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王又称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在北京叫做兔爷,济南叫做兔子王,济南兔子王又有别于北京的兔儿爷,独具特色。济南兔子王底座下伸出一根长线绳,每每拉动线绳时,它的手臂和刀枪就一上一下地活动,并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兔子王”是济南的叫法,是中秋节期间祭拜用的泥玩具,象征平安、健康和吉祥。
虽然叫法不同,除了制作师父的个人喜好以外,做法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第一:和泥。 第二:塑形、制模。第三:擀泥饼、模印。第四:出模、修形。 第五:晾干、涂大白。第六:上彩、附件安装。
关于兔子王还有很多的传说,关于济南“兔子王”的来历,有一则民间故事:“早时济南地底下,有百儿八十个泉眼,哗啦哗啦地冲出一些臭泥汤子,弄得到处都是水,又脏又潮湿,穷人小孩生疮害病特别多。月奶奶有药不给穷人治,专给少数富人治。住在济南城里的一个少年名叫任汉,想救穷人。八月十五月奶奶生日那天,任汉跟随老和尚去祝寿,混进广寒宫,得到仙女的帮助,盗得了药饼儿。这时宫外浓云密布,寻得个云彩眼儿,只有碗口大,怎么也钻不出去。这时,宫里响起一阵钟声,寿宴已散,马上月亮奶奶就要出来送客,被她见到就没有命了。在这当儿,仙女身旁的白玉兔说话了:‘现在只有牺牲自己,剥掉身上的皮,披在少年身上,变成我这样的白兔,才能钻出云彩眼。’说完,一头撞在广寒宫大门上就死了。任汉为了济南的穷苦百姓,忍着悲痛接过兔皮披在身上,变成兔形,含着一大串药饼儿,从云彩眼儿钻了出来,恰巧落在济南城里的一条巷子里。他愁着没有法子很快将药分给穷人,给月奶奶发现夺了回去。这时突然听到泉声,想出办法,把药饼塞到七十二个水泉泉眼里去,这些泉水立刻变得清澈甜冽,就成了济南府的七十二名泉。药饼儿被泉水冲化以后,到处流着,一夜之间流遍了济南全城。第二天家家户户锅里做的饭都是香喷喷的,那些生疮害病的人全都好了。人们不晓得任汉到广寒宫里去的那码子事,只知道八月十五那天,有一只白兔,从天上带下来了许多药饼儿,救了全城人的性命。所以每逢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点心做成药饼的样子,供养一个泥塑的兔子神。日久年深,人们就把兔子神叫成兔子王,把药饼叫成月饼。
兔爷形象来源于月中的玉兔却又不同,有这么一个传说: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
无论哪种传说,无论是北京的兔爷还是济南的兔子王,都是寓意吉祥如意,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如今,兔爷儿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在北京的一些人家里,还保留着过年摆兔爷、拜兔爷的习俗。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爷儿玩具。
济南比较两家比较著名:“周氏兔子王”代表着兔子王的传统面貌,从晚清开始,“周氏兔子王”已经传承四代。芙蓉街上的“泉城兔子王”杨峰则代表着兔子王的现代创新,融入了许多济南本土特色。
班墨空间编辑:方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