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舒迪) 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评估报告披露,阿里巴巴2013年发起的“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每天关注、鼓励传播“真善美”的凡人善举,迄今已投入1亿元善款,累计奖励11570人。
“小而美的善意,在我们身边从未缺席,他们只是需要被看到的机会。相信小的伟大,让美好的事情让更多人知道,让感动和爱传递,正是带着这样的公益愿景,2013年阿里巴巴公益发起‘天天正能量’项目。”“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负责人表示,10年,11570个获奖者的名字,每一个都生动而具体。
“他们”是山东货车司机李保民,疫情突发千里援鄂,嚼着山东煎饼淡然地说“没钱可以出力”;获得“天天正能量”奖励后却泪如雨下,哭着说要把奖金捐给“没爹没娘的孩子们”。
“他们”是河南诚信包工头陈武现,15年打工还钱只求“诚信”二字。两万元正能量奖励,他一分都没花,全部捐给了地震受灾的云南鲁甸。
“他们”是浙江乐清环卫工李翠兰,在工作之余坚持六年捡废弃的雨伞,洗干净修好,再在雨天时送给没带伞的路人。
公益这个词看似很大,但落到日常可能都是一件件小事。李保民、陈武现、李翠兰……这些最普通的名字,都可能因为一份坚持成为时代的主角。而千方百计地找到他们,正是“天天正能量”十年来坚持在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坚持弘扬凡人善举?”从2013年第一天上线起,“天天正能量”就面临着这样的讨论。
1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评估报告》,从十年的观察和视角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
“我们常说做好人难,做好事不被理解,有时甚至会遇到种种非难、误解,‘天天正能量’项目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有名有实,这是一种公益机制的创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善事,一亿善款,十年坚持,特别了不起。”
坚持的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初心——“唤醒”。唤醒大家心中的善和爱,推动人与人的链接,带动更多人一起来做公益,一直是阿里公益倡导和大力推动的。“人人参与,才是大公益。”孙利军说,“‘天天正能量’同样是我们践行‘人人公益’理念的重要一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天天正能量’提倡的,不是什么伟岸的事业,就是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不是我们生活之外的事,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改变。”
十年后,公益界专家学者追踪这十年11570笔奖励,在项目评估报告中写下如此评语:“始于对小而美的坚信,终于对人人公益的实践。当个体善举的微光,通过社会评价体系的放大,便会激励更多人效仿;这种个体善举和社会评价体系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建立起善的循环,这也正是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社会价值。”
弘扬凡人善举,唤醒世道人心,“天天正能量”从一开始就幸运地找到了同路人——拥有共同理念的媒体伙伴:每一个人物故事的挖掘,每一笔公益奖金的发放,都是项目组和媒体伙伴们联合进行的。
据介绍,如今“天天正能量”这个开放公益平台上已汇集起全国近400家媒体。《“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评估报告》说,项目采用的互联网 媒体的独特“媒体公益”模式,成为见证时代公益精神发展的重要窗口。
《报告》显示,从年龄层来看,70、80是各种正能量行为的中坚力量,而以90、00后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也在迅速增加,青年一代正扛起大旗;从获奖群体来看,学生、医护、司机、农民、小店业主,是始终如一的爱心群体,而新时代村官、快递员、外卖员、网络主播、社区工作者等也不断涌现,获奖者身份的时代特征日趋明显。
同时,凡人善举从以个人为单位,转向更多地以家庭为单位。收留流浪人员14年的湖北黄石大爱夫妻刘汉生和徐祝兰,为护林付出了两辈人心血的河南桐柏英雄父子王成华和王云峰,6年骑行2万公里送教上门的湖南株洲陈艳辉父女……十年来,家庭获奖者占比持续上升。2022年,有8%的正能量的奖励最终发放给家庭。
十年里,获奖者的地理版图也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获奖者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1000多个县级行政区。
十年来,“善”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行善”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网络助力、科技助力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行善方式也陆续出现……
“我们始终相信,改变世界的不是科技,而是科技背后的爱与责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说,这件事不仅“值”,还要坚持做下去,“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专注寻找那些唤醒善与爱的故事,再小的个体、再小的光芒,凝聚起来都能成为满天星斗。”
来源: 人民政协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