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清单太早准备?3个方法模拟幼儿园场景,帮助孩子9月顺利入园

入园清单太早准备?3个方法模拟幼儿园场景,帮助孩子9月顺利入园

首页休闲益智玩偶模拟人生更新时间:2024-04-27

6月是幼儿园毕业的日子,姚晨在自己的微博发了儿子土豆幼儿园毕业典礼的照片。网友们惊喜地在照片中发现了甜馨的身影,时间过得好快,第一次看到甜馨是在“爸爸回来了”节目中,小姑娘那时还不到两岁,一转眼已经幼儿园毕业了。

当然,6月毕业就代表9月开学,又有新的一批小朋友要进入幼儿园学习。进入幼儿园学习,会给人一种仪式感,让许多父母产生错觉,自己的孩子忽然间长大了。可是父母也都知道,幼儿园是孩子踏上成长的第一步,幼儿园早期养成的各种习惯,都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在这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学到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说:“在幼儿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现在8月初,家长琢磨着,这么早就考虑上幼儿园的各种事宜,是不是太早了。其实并不早,父母要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根据自己孩子的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日常训练和模拟入园后遇到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3-6岁孩子的发展特点有“三快”

我国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普遍在3-6岁左右,如果家里有全职爸爸或妈妈带孩子,那么可以适当推后入园时间。当然,如果是两个人都上班,又没有老人帮忙,也可以提前让孩子入园。让孩子入园,就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发展有三快:

大脑发展快:这个年龄阶段称为“学前期”,特点是孩子发展的速度特别快。在大脑构造方面,孩子3岁的时候,他的大脑已经到达了1101克,到了7岁的时候,已经到了1208克,也就是说到了7岁的时候,已经到了成年人比较接近的重要。

掌管思维和行为的前额叶部分,是大脑发展最晚的一部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都在孩子4岁左右萌芽,所以要在4岁左右给孩子立些规矩,之前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太够。

神经系统发展快:对于神经系统来说,3-6岁的孩子也发展的特别快,特别是大脑皮质抑制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孩子生理上的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3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人生的“第一独立期”,特别地想自己做事情,但是自己又不一定能做好。

语言能力发展快:3-5岁是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教育学家曾经做一个跨文化实验,把美国、德国、日本、中国这四个国家,说不同语言孩子集中研究,词汇增加最快的年龄都是3-4岁。语言的发展是思维的基础,孩子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个阶段。在4岁时,形容词发展最快,这也代表孩子从动作思维到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幼儿园三部曲:入园前、入园时、接园后

入园前:“妈妈不会不要我”,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到了三岁要进幼儿园了,但是产生分离焦虑,离不开父母。那如何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产生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只要有依恋就有分离焦虑。婴幼儿确认自己是被爱着的,对爱他的人产生信任,从而就会形成依恋。孩子出生后六个月会产生初始的记忆,他生下来最喜欢看人的脸,对熟悉的脸会笑,对陌生人的脸就不笑了。这样的行为就说明,孩子记住妈妈的脸,妈妈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要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妈妈可以在要离开孩子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去干什么。婴幼儿期的离开是为了冲奶,孩子感觉妈妈是离开了一小会;6个月的时候,妈妈要去上班,就告诉孩子妈妈白天不在,但是晚上会回来;到了2-3岁,如果妈妈要出差,就要告诉孩子妈妈要离开2-3天。“妈妈要离开一会,但是妈妈会回来的”,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更能适应分离焦虑。

入园前: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

入园前,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家长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提前让孩子了解幼儿园里的生活。

第一个方法:“过家家”。父母可以和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孩子挑选几个玩偶一起模拟幼儿园的生活场景,家长则扮演幼儿园老师。模拟的场景包括:早上看见老师,如何问好;中午如何吃饭;和小朋友怎样一起玩;晚上等待妈妈接园,尽可能模拟幼儿园完整的一天。

第二个方法:通过绘本阅读帮助孩子做准备,比如:孙俪曾经推荐给父母的《我爱幼儿园》。在陪伴孩子阅读完绘本后,要记得用开放式的问题询问孩子,是否知道幼儿园会出现什么新鲜事,会出现什么新鲜的人。比如:“在幼儿园里都会发生什么事?”,“在幼儿园里,会和小朋友一起干什么呢?”,“会不会有点担心离开妈妈?”一定要问问孩子是否担心离开父母,不要拒绝孩子的情感,可以因势利导。

第三个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着孩子先参观以下幼儿园,熟悉一下里面的环境。当孩子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快乐地玩耍,会让他对幼儿园有种很开心的映像,让他对幼儿园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入园时:轻松入园和准时接园

入园那天,很多孩子都会哭,就算孩子不哭,当看到别的孩子哭了,也会被传染。当天送孩子进幼儿园,微笑再见不回头很重要。

通常我们关心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但是实际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大人的分离焦虑。我们有时候也会看到这个场景,在幼儿园门口,孩子就是象征性地拉了下妈妈的衣服,对妈妈说我不想去,这时候妈妈的反应特别激烈,问孩子:“是不是不想去,是不是不想离开妈妈?”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妈妈的分离焦虑。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胆小,可以在口袋里放一张父母的照片,或放一个妈妈的小物品。让他感觉父母一直陪在他身边,帮助孩子适应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转化过程。

经历了入园时的难舍难分,对于接园家长往往不太上心。其实,一个高质量的接园,不仅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孩子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林斯潘做过一个调查,他发现三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平均15分钟就习惯性地要去找,自己最为亲密的看护人,这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因为他们需要补充能量。那么,当家长去接孩子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到了一个补充能量的阶段。在接园时,家长会有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不准时接孩子。特别是孩子第一天进幼儿园,说好四点半下课,那家长一定要准时去接。让孩子心里感受到:妈妈一定会来接我的,妈妈说话是算数的,不管多忙都要准时去接孩子,否则会给孩子不安全感。

第二个误区:问一些强烈的诱导性的问题,“你今天饭有没有吃饱?”“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是不是对你很严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原来在幼儿园里饭是吃不饱的,是会被人欺负的”,让孩子陷入到一种恐惧中去。

父母可以回到家中,问孩子一些有选择性的问题。比如:“今天在幼儿园里面吃的是面还是米饭呢?”“今天完了积木还是看书了?”,这些问题都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

接园后: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在园情况

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除了询问老师,我们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知道。李玫瑾教授说:“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有更多时间的交流,交流的这样一个过程,完全要以一种非常开心的、欢快的一种表演性的方式。”

当我们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当老师,自己当孩子。这种方式不会让孩子恐惧,让孩子感觉妈妈是想跟我做游戏。妈妈可以模拟午睡的场景说:“我要躺下睡觉了,我乖不乖?”这时候孩子会马上模拟出老师的反应。

然后妈妈再模拟出一些不乖的表现,看孩子如何处理。孩子会很自然地表现出老师的动作,但是如果他表达到一半停下来了,就说明他有问题。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智慧的方法,去了解孩子遇到过什么,而不是靠简单的询问,过于严肃地询问往往让孩子觉得很紧张。

教育学家兰海老师还介绍过一个“情绪脸”的小游戏,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方法:画四个表情,分别是微笑、难过、生气、害怕。家长指着其中一个表情,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关于这个表情的事情。它有两个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把具体的事情跟情绪相对应,并且达成全家人的情绪认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娅·克莱尔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幼儿园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迈出离开父母的第一步,他会依恋、会不舍、会恐惧,父母只有提前为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才能让孩子成功踏上属于他自己的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