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二妮”“给我一个吻”竟是文物名?博物馆该不该给文物起小名

“陶二妮”“给我一个吻”竟是文物名?博物馆该不该给文物起小名

首页休闲益智兔兔猜拳安卓汉化版更新时间:2024-04-24

“扎手”“陶二妮”“二师兄花脸壶”……能相信这些竟然都是博物馆文物的名字并且公开写在展示铭牌上吗?

近日,有网友注意到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竟有几件文物有了自己的“小名”并被展示出来。随着文博热席卷全国,不少观众乃至考古工作者都会给文物起小名、绰号,这些“网感十足”的昵称远比文物本身的名字更出圈。

博物馆该不该展示知名文物的“小名”?有人担心这会破坏文物作为历史见证的严肃性和本应承载的信息,但也有观众希望借此让名字专业拗口的文物特征更凸显,“让更多人感受历史可亲近的一面。”

为文物起昵称正热

最近,有文博爱好者发布了一组在甘肃省博物馆拍到的照片,“甘肃省博物馆会整活”。一则葫芦形陶壶上绘有形象的猪面部形象,旁边铭牌第一排上赫然写着“二师兄花脸壶”的字样。这行字的一侧,注有“网络小名”的字样,下方才是这件文物的正式名称“猪面纹彩陶壶”,下方还有命名人的网络名称“淮南市井小民”。而另一件文物“红陶人面像”,人像嘴巴张开,铭牌上记载它的网络小名“远古的呼唤”。

据了解,5件馆藏文物拥有自己的“网络小名”已有一年多。去年甘肃省博物馆联合网络平台发起“给文物起小名”活动,为这5件文物征集并投票选出其网络小名。

彩陶鲵鱼纹瓶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有着仰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国家一级文物。瓶身以细花红陶制成,瓶腹两侧有耳。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乎贯穿瓶身的以黑彩绘制的鲵鱼,它转动身体,两手前举,拥有一双大眼睛的头部被认为是人面。在征集的网络小名中,有人直接称其“小鱼儿”,有人注意到一双手称“举起手来”,还有人唤其“鲵妮”。最终,融合图案、材质和造型特点的“陶二妮”胜出。从兰州到上海求学工作的余筱注意到这个名字,“很亲切很有地域特色。”

当地网友在社交媒体解释何谓“扎手”

在余筱眼中,另一件汉代彩绘木雕博戏俑的网络小名“扎手”同样有地方特色。两个木俑跪坐博弈,手部动作一高一低,类似划拳。而被选出的“扎手”在当地方言中有划拳时预备口令之意,“当地文物的小名也能传播当地文化很不错。”而另一件西周时期的人头形銎青铜戟,虽是一件兵器,但被做成人头形,嘴部凸起成了许多人的灵感来源,“嘴巴嘟嘟”“啾咪”等选择中,“给我一个吻”胜出,有网友评论“一下化解了戾气”。

随着文博热持续走高,不少观众纷纷给文物起小名,往往因形象贴切、搞怪可爱迅速出圈。上海博物馆今年的生肖展“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推出了一只唐代白釉兔。相比大多数兔子造型文物四肢匍地、柔弱可爱的形态,这只通体施白釉的兔子不仅体态壮硕,前肢将身体支棱起来,还以褐彩点兔眼,在不少网友看来“三分不屑四分冷漠七分傲骨”,“奶凶兔”之名不胫而走。在陶瓷馆展出的东汉绿釉陶狗,身姿挺拔又憨态可掬,被不少参观者称为“汪汪队立大功”。

观众在“奶凶兔”前

在以文物造型奇诡著称的三星堆博物馆,想要问“陶猪”在何处可能会被指错,但说要找“愤怒的小鸟同款猪”,工作人员立即就知道你想看的是什么。这件文物被初步判断为饰品的一部分,但具体是哪种饰品、用途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因“撞脸”游戏《愤怒的小鸟》中的反派绿猪,这件文物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名。在这里“青铜立人”也有不少,但要找那件手臂肌肉线条明显的最新出土完整立人,只要报出它的小名“健身教练”“翘臀力士”就能快速锁定。

为文物起小名的人中,不乏专业考古工作者。三星堆考古发掘出的黄金面具,耳朵巨大,90后考古队员们干脆称其“大耳朵图图”。而一件青铜人像,因神似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而有了新名字,考古工作者还开玩笑“反正诸葛亮也在本地工作过。”

文物小名拉近与观众距离

文博爱好者乃至专业工作人员为何乐于为文物起小名?有文博爱好者坦言,“为了好记”。“刚接触古代文物时,我觉得自己像个文盲。”文博爱好者许杰坦言,光是认出“罍”“斝”“卣”“簠”这些字就需要一定积累,想要向其他人介绍描述时不得不借助更通俗易懂的代称。他以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春秋牺尊为例,其形似牛,头部、腿部和身体遍布花纹,有温酒功能,“但不可能每次都这样介绍,于是大家就抓住这件文物的显著特点,‘眼睛瞪得像铜铃’既生动又有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十分好记。”

还有一些文博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则是为了将一件文物从同类文物中区分出来。曾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亮相的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直接被业内人士称为“琮王”。“同一时期发现的玉琮还有多件,但这一件体型最大,纹饰雕琢最精美,‘琮王’能体现它和同类文物的区别。”这件文物在文博爱好者吕容和网友讨论时被她称为“自由飞翔”:“国内其他地区也有玉琮,但这件玉琮雕刻的纹路非常特别,一开始有网友看图说像‘孙悟空’,其实是一个人扶住神兽的大眼睛,似乎驾驭了它,所以我干脆叫它‘自由飞翔’。”

“琮王”之名简单霸气

还有人则认为,为文物起小名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的距离。安徽博物院一件西周云纹铜五柱器,1959年就在安徽省屯溪市奕棋出土,底座四面微鼓,上面竖有五柱,不仅等高而且间距相同。这一器形“不见诸家著录,用途待考”,但如今的网友们已经为其命名“古代路由器”。不久前市民魏先生在南京博物院看到展出的西汉铜缸灯,顶部两根导烟管从两侧连接着具有贮水消烟功能的底座,“当时好几个年轻人摆出双手举到头顶的动作拍照,叫这款文物‘比心’。文物的功能或许今天已经不需要了,但以这样的方式与当代生活发生联系也不错。”

规范命名不可放弃

不过,正规的文物命名并非随意而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中就有可移动文物的定名标准,要求文物定名应科学、准确、规范,原则是“观其名而知其貌”。规范命名主要是便于文物管理和编目。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文物自带姓名,比如一些文物有铭文,例如著名的后母戊鼎的内部就有“后母戊”三字,加之其形状为鼎,因而得名。而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克鼎,同样有铭文,是一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而铸。

而那些没有明确记录的文物,命名的格式一般是“年代 特征 通称”。其中年代和通称相对好明确,特征则包括文物的地域、工艺技法、纹饰、形态质地等多方面。例如曾在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亮相的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夏晚期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夏晚期”是年代,通称是“牌饰”,工艺“镶嵌绿松石”、纹饰“兽面纹”、材质“青铜”则皆是其特征。

不过,在许杰看来这一名称要素齐全却四平八稳,没能展现这件文物的特色。“这件文物的可贵之处在于历经数千年时间,镶嵌石头却无一松动。这样的命名并不能让这件珍贵文物与其他同类文物区分开。”

三星堆“健身教练”之名虽特色明显但不能成为文物名字

以征集并公开文物小名的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其镇馆之宝汉代铜奔马,特别之处在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踏于鸟雀之上,因此其别称“马踏飞燕”比正规名字流传更为广泛。但后来大家注意到,马踏之处并不是尾翼张开的燕子,因此应叫做“马踏飞鸟”,后来有学者根据东汉张衡《东京赋》中的“龙雀蟠蜿,天马半汉”认为应叫“马超龙雀”。

“虽然‘汉代铜奔马’没有那么酷炫,但信息却是准确的。”在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作为权威机构,展出文物使用其名字时首先应追求准确,其他则交给观众尽情想象。许杰也认为,即便文物名字再拗口,也必须坚持规范,“网络小名可以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但博物馆教育之责不能丢,对文物本身的认知不能歪曲。”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资料图片)

来源:作者:简工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