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极客》是全国首档安全挑战真人秀,共5集,于10月15日上线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节目邀请了20组年轻的极客选手,在5天内挑战各类网络安全项目,挑战成功的选手则可获得极棒PASS卡。而依据比赛积分而生成的“G-TOP年度极客榜”中,前十位的选手则可以获得极棒之夜的踢馆资格,增加夺得榜首的几率。
与其他节目不同的是,《我是极客》是一档依托于真实赛事的二次创作真人秀。节目中选手们PASS卡的最终直通地并非演播厅,而是全球三大极客赛事之一的GeekPwn极棒之夜线下盛典。
成熟的比赛模式与流程让《我是极客》在选手招募与项目设计上节省了大量的工作,在单一项目的呈现上也具备了更高的专业度及可信度。但是,现存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我是极客》作为一档真人秀的二次创作。
拒绝神化选手,构建真实多样的极客人物群像
在《我是极客》之前,《最强大脑》是最为人熟知的科学竞技类节目。事实上,《我是极客》从常驻嘉宾到打分机制再到舞台设计,也都与《最强大脑》十分类似,因此,很多人都将《我是极客》称之为“极客版”的《最强大脑》。而有趣的是,在《最强大脑》近几年口碑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我是极客》仿佛是替《最强大脑》找到了曾经的初心。
从第四季起,《最强大脑》仿佛陷入了一种对于学历与颜值盲目的追求与内卷当中。选手们被贴上了天才少年、美女学霸等各类标签,虽节目旨意是想在原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与综艺性的增强,但留给观众们更多的却是毫无意义的紧张与焦虑。
相较之下,《我是极客》明显更加踏实、沉稳。节目在每一组选手出场时,对背景信息的介绍往往是点到为止,极客选手们临场的表现才是人物呈现的重点。超级话痨的11岁小极客彭添寅、以“队名”取胜的“没有对象没什么不对有对象也没什么队”、性格腼腆的80后“大龄”选手蒋洪伟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此之前,观众们普遍对极客群体了解甚少,对极客背后的程序员属性也有着标签式的偏见。因此,弱化背景信息,强化现场状态的手法十分适合拉近观众与极客间的心理距离。《我是极客》并没有刻意宣扬或神化某一选手,从而让观众为之膜拜,而是打造了一批真实、可爱、立体的极客群像。
同时,作为嘉宾评审的两位业内大咖,腾讯玄武实验室发起人TK、GeekPwn极棒之夜创始人大牛蛙也贡献了精彩的表现。针对每一组选手的项目,TK和大牛蛙都会帮助选手用专业却也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解析。
更令人动容的是,大牛蛙、TK与选手们的交流,不仅仅是对专业内容的探讨,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选手未来的研究方向、职业规划进行指点,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前辈们对新一代年轻极客们的理解、鼓励与扶持。这样独属于小众群体的传承感,是目前很多科学类竞技真人秀中所缺失甚至是难以展现的一点。
当然,在群像的抓取上,《我是极客》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我们能很明显地发现,在每一组选手晋级成功后,场下的选手们都会发自内心地为其欢呼,而面对遗憾未能完成挑战的组合,其余选手们也十分能为之共情。这种极客同辈间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感其实丝毫不亚于前辈对晚辈的关爱,只可惜这样的场面未能在节目中加以放大。
并且,由于原始赛制的局限,节目全程对于项目评判与解析的权利全权掌握在前辈专家评审的手中,但可能同辈间的极客们可能反倒会更能理解互相的创作意图,对选手的成败也更容易为之共情。另一方面,或许给予年轻极客们更多表达的空间,也更利于为《我是极客》的节目增添更多样化、更年轻化、紧跟时代的观察视角。
节目模式与叙事逻辑未能展现项目核心亮点
“让智能变得更加安全,让安全变得更加智能”是《我是极客》的节目主旨。我们很惊喜地看到,《我是极客》中的竞技不再只是脑力的角逐,极客们在舞台上所展现的所有炫酷的前沿技术,都是为了通过对安全漏洞的破解,打响一场现实生活中智能安全的前哨战。
节目中的每一个项目,例如保险箱的远程破解、利用车联网漏洞远程开锁、仅仅凭借特质眼镜就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等等,其灵感都源于时下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与场景。将如此一般具有时代意义、应用价值的项目搬上荧屏,让智慧为现实服务,而非成为某一个人或是群体的附庸,这是每一档科学竞技类节目都值得去借鉴的地方。
当然,更苛刻地来讲,项目设计上的精彩更应当归功于每一组的参赛选手与GeekPwn大赛本身,《我是极客》在节目的制作上,过多得被形式所局限,其实并没能成功地将每一个项目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首先,《我是极客》中所有项目真正挑战的过程并不开始于舞台,项目的选题与对Bug的寻找与破解才是其中最大的难点与亮点。极客们需要通过台下长达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完成与完善好一个越简易越好的插件,在比赛中直接入侵系统,接入插件比拼速度。
而这却导致,在观看时,常年关注极客或是极客行业的从业者能瞬时间理解到极客们每一步插件制作背后的不易,为之惊叹。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整个流程无非是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既不紧张也不有趣。
其次,《我是极客》对综艺叙事逻辑与技巧的应用十分欠缺。节目已知,出于极客项目操作的特殊性,舞台上的呈现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但却没有在综艺化的过程中进行任何实质性的调整。对项目挑战过程的呈现几乎和过往的GeekPwn大赛直播相差无几,完全不像是一档要面向大众传播的真人秀。
在挑战前对项目的展示上,节目中只有主持人蒋昌建老师一小段的比赛规则介绍,和现场嘉宾王昱珩和潘晓婷一样,屏幕前的观众也听得云里雾里,关于项目的内容或是技术的难度完全需要凭感觉猜想。
或许这样的方式在利用奇观感反向征服观众的思路在《最强大脑》上行得通。可在本就缺乏舞台奇观感的《我是极客》中,观众既不了解项目的难度,操作流程在表面上又过于简单,观众的视觉、心理层面无法获得任何的刺激与满足。
在挑战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综艺性大过科学性的竞技节目,《我是极客》又显得有些矫枉过正了。面对项目的成与败、每个小组不同的时长,《我是极客》都没有做到悬念感、紧张感的营造。
此外,出于对网络安全与核心技术的保护,选手也无法为观众去介绍更详细的操作思路与背后的制作故事,即使是在与专家评审沟通项目细节时,也都是消音的模式。而这就又进一步的限制了观众对项目的感知。
“看了,但也没完全看”是《我是极客》给人最大的感受,每个项目明明近在眼前,但它究竟是为何研发,如何操作,未来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观众们始终一头雾水。
当然,《我是极客》本身是以服务线下的GeekPwn大赛为主,受模式的局限便也情有可原。
只是在后续科学类节目模式的研发上,我们还是要注重对题材的拆解。《最强大脑》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科学类题材的爆款,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类题材都适用于以竞技,以舞台形式进行呈现。
以《我是极客》为例,既然项目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那为何不让项目完全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打破舞台本身的限制,拉近观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不再将“欣赏”、“猎奇”作为科学唯一的观看角度,是否也是种可行的创作模式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