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北京丨第四十四集:帝国的背影——走进明十三陵

文物里的北京丨第四十四集:帝国的背影——走进明十三陵

首页休闲益智我雕木头贼六更新时间:2024-07-12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凌晨,皇帝朱由检在贴身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踉踉跄跄走上了紫禁城北面的煤山。

崇祯皇帝: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朕无颜面见先祖于地下,今以发覆面而死社稷,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自此,得国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成为史书被揭过去的篇章。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匆匆葬入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的明代皇家陵园,顺治皇帝入关后把此地定名为“思陵”并营造了地上建筑。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的思陵为止,“明十三陵”自此成为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

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胡汉生曾经在十三陵景区工作了三十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胡汉生:“永乐七年正式动工,永乐十一年地下宫殿就建成了,永乐十四年,长陵的祾恩殿建成了,宣德二年,长陵的建筑群大体都建成了,这条总神道是正统初年建成的,嘉靖皇帝十九年又修建了石牌坊。”

作为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从朱棣尚未迁都北京时就开始营建,历经七代,也成为此后历代修缮中最受重视的陵寝。

胡汉生:“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修长陵的时候,当时看到裕陵、庆陵、康陵、茂陵的祾恩殿还是存在的,后来大约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毁掉了。长陵的祾恩殿,清朝最先修的是它,民国时候还是修它,1955年修还是先修它,所以它就保留下来了。”

穿过碑亭,宽敞的主神道绵延向北,其余十二陵的神道都是从这条主神道绵延生发出去。当时永乐帝尚未迁都北京,但长陵的营建已经透露出他真实的政治意图。

胡汉生:“这个地方山川地理的形象与古代陵寝建设的需求是相符合的。因为古代特别强调陵墓要建在群山环抱的环境当中。”

祾恩殿

穿过祾恩门,就到了地上建筑的核心——祾恩殿,眼前这座重檐庑殿顶的精美建筑,是十三陵现存唯一的一座祾恩殿了,是历代拜祭帝陵举行仪式之所。

胡汉生:“嘉靖时候是四大祭和三小祭,大祭就是清明,中元、冬至和霜降,小祭就是正旦、圣诞和忌辰,都是由公、侯、伯、驸马来主祭,大祭还要有百官陪祭。”

清朝政府在近三百年时间里一直对明十三陵进行着系统而持续的保护,也是这处世界文化遗产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胡汉生:“清朝入关之后,对明十三陵进行了保护,一个是需要士大夫阶层的支持,明陵正是明朝的象征,还有就是清朝需要吸纳中原文化,强调历史的延续性,承认前代陵寝,前代帝王。”

碑亭、神道、棂星门、祾恩门、祾恩殿、石五供、明楼和宝城,十三座帝陵原本都有这些地上建筑,从规模上看,能与长陵的规模和形制相提并论的,只有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和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

胡汉生:“长、永、定三陵都是用了800万两白银,其他各陵基本都在200万两到300万两之间。明代营建有所谓的‘军七民三’之说,大量的是军人参与,根据当时政府的财力、物力的情况逐步完成。”

万历时期的800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国两年的田赋收入,而帝陵的营建更是极度耗费民力,光是祾恩殿中的金丝楠木大柱,每一根能运到北京都堪称奇迹。

胡汉生:“这种楠木都是来自四川、湖北、云南、贵州这一带的深山老林,古文献有记载,毒蛇猛兽出没,‘蜘蛛大如车轮,卷虎豹而食之’。古人也说这种木头‘非百年之物’,怎么也得上千年才能这么粗,采伐难度是可以想见的,结筏再通过运河运到北京。”

从十三座陵寝的规制和选址上,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明代每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国力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万历皇帝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足有四十八年,他的定陵地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主动考古挖掘,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打开并对外开放的十三陵地宫。

胡汉生:“出土的文物展示了明代的礼制和工艺水平,比如说大量的丝织品,宫廷用品、金器、玉器、瓷器、礼器等。定陵挖掘给我们一些经验教训,当时我们的文物保管技术还是条件有限,特别是丝织品,出土的时候颜色还很鲜亮,也有一定的柔软度,但是时间不久就碳化了,一碰就掉一块,颜色也褪得很厉害。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要轻易打开皇陵。”

明成祖朱棣营建了北京城,规划好了大明帝国未来万世的宏伟图景,明英宗朱祁镇则正式把北京的地位确立为京师,其后明朝历经弘治中兴、嘉靖大礼议、万历三大征等标志性事件,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十三陵的草木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霜,沧海桑田,那些故事也在岁月中流转,与现存的建筑群一起,构成了那个远去的帝国最后的背影。

转自:北京广播电视台

来源: 北京文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