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喜欢“土嗨电音”?先看看发展史

为什么不喜欢“土嗨电音”?先看看发展史

首页休闲益智EDM跳跳球更新时间:2024-05-09

电音登陆中国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我记得小的时候,还在父亲的桑塔纳里听到节奏感强劲的《荷东》专辑。

其实在中国最早流行电音的时候,人们会去一些舞厅,跳一跳“迪斯科”,这也算是电子音乐在中国给普通大众最早印象的时候。

迪斯科,“Disco”这个词是“Discotheque”的简称,原意是指“供人跳舞的舞厅”,60年代初源于法国。60年代,随着音乐设备的更新,舞厅里只要拥有一套唱片播放机就可以完成原来乐队的工作,并且还可以随时得到各种不同的音乐,即经济又实惠。因此,各大舞厅不再雇佣乐队来伴奏,而是雇佣一名唱片播放员通过播放唱片来提供伴舞音乐。慢慢的,人们把这种由唱片播放出来的跳舞音乐也称作迪斯科。

再到后来随着时间的迁移,酒吧或会所的出现,“迪斯科”也就慢慢淡化出人们的视线。

酒吧音乐,也算是“土嗨电音”的发源地了。这里要说一下,当时的网络及手机没有如今这么发达,人们对于欧美的电子音乐的收听渠道,最多的就是在酒吧或者一些DJ舞曲网站上收听,再就是一些在马路上推着音响卖碟的小商贩。

其次就是酒吧消费是有门槛的,有的酒吧内除了大厅以外,还有私人的小厅,小厅之中也是有单独的DJ打碟的。而这些能够去小厅消费的一般都是一些事业小有成就的油腻中年人,而这些人或许对一些电音文化,没啥了解,他们只喜欢一些中文歌曲,或者一些中文网络歌曲。

那么在这个时候,DJ们为了迎合口味,就会将一些中文歌曲改编成为“中文电音”。

这个改编,包括:重新搭配鼓点、调整音乐的BPM,范围一般在125-135

再就是和弦,将歌曲中的主旋律通过用bass音源重新编写并覆盖原声中的伴奏乐器。当然有的DJ也会添加一些rap的loop进去,这样一首简单的改编的中文歌曲,就变成了“中文电音歌曲了”。

在这个时期之中,全国各地冒出了很多DJ,DJ也就慢慢走向了商业化,不仅有一份可观的收入,还可以带徒弟收取学费。毕竟当时的市场之中,对于DJ的要求远没有现在按照电子音乐制作人的规格来衡量,在技术层面严格来说,DJ制作的一些“中文舞曲、中文电音”一大部分可以理解成为“混缩”技术,并将一首首制作完的歌曲,进行串联起来,行话叫做“接歌”。

在这个时代里,比较有名的一些DJ,混到真正的出名的,让许多人都记得住的就要提一下王绎龙了。当然,到后来也是被许多人称为“土嗨之王”。

客观的来讲,在一个网络以及通讯不是很普及的时代中,“中文电音”的出现,也算是开创了中国大众接触电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很多的歌曲都出现了歌红人不红的情况,原因就是当时在歌曲版权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这些歌曲都是先通过DJ们进行改编,然后通过酒吧或者夜店这种媒介进行传播开来的。

随着时代的迁移,科技的日异月新的进步,网络通讯的发达,智能产品的出现,人们接触视角也就越来越宽广,接受到的各种音乐文化也就越来越多。当初的“中文电音”在技术上没有紧跟时代的前沿,就会造成落差感,再加上听“中文电音”中年人们也慢慢开始变老,当代年轻人就会调侃这些“中文电音”为“土嗨电音”。

因为他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电音的媒介非常广泛,况且也不可忽视的是有一定部分的人刚开始接触电子音乐,就是从欧美的EDM开始,所以有时代感和落差感,以前在酒吧,DJ放着中文电音,那个时候的人们会觉得不错,现在在电子音乐节上,百大DJ现场演绎着新时代的电音,人们也会觉得不错。

其实音乐并没有错,土嗨电音也没有错,你可以不喜欢,不接受,你也可以不理解,但是你不能不接受,它的存在,它为中国的电音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当然,在制作“土嗨音乐”的DJ的品味及专业技能上确实需要有待提高,如果你喜欢这种文化,那就不要过于商业化,商业化了就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总结一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欧美EDM,土嗨电音,都是一种文化的形成,它们都是电音节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