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看见风暴,激动如大海!” ——里尔克
去年年底,听罗振宇的2020年跨年演讲。记得他推荐了一部纪录片,叫《徒手攀岩》。
提到这部影片,罗胖的描述非常有趣,他说:“我不敢转身去看。这项运动,光看着,我腿都抖。”
真的这么夸张吗?于是,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找来这部纪录片看了一下。看完之后,除了腿抖之外,我想起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话:“我因看见风暴,激动如大海!”
《徒手攀岩》,豆瓣评分8.9分,一举斩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纪录片奖、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等三项电影大奖。
金国威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是这部纪录片的联合导演。这对爱好攀岩运动的亚裔美籍导演夫妇,用真实客观、细腻严谨的镜头语言,全程记录了攀岩家亚历克斯·霍诺德从训练准备到徒手攀登酋长岩的心路历程。
联合导演:金国威夫妇
作为《徒手攀岩》的执导者之一,金国威自己本身也是一位职业攀岩者,同时还是《国家地理》杂志的知名摄影师。
金国威非常痴迷于讲述探险故事,对户外摄影有独到的眼光。他喜欢发掘人们身上的潜能,并始终认为:“很多有意义的故事都来自于探险,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人类本质中最积极的一面。”
2015年,当金国威夫妇得知亚历克斯有无保护攀登酋长岩的计划时,就萌生了把它拍成电影的想法。
“It's about sharing stories that inspire people and open their eyes to a different world.”
而“用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是他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导演金国威也是职业攀岩者
《徒手攀岩》于2016年春在美国约塞美地公园正式开机,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最终制作完成。
影片全长100分钟,其实正式攀登的影像,只有不到20分钟。导演将3小时56分的实际攀岩浓缩为短短的十多分钟,用特写、远景、俯拍等各种镜头,精准捕捉亚历克斯每一个重要的攀登时刻。
而之前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篇幅,则详细讲述了亚历克斯对这次无保护攀登酋长岩的精心准备和周密训练。
此外,影片还通过丰富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人物访谈,对这位史上最优秀的Free Soloer做了全面、深刻、细腻的刻画。它不仅拍摄了亚历克斯的生活日常、他与女友的相处、他与朋友的合作、他与家人的关系,更从不同维度向观众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内心世界、追求完美极致的人格魅力以及对人性、恐惧、快乐、成就等人生话题的多元探讨。
挑战酋长岩前,女友为他剪发
《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登山美学,更寓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关于极限运动的纪录片,其实在我眼里它更像是我们每个人追求梦想、走向成功、实现自我的真实写照。
亚历克斯的这次登山经历,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人生启示?今天,我就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度解读这部电影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看完《徒手攀岩》之后,我会“激动如大海”?因为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达成目标的成功之道。而拆解了亚历克斯的攀岩经历之后,你会发现他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两样,也会产生畏难情绪,也要遭遇失败瞬间,也得克服各种困难。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还原亚历克斯的奋斗与挣扎,让你感同身受,并从中获得克难的勇气、前行的力量。
影片开头,记者采访亚历克斯,问他有没有无保护攀登过酋长岩。
亚历克斯摇摇头说:“没有,没有人能做到。”
记者问:“你为什么还没做呢?”
亚历克斯回答:“你看看这座山,光是想想就让人害怕。”
从以上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一开始,亚历克斯对“无保护攀登酋长岩”是信心不足的。
虽然,在过去的8年来,他借助绳索爬过1000多次酋长岩,但对于“无保护攀登”还是心生恐惧。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无保护”地成功登顶酋长岩,这似乎是全球攀岩界公认的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2009年开始,亚历克斯每年都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但每次爬过之后,又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然而,心里却一直不死心,总想好好准备之后,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巍峨壮丽的酋长岩
对于无保护攀登酋长岩,亚历克斯为什么酝酿了这么久,却迟迟不敢行动呢?刷完影片之后,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
1、酋长岩大概是世界上最难爬的岩壁
酋长岩,位于美国约塞美地国家公园,是一座高975米的花岗岩壁。它高耸而庞大,几乎都是直立的岩壁,攀爬难度之高,令人无法想象。
而Free solo,即无保护自由攀登,就是不借助任何装备,没有任何保护,只使用攀登鞋和镁粉袋,从底爬到顶。
酋长岩的大多数攀登路线都异常凶险。比如:耐力角那里没遮没拦,极限平板那段连踩的地方都没有,好像一个脚点就能决定生死。
如果是无保护攀爬,就意味着根本没有犯错的余地。因为即便从50米的高处摔下来,也会由于冲击力而粉身碎骨。
事实上,亚历克斯的偶像兼好友汤米(也是攀岩届的大神之一)就曾经对他说过:
“那些我认识的,把无保护攀岩当成生活重心的人,全都死了。”
酋长岩确实难爬,而“无保护”攀登它,更是让人想想就害怕。即使像亚历克斯这样的攀岩大神,看着这座大山,心中也产生了畏难情绪,这也是他多年来没有完成无保护攀登酋长岩的原因之一。
亚历克斯说:“这就像你参加奥运会比赛,一定要获得金牌。如果没有拿到金牌,你就会死。”
无保护攀登酋长岩,就是这样残酷的“唯二结局”:要么成功,要么死。而要成功地无保护攀登,你就必须做到完美!
酋长岩的山顶,变成了世界上最难抵达的地方。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酋长岩成了所有攀岩者的梦想。多年来,很多攀岩者都对它痴迷不已,因为征服它代表着某种极致和完美的达成。
2、望着酋长岩仰止,不知从何处起步
徒手攀登酋长岩是亚历克斯的“终极目标”。尽管目标很吸引人,但酋长岩实在是太高太大了,对于将要进行无保护攀岩的他来说,真不知从哪儿下手。
而且,亚历克斯纠结了8年,心里还是会害怕。为什么?
因为不熟悉,没有做好准备。
亚历克斯说:“几年前我攀登酋长岩的时候,对它充满了疑问。因为每一步都是未知的,我对每个绳段、每块石板都不熟悉。”
如果说他的终极目标是无保护攀登酋长岩,那他的脑海中就必须要有一张详细的路线图。要清晰地知道哪些绳段比较困难,哪些位置是难点,怎么克服这些困难。
所以,如果不熟悉地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心里就没有底,自然就没有挑战的把握。
亚历克斯后来在一次演讲中曾说:
8年来,酋长岩就像自由攀岩皇冠上的璀璨宝石,一直在我脑海的最深处。
每一年,我都想着:“今年我要徒手攀登酋长岩。”
然后,就开车去约塞美地。可当我仰望着岩壁,又告诉自己:“这根本不可能!”
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就如同酋长岩。我们一直想完成,但它看上去是那么高耸庞大、难以征服,于是我们一次次被畏难情绪打败,始终不知从何做起!
望着高山仰止,却不知从何处起步?现实生活中,面对如此艰难的目标,也许我们普通人就放弃了。亚历克斯是怎么做的呢?
1、直面挑战,不要逃避,躬身入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有时候,困难就像“纸老虎”,只有直面它才能彻底解脱。
想那么多干嘛?干就是了!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学。
酋长岩的地形如此复杂,怎么才能熟悉它?
亚历克斯选择“躬身入局”,把自己真正投入进去,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
“酋长岩对我意义重大,我必须要付诸行动来找出答案。”
8年来,亚历克斯多次约朋友一起攀登酋长岩,就是为了实地考察各种攀爬场景,思考各种场景中要做的动作和体态姿势;更是为了直观地感受一下:哪些路径比较好爬,哪些路径比较可怕。
攀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所以,亚历克斯需要不断实践,通过无数次练习摸透酋长岩的攀爬路径。
其实,不仅攀岩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纸上谈兵,只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而要躬身入局,亲身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试错。
做事情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将你要做的事情和你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因为,没有实践验证和现实反馈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也必然不会持久。
亚历克斯和挚友汤米
2、面对“无保护”的状态,靠反复练习战胜恐惧,增强信念力
刚才说了,无保护攀岩的残酷之处在于:不允许犯错!
但这是比较反人性的,因为是人都会犯错,而且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
“没有任何可以抓住的裂缝或边缘,只有细小的纹理在垂直的岩壁上。我只能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攀岩鞋和光滑的花岗岩之间的摩擦。”
事实上,对于一名训练有素的攀岩家来说,系上安全绳,他可以做到很多事情。可一旦没有绳子保护,即便是亚历克斯这样的攀岩大神也不免会陷入胡思乱想和自我怀疑中:
“这个脚点,感觉那么小、那么滑,真的可靠吗?”
“如果我给脚加了重量,还能站稳吗?”
“我会不会跌入万丈深渊?”
......
当尚有保护时,你会比较有信心,敢于放胆去做。
当脱离保护时,你就开始恐慌起来了。
特别是当回过头往下看,望着身后的万丈深渊,你就会更加不自信了,心中会产生深深的恐惧。
而恐惧会让你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中:“这只脚能踩下去吗”、“我真的安全吗”。
这就像我们平时的工作。当你在一个单位里,特别是在体制里时,虽然常常沦为一颗螺丝钉,但是很多人通常会比较安心。为什么呢?因为无论做得怎样,都有平台兜底,有人保护。可是,当你成为一名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没了这层保护,你要开始为自己负责的时候,那种来自未知的恐惧,就会钳住你。
这也像我们的自媒体写作。当自己辛苦码出来的文章,网上数据不好看,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有时就会陷入一种自我怀疑:
“我究竟写得好不好?”
“还要不要继续坚持写下去?”
......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说到底,还是不够自信,信念力不足。
那面对“无保护”的状态,如何才能克服恐惧,增强信念力呢?
在影片中,亚历克斯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很多人都在猜测他如何克服恐惧,做到无保护攀岩。关于这一点,亚历克斯认为:
“无保护攀岩的过程中,你总要有信心的来源。有时候,信心来自于,身体状态极佳的感觉;有时候,信心来自于准备和预演。”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亚历克斯的天赋极高,先天素质非常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为了弄清楚他为什么可以如此勇敢,医生给他做了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显示:亚历克斯头脑中的杏仁体,需要很高水平的刺激才能活跃。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觉得很害怕的事物,对他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感觉。这就足以说明,亚历克斯的天赋极好,引起恐惧的阙值很高,天生就适合玩攀岩这种极限运动。
当然,光凭超高的天赋和极佳的身体状态,并不足以克服内心强大的恐惧。要真正做到无保护攀岩,还必须依靠反复练习。
亚历克斯说:“无保护攀岩,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精神力,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控制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你没办法真正消灭恐惧,只能想办法隔离恐惧。而怎么才能做到呢?
就是靠反复练习。通过刻意练习,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通过训练,让恐惧不再影响他。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力,我们就很难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心情没办法做到彻底平静。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恐惧的事情。正如攀岩者恐惧从山上掉下去,我们其实也会恐惧各种各样的失败。
恐惧无法消灭,怎么办?
有人选择压抑恐惧,而亚历克斯的做法是:隔离恐惧。
酋长岩错综复杂,地势险恶。面对这个难以捉摸、令人恐惧的对手,怎么才能有效隔离恐惧呢?
我认为,亚历克斯用了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反复熟悉,不断试错,通过海量的练习提升自己对它的认知,一点一点地去掌握它,一点一点地增加成功的概率。当成功的概率逐渐提高时,他就自然不再恐惧了。
2016年深秋,亚历克斯第一次尝试无保护攀登酋长岩,失败了。
在爬极限平板的时候,他感觉糟透了:“我不想待在这儿,我受够了。”
于是,他接通无线电,对山下正在拍摄的金国威说:“我要放弃了。”
关于这次放弃,亚历克斯坦言:
“当周围有这么多人看着我,有这么多摄像头对着我,我就很难全力以赴。”
虽然极限平板的第1段,他还是爬了一半,然后内心就不确定了,脚也有问题了。他的思绪开始不受控制,他知道此时必须完全相信自己的右脚,但是当时太害怕了,根本不敢把整条命都寄托在右脚上。
这是亚历克斯第1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重要的攀岩活动。显然,他还无法做到在镜头面前自在地攀岩。周围的这些人和事干扰到了他,他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心中有了杂念,没能做到高度专注,这是他第一次无保护攀岩失败的原因。
那面对这次失败,亚历克斯是如何调整心态、突破瓶颈的呢?
1、找到正确的动机,真诚对待自己,坚持做事的初心
影片中,亚历克斯曾提到: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而他希望取得成就。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只追求轻松快乐,是没办法做出成就的。
徒手攀岩体现了一种“勇士精神”,直面恐惧是为了完成目标。你必须做到极致的完美和绝对的专注,因为性命攸关。
而从徒手攀岩中,亚历克斯找到了一种达到完美的路径,获得了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这点上来说,攀岩于他更像是一种心理疗愈,能帮他摆脱“自我怀疑”的困境,获得巨大的自我肯定。
“虽然有时很危险,但你总有冲动去不断地挑战极限。因为攀岩就是那么酷,酋长岩就是那么酷。”
亚历克斯追求完美和极致,他渴望创造历史,实现自我,获得人生的成就感。这就是他从事无保护攀岩甚至不惜玩命的根本动机。
对于亚历克斯而言,找到正确的攀岩动机,非常重要。
他说:“你很难想象一个人不系绳子在岩壁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整个人都绷紧了,至少爬了上千次,就像着了魔一样。这不是害怕,而是一种特别美好的感觉。我最喜欢这种感觉,这时候我的步伐会变得特别好,但这和任何人无关。”
亚历克斯是真的热爱徒手攀岩,所以他攀岩时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心流里,甚至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不过,有人可能会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拍电影,但亚历克斯知道这种动机是不对的。因为,比起拍摄,他更重视攀岩本身。而身边跟着拍摄团队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这件事情会改变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攀岩的动机不纯,更多的为了拍电影,为了出名,为了虚荣,那势必会在明明没有状态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最后的结果就是赌上这条命,失败并且死亡。
庆幸的是,亚历克斯心中有真正的热爱,所以他没有被摄像机绑架,没有勉强自己去继续一次困难的攀登。强大的压力之下,他还是能真诚地对待自己,做出了正确而理性的选择。
导演金国威说:“他去年确实放弃了,并没有因为我们在场就迫于压力去攀岩。我真的感觉这件事也缓解了我的压力。不过我也挺欣慰的,原来像他这样的外星人也有害怕的时候。”
只要是人都会有恐惧,即使优秀、强大如亚历克斯,也无法幸免。当面对强大的压力时,如何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真诚地面对自己,做到不忘初心,不会因外界舆论而去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这也许是我们能从亚历克斯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试想,如果亚历克斯不是真正热爱攀岩,而是要用这种行为来博取关注、收割名利,那他的信念力和内驱力一定不足,绝不会强大到可以用生命来徒手攀岩的地步。
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找到正确的动机都很重要。内心纯粹,态度真诚,始终本着初心做事,才能收获成功。
2、排除干扰,心无旁骛,专注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直跟拍亚历克斯的一位摄影师说:“他的周围简直有个马戏团”。
无保护攀岩作为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极限运动,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攀登者必须集中精力,高度专注,而心中的任何一丝杂念都会分走他的注意力,破坏掉他精神的盔甲。
就像第一次挑战时,亚历克斯就没能克服外界的干扰。攀岩时一看到摄像头,心中就产生了杂念,无法做到“绝对的专注”,于是就失败了。
徒手攀岩的成功秘诀在于心无旁骛,做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是一个给世人留下很多地标的人。但是,如果去读他的个人传记,你会发现:几乎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在当时都面临着非常多的责难和指摘。
曾有记者问他:您是怎么看待外界对您的这些指摘的?
贝聿铭是这样回答的: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受到各方挑剔和质疑时,贝聿铭先生既没有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也没有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解释自证上。
相反,他只专注于目前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沉浸在设计创作的心流里。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心无旁骛的高度沉浸,不仅成功屏蔽了外界的杂音,让贝先生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而且还激发出了巨大的潜力,令他设计出这么多伟大的传世之作。
如果徒手攀岩时,亚历克斯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上。就像贝聿铭一样,不去想那么多,只是专注于下一步该怎么做,先牢牢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点滴。这样,把每一步都做好,积小胜为大胜,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成功的。
如果过度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在乎身边的摄像机,或者总去想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掉下山崖怎么办,分心分神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失败。
3、缓慢精细的加工,是高效学习的唯一道路,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2016年第一次徒手攀登酋长岩,亚历克斯在极限平板绳段放弃了。他将那次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仍然不够相信自己的右脚。
当时,亚历克斯明明知道必须完全相信自己的右脚,那是什么让他不敢把整条命都寄托在右脚上呢?
是害怕,是疑虑,是仍然不够相信自己,是深藏在心中无法克服的恐惧!
那如何才能消除疑虑,战胜恐惧,增强信心,做到“绝对的专注”呢?
大神的方法依旧很简单,就是:反复练习,充分准备,让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亚历克斯认为:有这么多人围观,就需要更充足的准备,让自己产生强大的信念感,将动作融入血液。
“哪怕有整个体育场的人看着我也不介意,因为这一点也不难,我可以自行面对,轻松完成。”
900多米的距离,那得做数千种不同的手和脚的动作。有时要向下攀爬,有时要侧踢,有时要连续攀登不能休息,有时要钻入缝隙向上挪动,有时要身体半悬,有时只能靠手指攀爬,有时甚至要用双手动态跳到对面的手点。
遇到裂缝时,身体的一部分会被岩壁挤压,好像在上最痛苦的普拉提课。有时像是在被鞭子抽,有时又像在被砂纸打磨,许多动作都必须忍着恶心才能坚持下来。
攀岩中,任何一个细节处理失误,都会坠入山崖,粉身碎骨。所以,亚历克斯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把这些手脚动作熟记于心,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
正式攀岩之前,他必须要在安全的地面上把所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思考梳理清楚,这样就能在任何无保护的情况下得心应手地做好动作了。
“疑虑是恐惧的先兆,如果害怕了,我就无法体验我的完美时刻。”
面对被围观的压力,亚历克斯坚信:只有花足够多的时间,认真反复练习,才能无惧外界干扰,消除所有疑虑,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专注!
那具体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花了大量的时间将酋长岩的所有岩壁分段拆解,认真分析每一个绳段的难点所在,拆解目标,各个击破
“第1段,从左侧一路向上,双腿分开很安全。
第2段,相信右脚推重心,右手出到最后一个反踢。
第8段,很容易快速通过。
第9段,倒拍时保持在外侧。
......”
酋长岩攀登路线
第二,详细地做了笔记,总结技术难点,制定应对策略
比如,亚历克斯对于如何攀爬第26段,是这样记录的:
“左脚外伸踩住大尖角,右手手指插入小洞,从左脚外伸踩到内角对面的脚趾,把重心推向右脚。
右手向下拉平小抠点,左手抓住另一个,在水平长小点换脚够到对面手点,难点就过去了。
通过难点的关键是:手用力拉,相信脚下,相信直觉(“相信“两字加下划线和两个感叹号)。”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小本本上,他对攀岩时每一步该怎么走、脚该怎么放、该做什么动作都分析得非常透彻,记录得极为精细,可以说是精细到了极致!
亚历克斯认真做笔记
第三,分析记录的同时,不断地带绳训练,反复尝试各种岩点,用刻意练习实地攻克每一个攀登难点,并倒背如流。
若想极速前进,必须高频回顾。亚历克斯就是通过这样日复一日的反复练习,通过无数次对整个攀爬路线的复盘和预演,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以至于能完全控制杏仁核,不再感到恐惧。
而这无疑是刻意练习,熟练掌握,精准到每个细节,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
影片看到这里,我突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激动地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亚历克斯这种掌握攀岩技能的思维方法,不就是核聚老师说的“进步回路”吗?这恐怕也是世界上各个领域的学霸、大神的成功秘诀!
进步回路有三个环节:
1)学会一个东西:成为高效能学习的起点
2)知道如何学会:要知道究竟怎么弄明白的
3)别再忘记了:回顾、类推、别再忘记
以我们“学开车”为例
为什么学习起步、停车、倒车的时候,都必须反复练习?
其实,学开车是习得一门技能,同样也要遵循进步回路。
如果我们尝试着用“进步回路”来拆解“学开车”这个行为,就会发现它和亚历克斯练习攀岩一样,本质上并无不同:
1、学会一套动作:
教练和我们说:你把车开到这个位置(他事先标记好的位置),然后再打方向盘……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比如倒车动作)
然后,教练会亲自给我们演示几次。
这个环节,其实就是学会一个东西,让我们先学会开车的一套动作(比如起步、倒车、移库等)。
2、知道如何学会这套动作的:
第二个环节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教练一定要帮我们“事先标记好位置”。
因为只有确定了固定的点位,明确让你知道:要完成倒车,你把车开到哪个点位时,就必须开始打方向盘了;你把车开到哪个点位,就必须停止打方向盘了。
教练这样做,是要让我们明确:在什么点位,做什么事情。
也就是要让我们搞清楚:如何学会“倒车”这套动作的,清晰地知道:“要完成倒车,必须要做哪几步动作”。
3、用回顾阻止遗忘这套动作:
学开车时,当我们初步掌握了一套动作,比如“倒车”,教练都会督促我们要反复练习。
于是,我们一遍遍地倒车,像傻子一样重复这套“已经学会”的动作,甚至有时心里还会萌生一丝厌烦。
但是,教练还是会抽着小鞭子,从旁督促我们练习。
为什么呢?
因为,学习一门技能需要耐心。而缓慢的精细加工是高效能的必经之路,是躲不开的。
反复练习,不断回顾,是为了让自己对这套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做到融会贯通。
直到有一天,你能不经思考、无比流畅地完成整套动作,这才算真正“学会了开车”。
仔细想想,开车是如此,学习其他技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像亚历克斯练习攀岩,也在无形中遵循了进步回路的三个环节:
1)记录潜在进步
在日志上,他记录了关于攀岩一切的总结思考,包括:每天训练的所有环节、当天收获的点滴进步、遇到的所有难点等。
因为要挑战“无保护攀岩”的极限,必须做到完美和极致,所以再小的细节他也不放过。
2)用高频复习巩固进步
如果你只是把进步记在本子上,那只是暂时的进步。通过高频回顾、不断复习巩固住的进步才是真正实在的进步。
像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所有大神一样,亚历克斯把复习这个环节做到了极致。8年来,他无数次带绳训练,不断试错,随时随地的考验自己,反反复复检测自己的技术盲点,让动作在大脑中反复呈现,直到最后达到了完全清晰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亚历克斯继续在攀岩日志上标注每一个动作细节,不断地丰富它的内容。
3)用刻意练习来逐步扩大舒适区
刻意练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能,都有三种心理状态。
舒适区:知识技能熟练掌握
学习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恐慌区:暂时无法学会的知识技能
很多人失败的根源就在:直接从舒适区跳到恐慌区了,那势必会产生焦虑、恐慌、畏难情绪和自我纠结。
所以,正确姿势应该是:逐渐去扩大你的舒适区,这也是高效能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方法。
这也正如亚历克斯所说的:
“我是靠反复练习动作,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通过训练,让恐惧不再影响我。”
如此,有反馈,有修正,有调整,有复盘,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进步回路。按照这套回路,从1到N有条不紊的前进,实现缓慢的精细加工,才能掌握并精通一门技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亚历克斯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他清楚这条路线上的每一个手点和脚点,也知道该怎么做。他已经准备好了!
2017年6月3日,亚历克斯开始正式攀登酋长岩。当他抬头望着高耸的酋长岩,山还是那座山,内心却并没有感到那么可怕。
当他开始爬山时,他感到舒服自在,甚至非常美妙,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正如在优胜美地游览的游客一样。
面对曾经令他无比害怕的“极限平板”,这次亚历克斯却信心十足。
“我在大脑中快速检索每一个选项,包括两边几百英尺长的岩壁,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毫不犹豫,就爬了过去。即便是很困难,很艰苦的部分也能轻松应对。”
和第一次不敢下脚完全不同,别人眼中的凶险之境,他却能如履平地。
毫无疑问,亚历克斯正在完美地攀爬他的路线,就像他用绳子多次练习那样。
充分的准备让他拥有充分的自信。因为,他已经预演了所有可能碰到的困难,而此刻只要心无旁骛地去做就好了。
爬到最后,我发现亚历克斯的眼睛里没有一丝恐惧,有的只有突破极限的兴奋和实现自我的喜悦。
他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信,眼里只有攀岩,没有杂念,非常专注,完全进入心流模式,持续不断地正反馈,让他攀岩上瘾。
终于,亚历克斯用3小时56分钟成功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攀岩!
亚历克斯登顶成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酋长岩”,正如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面临很多艰难的挑战。
人生就像一场Free solo,要做到万无一失,极致完美,必须善于积微,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坚持长期主义。比别人想深一步,比别人多做一点,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比别人更精准一点。
就像《徒手攀岩》的导演金国威说的:
“我父亲告诉我:小和尚要在少林寺做很多年的扫地僧,住持才会注意到你。”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这个世界上,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伟大的背后,都深藏着点点滴滴的细小努力和旷日持久的孤独坚持。这也许就是《徒手攀岩》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翻滚吧小七,情感美文领域创作者,热爱写作,专注成长,解读情感,愿与你共情。原创不易,盗版必究。欢迎点赞并关注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