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传送奏折:通政司。
明朝的奏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个人名义上奏的奏折,称为奏本,其他类都称为题本。
题本里的内容多为公事,禀报皇上,或着是有公事需要皇上拿捏。题本一式两份,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宫内,交司礼监,呈递到皇上的办公桌上。而另外一份则会交给六科廊坊抄录。
另外一种,则就是奏本。奏本在皇帝没看之前,是不会公开的,也不会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由个人名义呈递的奏本,里面的信息一般都会是比较严重情节,比如弾章。所以都得由皇上看完、处理完之后,才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题奏本向上传递,要经过通政司、文书房备案、皇帝御览、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明代中期以后多由司礼监代)和六科抄出等许多繁琐程序。
所以,楼主你没有搞清楚奏折大致的处理流程。所有的奏折,不管是题本还是奏本,统统先送到通政司。然后送到宫内,由司礼监的太监送给皇帝。皇帝把他认为可以交由内阁处理的本章送给内阁票拟。然后皇帝披红(如果皇帝懒可以让司礼监代劳),六科备份。
综上,海瑞的治安疏应该归为奏本。在皇帝读之前,别人不能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