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代表的线下社交活动涌起,给互联网什么新机会?

躲猫猫代表的线下社交活动涌起,给互联网什么新机会?

首页休闲益智我爱躲猫猫抖音小游戏更新时间:2024-05-04

每一代人有属于每一代人的“游戏”解压方式,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新型社交方式“躲猫猫”,一时间火遍互联网,为什么这个游戏那么受人欢迎呢?这又会给互联网带来怎么样的新机会?

去年底开始,压抑的出游需求爆发出来,人们重新燃起对户外和人群的热爱。一系列相关的线下活动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红现象,包括但不限于陆冲、飞盘、citywalk、躲猫猫等等,在各个媒体平台都有所体现。

其中,躲猫猫作为今年9月份才开始流行的活动,以其低门槛、低价格成为后起之秀,占据社交媒体最多的话题量。

这些活动的流行,既是人们对疫情中持续体会的到的不良情绪的反击,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疫情时代,人们重新重视起真实世界的体验,互联网是如何体现这些变化的?会有什么新的机会呢?

一、现有玩法:基于兴趣的线下活动发布平台

以躲猫猫活动为例,当这样的现象级网红活动出现的时候,在互联网上各方行动不同,主要由三种类型,活动平台,活动品牌和活动个人。其中活动平台是最符合互联网特征的一方,其代表有取伙、粗门、周末请上车等小程序。

在躲猫猫这场网红运动中,互联网的主要影响体现在自媒体和社群上,反而没有什么活动平台能凭借这场现象级活动出圈。为什么呢?我们换一个角度,用互联网流行的流程来看看线下社交活动对于活动平台的影响。一场完整的活动,会包含基本的活动招募、活动执行和活动反馈3个流程。

①在最基础的招募环节,活动平台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庞然大物般的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抖音、小红书、公众号,自媒体平台受众巨多,传播起来也快。

另外一个竞争对手就是社群的其他方式,很多活动就直接在社群接龙报名,活动平台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不用这些潮流活动小程序,还可以用自建的小程序或者其他类似活动行的小程序。

所以为什么粗门、取伙或者周末请上车,看起来精美专业,实际使用人数相当少。作为工具,可替代的方案太多了,这些平台都没有真正的护城河。

②活动执行的过程,就完全是组织方的私域流量的沉淀,对于活动平台其实没有什么帮助。

不同于美团餐饮行业,你到了一个地方,必须得在附近吃饭,所以美团的流量沉淀在美团,而不仅仅是饭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确认这个组织俱乐部是可信任的,就会懒得再去市场上比较了,除非他过一段时间想参与其他类型的活动。

③至于评价产生最多的地方,反而是私域中的微信社群,而非公域可呈现的部分。无论是抖音自媒体,还是活动发布平台都没有沉淀可供大众参考的评价信息。

二、未来方向:进一步的深度社交

按照上面的图标分析,活动平台在一场活动中的作用其实相当少,还可替代。那活动平台怎么办,难道就没有意义了吗?是应该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组织方发布活动?还是用短视频和图文吸引更多人的到活动平台查看活动?不不不,爱因斯坦说过,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回归到本质,大家参与这些活动的原因跟疫情中的负面体验息息相关。我们希望通过运动获得健康,对抗疾病;我们走到户外,是希望走出室内的隔离;我们社交,是为了躲避孤独。

这三个词中,运动和户外,都是组织方的主场,而社交才是我们互联网可以发力的地方。躲猫猫,实际在躲避的是孤独。但是一场躲猫猫游戏也好,citywalk也好,活动结束后,99%的几率是大家再不相见。城市这么大,大家这么忙,只能微信上沟通几句,一次两次的见面,根本没有社交建立。

谈到社交,你是不是又想到了那些网络交友平台?可以发布自己的美照,跟陌生人聊天,或者玩一个虚拟元宇宙游戏那种?*说,我们要抛开现象看本质。

人们想要社交的本质是什么?是想认识更多的人?体现自己有多优秀?今年七月份中信出版社发布了一本书,叫做《美好生活》,是基于哈佛长达85年的幸福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幸福的关键是在于人际关系,而且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类需要温暖的关系,这个需求是被刻在基因里面的,因为社会联结会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来。所以,人们社交的目的,抛开一切功能性,最终是为了给自己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和有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那我们从应该如何去营造一个友好的社会氛围,去促进社交呢?我们从交朋友这件事情来说把,交朋友需要几个基础条件。

结合上面的条件和现有环境,城市年轻人应该最容易跟同事成为朋友。但是现在劳资关系紧张,人员流动性大,职场已经不是安全的社交环境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场景去交朋友吗?

我如何知道我新认识的人是可靠的?各类活动俱乐部似乎是一个可能合适的场所,但是俱乐部本身吸引人的噱头就是所组织的内容更加符合潮流和有质量,所以人们的忠诚度也不高,特别是随着自我身份、地理位置和空余时间的变化,人所感兴趣的内容也一直在变化。

常规的俱乐部,对于大多数会员而言,也不是一个好的交友选择,更多是一个不同生活的体验地。那还有什么可能呢?如果从地理位置考虑的话,似乎邻里社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条路,已经被很多互联网企业趟过,虽然美国的next door上市了,但是中国的创业者无一成功。究其根本,大家觉得中国现在的社区根本没有社交的习惯,如果只是关注社区经济,美团分分钟完胜。

从现状看来,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中国人,只能止步于陌生人聊天和观看主播这种虚拟社交了吗?现在物质需求基本被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的精神何所依托?强烈的孤独感促生了搭子类APP的产生,他们在促进深度社交的表现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继续关注线下活动平台讨论,第二期将针对搭子社交做一个深度分析。

本文由 @吴祖妹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