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球道攻略,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不必盲从。只是打球打多了,也许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不是关于挥杆的,而是关于其它方面的,让自己能静心思考的,就是收获。
是的,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中国道教的创始人,在天上被尊为“太上老君”。那一天是公元前485年的某日,老子骑着青牛在秦岭的终南山一带游逛,偶遇一个大庄园,只听得里面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老子透过篱笆墙一看,只见一群人在用木棍击打一个小球,只要一个人把小球打入一个洞里就激动地狂呼不已。老子想再探个究竟,不料被保安看见了,过来要轰。正巧一个白衣少年策马扬鞭赶来,原来订的发球时间要到了,看见老子忙喊了一声师父,竟然是他的徒弟尹喜。
尹喜把老子接入园中,向他解释说这是一种新的游戏,叫做捶丸。就是几个人轮流用木棍把一个球打入指定的洞里,杆数越少者获胜,为了增加难度,还特意设置的水塘、沙坑和长草等障碍物。老子童心大发,要求一试,尹喜欣然同意。
岂料老子是天生高手,连着打了三天,而且越打越好,还打了一个Hole in One, 看得尹喜是目瞪口呆,赶忙讨教秘诀。老子笑而不语,乘兴之余,写了一篇文字,洋洋洒洒五千余字,一蹴而就,交给了尹喜,然后骑上老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不知所踪。尹喜接过一看,只见上书三个字,“道德经”。
就这样大约过了四百年,一位叫司马迁的人正在仔细研读“道德经”,他正在写一部叫做史记的巨著,而他的业余爱好就是捶丸。当读到第五十章的时候,司马迁突然拍案叫绝,把茶杯都打翻了,原来这部被人们传颂的哲学经典中竟然包含着捶丸球道攻略的大秘密!
第五十章如是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白话文解释如下:据我所知,那些懂得了生与死的真谛,并因此而知道如何生活的人,他们在山林中行走不会受到兕虎的攻击,在军队里从军不会遭到敌人的伤害,仿佛兕牛的尖角不再炫耀它们的武力,猛虎的利爪不再施展它们的威风,敌人的刀枪也没有了用武之地。这是什麽原因呢?这是因爲他们清楚地了解什麽是灾祸,哪里是死地,从而会避开人世祸患,避开伤生的是非之地,达到尽享天年的境界。
司马迁特撰文注释到,这是老子通过打球悟道了人间的真理,在捶丸运动中,同样在球道上也存在着凶险的地方,沙坑,出界,水障碍,长草,陡坡等等。你如果想安全抵达果岭的话,就要仔细分析和筹划,找出一个最佳路线,避开这些险地,让这些险地不险,在运筹帷幄之中平安抵达目的地,而这就是所谓的球道攻略啊。
司马迁写史记(来源网络)
只可惜司马迁的这段经典注释几经战乱遗失民间(不要问我是怎么发现的,反正就是知道),而捶丸这个中国古老的体育运动却永远消失在了时代变迁之中。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公元15世纪一项类似的运动开始在苏格兰兴起,流传至今,风靡整个世界,人们称之为高尔夫。
中国古代的捶丸图(来源网络)
说到高尔夫,除非极其变态的设计师,几乎每个球洞都有攻略可言,因为球场还是面向大多数的普通球手。有朋友说,我知道什么是球道攻略,也知道往哪里打最安全,但我的一号木总是不听话呀,要是能够指哪打哪,我也成老虎伍兹了。的确是这样,但你是否有几根自己最有把握的球杆,比如7号铁或者8号铁,你不妨尝试一下,用你最安全的球杆,按照你的球道攻略去打,看看最终的成绩是否有改变。如果你连基本的铁杆还打不好的话,建议还是先找个教练去练习场练练吧。
某些人的球道攻略图(来源网络)
诚然,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现实中,走捷径、超近道、赌一把已经成为常态,但这些也会往往伴随着落坑、出界、下水和丢球的风险,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呢?如果你老老实实的根据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也许比较慢,但很平安稳妥,最终的得失又会怎样呢?二千多年前的老子通过打球悟到了,你呢?
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史可察,捶丸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兴盛于元明,元朝有人著有《丸经》一书,详细记载了这项运动的规则和玩儿法,据说当时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市井百姓,皆沉迷于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