少天津的网友,想通过这些人能找到同学,但一直没找到。近几年也两次去旧地看看,面目全非,街也变了,小学校也没了,胡同也没了,大星电影院和长江影剧院也没了,只有人民公园和小河还在。站在一座座大楼前却感无限惆怅,找不到小时伙伴、找不到小时同学、见不到旧时面貌,一点点的记忆中的景物也没留下……:!

张铁环,你说的汤胜明现在大概在小海地贺福里住,谦德庄拆迁了给了小海地和尖山两个地方的还迁房。

谦德庄澡塘子忘写了

我住玉兴里,和居委会代表岳金莲住一院

有没有记得56-57年,长江影剧院,有没有住在长江影剧院周围的高邻居,有没有去长江影剧院看过不花钱的电影,流浪者,夜半歌声。

谦德庄——多么熟悉的名字啊!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有着我童年的记忆和梦想。1970年上山下乡,离开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现已定居外地47年了,花甲之年的我每每想起谦德庄这个地方都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建华文中提到的王舒毓应该是我利民道中学的同班同学,这个班里还有于胜利、高松、王耀武、张铁良……等。谦德庄——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谢谢作者的回忆,辛苦您了,谦德庄永远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了,我是中兴胡同2号院的,姓张,回民,有记得我的吗?

谦德庄小学谦德庄中学毕业,天天中午到我妈单位谦德庄不锈钢经营部吃中午饭,一晃而过……感谢您!

再一次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去年夏天有一次回津专程去永安道、大表附近来来回回走了几趟,试图寻找一两处地标,或者希望万一碰见一两个儿时的熟人,结果可想而知,找不到一点原来的样子了。我儿时的家门口竟会变得如此陌生了……!

69年前在义园后大楼住。是市供销社的家属。后就下乡了,也就搬家了。记得义园后大楼是三座楼,西边是三德里。北面是邮电大楼,再往北即绍兴人道。东面是谦德庄中学,好像以前是所小学校。南面通往谦德庄永安街大表。

作者李秀英是我初中同班同学,文中提到的同学王振雷、常文珍都在记忆中。文章写的很翔实,也很生动!

我师傅苑世长,就在文章里说的地方住

我小候住澡堂子傍边 我是80后 谦小毕业 小时候的记忆都在那里

你这里写的有差错呀,保安街与永安道把角一面有一个烟铺,一个卖卷烟,一个卖烟叶,这卖烟叶的老板姓李,就住在保安街上。

我住小竹源里

请谁说说永安道大表西边老住户?

把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掺杂在一起了

我想问问,留言里有人提到的竹源里和苏州道上的竹园里是同一个吗?苏州道也属于谦德庄。我姥姥家在竹园里,儿时多年在该胡同住过,对谦德庄也非常有感情。

啊!久违的保安街……在这里我学徒三年相邻保安街百货、对过杂货铺修表店往里一边的柏林照相馆,对面红星影院、谦德庄浴池……南头副食店、树德里……临别师傅时在《德胜居》吃了午饭!感谢作者!

70年我调到谦德庄房管站做木工,就負责保安街的维修工作,那时街面好多买卖都变成住家了,但是四扇门脸居住不太方便,所以瓦工黄大爷和小庞,木工是我,把保安街上所有的四扇门的住家全都改装成两扇窗两扇门,得到住户好評。今年回來保安街走了一趟,完全变了,澡塘子那里变成桃园村派出所了。真是滄海桑田啊。

太谢谢作者了,我是谦德庄树德里住,儿时的记意好像就在昨天,一辈子都不会忘了,

依稀记得保安街的印象,我姥家姓张就在谦德庄浴池对面,说的没错旁边姓崔我管叫大舅,

写的很好,勾起时代的回忆,想起那个年代人民的真实写照,虽然有的地方有出入,但能够理解,如红星影,应在73年左右,才是照片的样子,但是时问太長了,估计笔者也在65岁左右,己经很棒,向您表示感谢,是您把我们又带回那个时代。为您点赞。

我从出生就在谦德庄义园前窝铺住,今天60多岁了,对谦德庄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从那里土生土长了30多年,很怀念那个地方

写的不错,如果把现在保安街图片加上,形成对比就更好了。

谁能写写谦德庄旁边的义园后大楼呢,真想回忆一下,先提前万分感谢帮我回忆的作者

为该帖子点赞!看了帖子知道了历史上繁华的谦德庄保安街。如果有知情人说说谦德庄保安街原址的具体位置与现在的情况就更好了。谢谢小编!

感谢作者,你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勾起我许多儿时的回忆。我原来住在染化二厂旁边元兴里,有谁熟知那一带?永安道大表丁字路口那有个木匠铺,那时也很有名,是葛家三兄弟开的,主要做木盆木桶。希望有人能写篇文章回忆一下

我家就住树德里,怀念德盛居的包子,超好吃,永安饭店以前是破平房,后来盖的小楼房,我们也管那个地方叫(大表),因为那个地方挂着一个很大的钟表,供路人看时间,满满的回忆。

姥爷家之前住五福里,小时候经常从五福里的红星影院的后门溜进去,看下一场电影,历历在目,几度闯进梦里,小时候的回忆伴随着成长,成为下一世的前世记忆。

红星影院原来是新闻影院

笔者您好,我是您文中和您一起玩耍的“小英子”的孩子,我母亲很想和您联系,望您和我联系下,感谢。

我是七零后住在谦德庄不远的桃园村,红星电影院是学校组织的观影地,80年代中后期出电影院右转快到永安道右手有一家新疆人羊肉串,好怀念那个味道。 永安道西头三德里早点铺是我经常去的地方,我的奶奶在那里工作,40年了,怀念! 90年代初再往西头就开始有牛肉拉面了,都是第一次的地方,怀念!

谦德庄印象太深了!大表,大星,长江电影院 ,宝星池澡堂子,柏林照相馆,德胜居饭馆,破烂市……我还记得德胜居西面还有一个国营的药店,小时候弟弟妹妹发烧,妈妈让我到那买几毛钱“平热散”喝了发发汗就好了!……我家那时住在永安道元兴里后44号也叫东窝铺。

战斗影院,没有偏坐,小时总去看电影

谦德庄,儿时的记忆。

我姓云,今年72岁,从小就在保安街36号云家烧饼铺二楼居住,大约20年,68年文革期间搬走,笔者描述的事情历历在目,细节不累述,谢谢你的回忆。

我是在那里长大的。 谦德庄大表,那条街很长。那是我经常去的地方。

去过谦德庄,那里窝铺、坑、河、自由市场花鸟鱼虫,是少儿玩呗的好地方,如今儿万丈高楼。

我是西楼后街的,小时候长和奶奶去谦德庄买东西,我记得买年货也去那买,模糊的记忆永远也摸不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