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有毒”?争议中的《小猪佩奇》

这部动画“有毒”?争议中的《小猪佩奇》

首页休闲益智天线宝宝躲猫猫联机版更新时间:2024-05-09

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童书展尚在令人回味之时,近日又传出消息,作为全球第二大主题娱乐公司,默林娱乐集团宣布卡通人物“小猪佩奇(Peppa Pig)”也将在中国拥有自己IP的主题乐园。这只粉红小猪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主题公园市场取得过去在包括童书在内的周边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却也令人遐想——毕竟最近一段时间,《小猪佩奇》在中国的网络上正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之中……

席卷全球的浪潮

毫无疑问,《小猪佩奇》已经是一个商业奇迹。这只粉红色小猪诞生于2004年的一部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它的创造者,作为编剧兼导演的英国动画师马可·贝克(Mark Baker,1959- )早在三十年(1988年)就以自己的动画专业毕业作品《山丘农庄(The Hill Farm)》一举成名。这部耗时三年、制作成本高达1.8万英镑的18分钟手绘短片一口气获得了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1989年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奖,捷克斯洛伐克学生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0年(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短片奖,(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二等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英国动画大奖最佳声音运用奖……《山丘农庄》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是片中的画面,它的多山的地形背景明显经过精心制作,与《小猪佩奇》中的背景非常相似。或许可以说,正是1988年的《山丘农庄》,孕育出了2004年的《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

《山丘农庄》

2004年5月31日,《小猪佩奇》的第一集《泥坑》在英国“第五频道(Channel Five)”播出,从此拉开了这只粉红色小猪风靡全球的序幕。故事围绕她与家人的愉快经历,藉此宣扬传统家庭观念与友情。十多年来,《小猪佩奇》好评如潮,接连斩获了英国儿童学会奖:包括2005年的“最佳学龄前动画系列”、2011年的“最佳演员”以及2011与2012年的“最佳学龄前动画”。时至今日,它已成为一个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IP(Intellectual Property),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已经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看这只粉红小猪和她家人朋友的故事。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 IMDb)上,有一位显然是家长的网民留言说,“这是电视上最好的儿童节目……虽然如此,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观看……与显得乏味的《天线宝宝》和《朵拉》不同,《小猪佩奇》是一个让孩子们观看的愉快,轻松和有趣的节目”。

小猪佩奇一家

《小猪佩奇》在中国市场的反响同样热烈。自 2015 年在中国大陆开播后,《小猪佩奇》深受全国各地小观众的喜爱。同年 10 月在三大视频平台——爱奇艺、优酷和土豆网上线后,《小猪佩奇》播放量已超 54 亿次。它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早上七点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动画片节目。

与动漫大国日本的做法截然相反,《小猪佩奇》不是由漫画改编为电视动画片,而是由电视动画片衍生出了包括卡通书在内的一系列周边产品。实际上,卡通书中的图画可以理解为电视动画的若干“截屏”,因此在本质上,两者又是一回事。作为童书的《小猪佩奇》在中国市场上同样大受欢迎。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13年5月出版的小猪佩奇(套装全10册)为例,这套童书在京东网上迄今已有高达12万条评论,在当当网上的评论数更是超过16万条。

躺着中枪的粉红小猪

这位因《小猪佩奇》而跻身世界顶级动画制作人之列的马可·贝克在编剧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我把平时随手画的东西与一些文字以不同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贴得满墙都是,然后再把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删除……”他所创造的《小猪佩奇》并不注重情节的复杂与画面的华丽,片中的角色不论年龄都是两头身的造型,比如小猪佩奇的造型仅突出了拱起的嘴巴,看起来如同一个吹风机;小兔子突出了两只耳朵,鹦鹉波利则是一只长着三根彩色羽毛的小鸟。这或许是欧洲幼儿动画的一个特点:主要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完成情感的传达与故事的叙述。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联邦德国动画片《巴巴爸爸(Les Barbapapa)》其实也是如此。

巴巴爸爸

不过,《小猪佩奇》的创意本身,却是个略带忧伤的故事。马可·贝克的一位大学同学发现自己的小女儿经常对一些儿童节目里的角色没有父母陪伴而感到不开心。正是“爸爸妈妈去哪儿了”这一个问题确立了风靡全球的《小猪佩奇》的主题:每一集(大约5分钟)讲述的都是一个家庭琐事:小猪佩奇下雨时去外面踩泥坑,晴天时去爷爷奶奶家串门,菜园里种着的一棵小草莓成了她粉红色的企盼……据说,马可·贝克收到了大量观众来信,儿童与家长都表示《小猪佩奇》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

小猪佩奇踩泥坑

很难想象,这样一只看似人畜无害的粉红小猪居然也会成为争议话题,但事实偏偏就是如此。客观地说,有一些反对意见显而易见是出于幼儿安全意识的考虑,不能说没有道理。譬如佩奇与其家人在前两季动画片里乘车时都没有系上安全带,骑自行车时也不曾戴上头盔。此外,2012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也收到一个意见,认为《小猪佩奇》中的一集不适合澳大利亚观众,因为片中的佩奇结识了蜘蛛——而澳大利亚偏偏广泛分布着一些有剧毒的蜘蛛。既然澳洲自有国情在此,这样的批评也是可以理解的。相比之下比较荒唐的是,一些政客居然也对给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小猪佩奇》打起了主意。小猪佩奇的可爱形象曾被英国工党政府用来推广“确保开端(Sure Start)”项目——旨在让英国的孩子不分种族和穷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免费早期教育;但在2010年英国大选时,为了“避免任何争议和误解”,“小猪佩奇”的拥有者明智地拒绝为工党的“家庭宣言”背书。

到了2015年,英国前卫生部长,自由民主党人诺曼·兰姆(Norman Lamb)更是声称,像“小猪佩奇”这样的儿童节目中应该包含同性恋角色,否则就是“不公平的”……如果这番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不是为了出于博取LGBT们的选票的话,只能说英国的政客们实在是太过空闲了……

甚至在《小猪佩奇》的诸多周边产品广受欢迎的中国,最近这只粉红小猪也躺着中枪了。有网贴谓之曰“宝宝沉迷英国动画片《小猪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猪跳床、跳沙发、跳泥坑、跳水坑,还天天学猪叫,学了一年多”。此贴更引起许多家长“共鸣”,甚至直呼此动画“有毒”:孩子常沉迷于动画片情节,模仿角色行为,看到相关玩具就“走不动路”。

争议或许无关紧要

好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毕竟是在向前发展的。如今对于小猪佩奇的责难,比之三十年前风靡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引进动画《变形金刚》来说,又确实算得上小巫见大巫了。依稀记得,彼时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在各地电视台热播,卡通书与玩具在大小商店热卖,连简陋的贴花纸也成为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最佳玩伴……却被一些论者指责为“思想内容荒谬,主要是宣传好战,对下一代有毒害作用”,要求“有关电视台、出版社应停播、停止出版《变形金刚》,进口“变形金刚”玩具的部门应从中吸取教训,从严检查进口玩具 ”云云,今日读来,也只能哂然一笑了。

当年的《变形金刚》贴花纸

认真说起来,《变形金刚》仍然是一部传统的二元对立式的动画片。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显得十分鲜明,代表正义的汽车人与邪恶的化身霸天虎之间无休止的争斗、对抗是故事的主要内容,毁灭地球和人类的语言与行为和随处可见。当年国内舆论对其的指责,虽然有反应过度之嫌倒也不是无的放矢。反观《小猪佩奇》,其实已经完美避开了这些“槽点”。没有说教、没有道德评价、甚至没有成人元素的《小猪佩奇》的故事里没有反派,没有维护和平、拯救人类的大口号,更没有苦大仇深的内容。儿童们从中看到的只是,小猪佩奇生活在一个纯净的狭小社会环境里,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弟弟,外面的亲属只有爷爷奶奶,周边仅有小兔、小狗、小羊、小猫等活泼可爱的伙伴;佩奇和乔治生活在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里,猪妈妈性情温和、从不高声喊叫,猪爸爸貌似愚钝,却又无所不能。姐姐佩奇和弟弟乔治偶然会闯些小祸,也会得到家长的宽容。这样的动画主题设计比之那些打打**的故事情节来说,似乎更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也更具备儿童教育元素与效果。

从这个角度而言,小观众对于《小猪佩奇》动画情节的一些无伤大雅的模仿恐怕不值得视若洪水猛兽——说不定今天对子女热衷“学猪叫”担忧不已的父母们,在年少之时,同样也因观看《圣斗士星矢》之后与小伙伴们比试“天马流星拳”而令长辈侧目过呢。无论如何,谁人不曾年少轻狂过呢?

实际上,为了让《小猪佩奇》成为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马可·贝克等作者确实已经殚精竭虑,即使只是面向学龄前儿童,他们也要努力保证故事严谨的逻辑性:“笑话不应该无端地发生,而应该对叙事有帮助。没有什么比与故事无关的笑料更糟糕的了”。不仅如此,他们同样希望吸引家长一起看:“我们特别注意幽默不是在嘲笑孩子,因为孩子不喜欢被嘲笑。我们情愿叫猪爸爸成为开玩笑的对象。猪爸爸有点像丑角,是个无所不知但有时反而因此而出错的人,当然是以温和的方式犯错误”。“毕竟他是个可靠的爸爸,孩子们还需要他的照顾”——虽然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是一位网民在IMDb网站上的留言似乎也可以代表沉默的大多数:“我的孩子们(5岁、3岁和1岁)都喜欢《小猪佩奇》。它……完美地捕捉童年的童真。 我喜欢里面的设定,那就是全世界似乎只有佩奇的家人和几个朋友……整个世界围绕着家庭。这正是童年在一个稳定而充满爱意的家庭中的感受”。相比之下,围绕着《小猪佩奇》的争议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猪爸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