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角下二战日美情报对抗4

日本视角下二战日美情报对抗4

首页休闲益智天战坦克更新时间:2024-05-09

日本的战略

正统派战略

上述《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为了适应后来形势的变化及武器的改进,分别于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三年和一九三六年作了三次修改。

第一次修改(一九一八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国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对日感情恶化,两国之间随时可能发生纠纷。另一方面,鉴于陆军武器和装备现代化的必要性,并为了对付日益加强的美国海军兵力,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国防方针假想敌国帝国国防依次把俄国、美国、中国作为假想敌国,口主要防范此三国。所需兵力

陆军四十个师团(战时)

海军以八八舰队为基干

陆军战时所需兵力与一九〇七年决定的五十个师团相比,减少了十个师团。其原因是根据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经验。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即改善机枪、火炮、坦克、飞机及通信器材,特别是坦克的装备,提高军队的素质。

海军的“兵力以八八舰队为基干”,是指两支由八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和一支由八艘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共计二十四艘。这是对美国的计划所采取的对策,美国计划在一九一六年第一个三年计划期间建造十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等共一百五十八艘,约八十万吨。

用兵纲领

对俄作战

歼灭远东俄军,占领贝加尔湖以东之要地。

对美作战

开战之初,陆海军协同迅速攻占菲律宾之吕宋岛,摧毁敌海军根据地,歼灭各地之美舰队,以利于此后海军的截击。

当时,海军作战计划的方针是:在奄美大岛附近集结全部舰队,在小笠原群岛一线配置巡逻部队,根据敌主力的进攻方向,全力出击,将敌歼灭。

陆军对美作战的目的是:迅速确保马尼拉和苏比克湾,作为日本海军的根据地。

第二次修改(一九二三年)

一九一七年,沙皇俄国覆灭。一九二三年缔结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为了适应第一次世界天战后的这种世界形势,于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作了第二次修改。

国防方针

帝国特别有必要警惕美国、俄国和中国三国。帝国不久将来的国防,应以最有可能和日本发生冲突、且有强大国力和军备的美国为目标,并以它作为主要防御对象。

所需兵力

陆军 四十个师团

海军 以十艘主力舰、四艘航空母舰、十二艘大型 巡洋舰为基干,配属相应的辅助舰艇及航空兵力。航空兵力争取组建十七个队。由于华盛顿会议缔结了限制军备条约,日本海军多年的宿愿一一八八舰队计划,也自然告吹;只能依靠六四舰队为主力的舰队,努力充实其内容,以完成国防任务。

用兵纲领

其特色在于:陆海军协同占先机之利,采取攻势。海军先敌迅速占领可望获得的地点,集结兵力,击溃敌主力舰队。

陆军 先敌迅速将可望获得的兵力集中于一地,击 溃敌*军。

对美作战方针

开战之初,首先扫荡敌在东太平洋之海上兵力,与陆军协同攻占其根据地,控制西太平洋,确保帝国之通商贸易,并使敌舰队作战困难,待敌本国舰队入侵时,截击并歼灭之。

陆海军两统帅部从一九二三年以来,正式拟制攻占菲律宾作战计划,并对一九二六年度的作战计划作了划时代的修改。

海军将其设想的主力决战战场推进到小笠原群岛一线。因而,其前线设在部分南洋托管领地上。海军虽然认真做了对美作战的准备,但陆军并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日美战争。作战计划虽然规定把三个师团用于菲律宾,但只是给陆军需要多少兵力定出一个标准,似乎并不是非按这个计划作战不可的硬性决定。

第三次修改(一九三六年)

第二次修改后又过了十三年。这期间,一九三〇年在伦敦举行了裁军会议,一九三一年发生了满洲事变,一九三三年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特别是海军自一九三六年末,在限制海军军备方面处于无条约状态。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因此,在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作了第三次修改。

帝国国防方针

1。帝国国防方针之本义,在于依据建国以来之皇谟,永以大义为主,日益发扬光大国威,保障国利民福之增进。

2。基于帝国国防之本义,帝国国防方针在于建立名副其实的东亚稳定势力之国力,尤其是军备;并使外交适应国力和军备,以确保国家之发展,一旦有事,先发制人,迅速实现战争之目的。因而,帝国鉴于国情,努力加强初战之威力至为紧要。再者,未来战争大有旷日持久之虞,因之,要有支撑下来的觉悟和准备。

3。鉴于帝国国防之本义,帝国国防以与日本冲突可能性最大、且拥有强大国力及军备之美国、俄国为目标,同时提防中国和英国。为此,帝国国防所需兵力,必须能控制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满足帝国国防方针中提出的要求。

4。帝国军队战时国防所需兵力如下:

陆军兵力

五十个师团及一百四十二个航空兵中队 海军兵力

舰艇 主力舰十二艘

航空母舰十二艘巡洋舰二十八艘

水雷战队六队(驱逐舰九十六艘)潜水战队若干(潜艇七十艘)

航空兵力六十五队

帝国军队用兵纲领

1。基于国防方针,帝国军队之作战,以陆海军协同作战,占先机之利,采取攻势,速战速决为特点。为此,陆海军应迅速摧毁敌*军及敌主力舰队,同时占领必要疆域。再者,伴随作战之进展或鉴于外交上的需要,得以必要兵力占领战略要地。陆海军协同担任国内之防御,在不违背上述作战特点的范围内实行之。对马海峡之海上交通线,由陆海军协同经常确保之。

2。以美国为敌之作战,依照下述要领实施之;初期目的在歼灭东太平洋之敌,摧毁其活动根据地,并歼灭来自美本土的主力舰队。为此,海军在作战之初就应迅速歼 灭东太 平 洋之敌舰队,以控制东太平洋,同时与陆军协同攻占吕宋岛及其附近要地和关岛的敌海军基地;敌主力舰队开到东太 平洋海面时,则伺机歼灭之。陆军协助海军,迅速攻占吕宋岛及其附近要地,并协助海军占领关岛。歼灭敌主力舰队后,陆海军之作战,临机决定之。

3。以俄国为敌之作战,依照下述要领实施之。略

4。以中国为敌之作战,依照下述要领实施之。略

5。以英国为敌之作战,依照下述要领实施之:初期目的在击溃驻东亚之英军,摧毁其根据地,并歼灭来自英本土之敌主力舰队。

6。以俄国、美国、中国、英国中之两国以上为敌时,一律依照2至5项实施;随形势之变化,对以上数国尽可能依次进行作战。

7。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应根据本纲领制订 各该作战计划,反复协商后,奏请批准。

由于时间的推移所引起的形势变化,武器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飞机和潜艇的改进,海军对美作战的要领也不断改变。如前所述,当初的方针是在小笠原群岛一线配置巡逻部队,捕捉西进的美国舰队;在奄美大岛附近待机的日本舰队,按照敌主力行进的方向出击,全力进行决战。但是,这个巡逻线逐渐推进,预定的决战海域也随之东移。这一预定的决战海域,一九三四年位于小笠原及马里亚纳群岛以西,到了一九四〇年,巳移到马绍尔群岛以北、马里亚纳群岛以东的东经一百六十度线以西了。

虽然对美作战要领随着时代发生了上述变化,但是截击横渡太平洋来犯的美国舰队的作战一一日本海军称之为“截击作战”--这种攻势防御的基本战略,自一九〇七年决定《帝国国防方针》以来,中间经过三十多年,却一直没有改变。这就是日本海军传统性的正统派对美战略思想。日本海军的教育和训练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实施的,至于军备和编制更无例外。

非正统派战略

然而,在统一于这种“截击作战”思想的日本海军中,其后随着航空的急速发展,也有人对这种传统的战略抱怀疑态度或提出异议。这种异议,特别在航空兵中居多。到一九三四年他们已预料到航空攻击可以击沉战列舰,因此开始主张“废除战列舰,以航空兵为主力军”。第二年一九三五年,在一部分航空兵中,甚至有人提出对珍珠港进行航空攻击的设想。然而,这种想法未能动摇主张“大舰巨炮主义”的海军主流派,只不过是航空第一主义者的“远吠”而已。但确实不能否认,这为研究用兵思想,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三六年正当日本海军的用兵思想开始混乱时出现的《关于对A国作战用兵的研究》(A国指美国)这一成果。它并不是出自一部分航空兵的个人的“本位主义”(主张大舰巨炮主义的主流派是这样认为的),而是由研究我海军用兵作战的最高学府海军大学提出来的。在这份标明“昭和十一年十一月海军大学”的秘密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开战时以飞机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设想:

开战前,当敌主要舰艇,特别是航空母舰停泊于珍珠港(AL)时,必须精心策划乘敌不备以飞机(舰载飞机及大型水上飞机、中型水上飞机)实施突然袭击而开战。当时任海军航空本部长,后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早就断定:按照日本海军正统派的想法--待美舰队来攻,在日本国近海迎击,利用以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决战,以歼灭美国舰队-一进行被动作战,不仅不能赢得对美战争的胜利,而且以后将会陷入持久战和“山穷水尽”的境地,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而且在飞机发达的现状下,也许不会发生日本所期待的那种舰队决战。日本和美国相比,在国力和军力方面有很大差距,开战之初,除非积极作战,永远采取主动,迫使敌人始终处于守势,否则就不能期望战争的胜利。山本的这一判断和海军大学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还搞不清楚。

这样,山本司令官终于在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决定断然实施其暗中反复研究、深思熟虑的作战设想--开战之初,以航空部队痛击美夏威夷的舰队主力。这就是他一九四一年一月七日向海军大臣提出的《关于战备的意见》。其中,山本的“作战方针”否定了上述日本海军传统的正统派的想法,提出:“开战之初,以航空兵机群猛击并打伤敌主力舰队,沮丧美国海军及国民的士气,使之一蹶不振。”为使山本这一夏威夷作战设想和军令部的整个作战指导思想协调一致,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一九四一年十月,军令部的作战计划终于采纳了山本的夏威夷作战设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