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版《解放了的中国》剧照。 受访者供图 |
《解放了的中国》修复前后对比。 受访者供图 |
10月17日,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修复版重映礼。与此同时,经过全新科技手段修复的4K版《开国大典》18日登陆全国院线。有影评人在观看了4K版《开国大典》后赞叹,“电影是史诗级的,加上4K修复技术,再加上5.1环绕立体声处理,整个视听效果也是史诗级的。”
老电影修复是近年电影行业的热点话题。从2K到4K,从24帧到48帧,还有HDR高动态范围、4K DCI调色、5.1环绕声……随着修复技术的进步,经典老电影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库房中老旧的胶片,如何变成新生的大片?这既是修复团队一帧一帧精细处理的手艺活,更是影视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
物理修复
胶片保存情况
决定修复难度
数字时代之前,电影的保存介质都是胶片。很多年代久远的电影,面临着胶片老化、灰尘堆积、长霉斑等问题,其保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胶片的保存情况直接决定了修复的工作量和难度。
《解放了的中国》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百度联合修复。该片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派出的摄制组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记录了新中国诞生和成立之初的很多珍贵镜头,堪称国宝级纪录片。由于我国电影档案保存体系是上世纪70年代才逐步建立的,这部建国初期上映的电影,胶片保存情况不理想,修复难度也极高。
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专家焦翔回忆,当时打开这部影片胶片的时候“闻到一股很浓的酸味”。《解放了的中国》时长89分钟,约有13万帧画面,九本胶片全都感染了“醋酸综合征”——这是一种醋酸纤维片基胶片老化的现象,主要因保存时间较长、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导致,“这次能把这部影片及时修复非常幸运,因为再过若干年,有些画面可能我们再也看不到了。”焦翔说。
通常来说电影修复分为三大步骤: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物理修复”这一步主要是在胶片上进行,主要使用超声波清洁机对胶片上附着的细微颗粒物、灰尘等进行胶片的物理清洁,接下来通过扫描设备进行“胶转数”。
“扫描是整个修复工作的基础,扫描的质量好,就为后续数字修复打好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焦翔说,这部影片单是扫描环节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醋酸综合征”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该片齿孔收缩了0.02mm,这给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别小看这一数字,它会导致胶片在扫描时无法正常挂在或咬合于设备之上,甚至会挑伤或扎伤胶片及齿孔。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修复师胡晓彬说,一般在扫描时会借助定位针来固定胶片,以减少抖动,鉴于《解放了的中国》齿孔收缩严重,他们决定采用无定位针的方式。“没有定位针来固定,机器运转的时候非常不稳定,我们只能降低扫描速度来减少抖动,最后用的是每秒1帧的扫描速度。”
来自三维六度的电影修复师杜松林参与了4K版《开国大典》的修复工作,他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前期物理修复得越干净,后期数字修复的难度就相对较小”。
虽然年代并不算很久远,但30年的岁月,也留下了不少痕迹。特别是,修复扫描的是一个“翻底”,“和以往修复的影片相比,它的情况不是特别好,算中等情况”,杜松林说。所谓“翻底”,是指从原版拷贝出来的一个版本。类似噪声、划痕、斑块、闪烁、抖动等问题,在《开国大典》的胶片中都存在。
数字修复
0.2秒播放时间
要用一整天修补
电影修复的过程非常复杂。即便只是一粒灰尘掉落到胶片上,放上大银幕,也会立刻放大几百倍。
因此,修复工作考验着每一位修复师的耐心。杜松林形容,《开国大典》的电影修复工作,就像是给24万帧画面做了“美图”。
三维六度首席技术官周苏岳介绍,《开国大典》中,有6%的镜头为历史资料,来源于1949年及1949年之前战场记者所拍摄的画面。“这些片子是当年剪进来的,用光学方式又重新复制的,因此它原有的脏点、油污、划痕、变形已经固化在胶片上面了。”
这6%的资料片镜头也是《开国大典》修复最大的挑战。杜松林介绍,“历史资料中有很多撕裂的画面,画面直接就两半了,这种修复的难度非常大。”
杜松林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电影中有一个俯拍走楼梯的镜头,其中有三、四帧,因为胶片问题,扫描出来就是一条黑色。
“修复软件的原理是借用前后帧来填补到这一帧。但是难在镜头是移动的,每帧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非常精细地补,哪一帧跟后一帧能补在一块,看起来非常接近一点点往下走的情况,不让它看着太突兀。”杜松林说,“要修复到这种程度,也相当于是‘创作’。”
三、四帧,播放时不到0.2秒,几乎一闪而过。杜松林介绍,这一处修补就花了整个团队将近一天的时间。“不光这一段镜头,其它镜头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相当麻烦。”
相对于当年上映的《开国大典》,1950年公映《解放了的中国》的修复难度更高。特别是《解放了的中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调色上。因为“醋酸综合征”的缘故,原本是彩色影片的该片,褪色得“像一部红色的黑白电影”。
胡晓彬说,胶片的基础构成颜色是红绿蓝,但这部影片“怎么拉都是红的,加了绿色、蓝色之后,颜色还是不对”,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还邀请了很多国际知名调色团队,也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最终团队决定先把影片整体调成黑白片,使用加色法、调整色差对比度等方式,“我们还是想尽可能把它恢复成当时的原貌,恢复它的原汁原味,并且做到色调温和、观感舒适。”这对修复团队而言基本等于二次创作了一遍。
4K修复
一样的工艺技术
超5倍的工作量
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对南方日报记者说,电影修复通常分为精致修复和普通修复。自传统的2K修复拯救老电影后,拥有更好观影体验的4K修复也悄然流行起来——《盗马贼》《黄土地》《那山那人那狗》,以及珠影厂的经典之作《雅马哈鱼档》如今都实现了4K修复。
可以做一个对比:高清电视(1080p或者1080i)和传统数字影院(2K)的画面,由200多万个像素点组成;而4K图像,则要由800多万个像素点组成。
单从面积上算,4K分辨率电影画面的面积是2K的4倍。对于电影修复来说,面积的增加带来的则是修复难度的直线上升。
杜松林告诉南方日报记者:“4k电影较2k电影修复,难度至少在5倍以上。”
他介绍,“我们工作台的显示器是2K的屏幕,如果修复2K电影,显示器就可以把整个这一帧的画面完整显示出来。但如果是4K修复,屏幕只能看到它的1/4,你需要用这个显示器再放大几倍。”
4K能更加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影像细节以及微妙的光影、色彩变化,更高的分辨率除了带来更多细节,也带来了更多“问题”:“放大到4K状态,很多2K看不到的脏点、划痕、霉斑就暴露出来了。这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工作量翻了很多倍。”杜松林说。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像水面、火光,这一段镜头可能前后延伸,逐帧的变化非常大,水面每一帧都不一样。按2K标准来修,可能只要整体修一遍,播放的时候就不会暴露出闪烁的问题,也看不出来脏点。但是在4K状态修这些画面,就要修得几乎一个脏点都没有。”
“2K和4K的修复工艺基本是一样的,但后者的难度在于素材量更大,对硬件设备及工作人员细节把握的要求更高。”胡晓彬说。
李安导演的120帧/4K/3D新作《双子*手》正在院线上映,再度掀起业界对电影新技术的讨论。电影修复领域也在探索使用高帧率制作技术——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的电影《盗马贼》《黄土地》即将影片修复版从每秒24帧提升到每秒48帧,相当于每帧画面之间增加了一帧内容。
帧数的提升需要不断调整算法,基于多维度、多尺度的运动场景分析,从每帧画面的各个部分找出最贴近真实的运动,通过插帧来弥补大量动态缺失镜头的信息。
关于24帧和48帧最直观的对比,胡晓彬说,前者在移动画面中会有细微的拖尾现象,而更高帧率减轻了画面在运动时的抖动,降低了观众的晕眩感,提供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AI应用
自动修复成为可能
精细工作还靠人工
这次《开国大典》修复除了画面修复以外,还有声音的修复。“电影原版是单声道的。这次把电影声音改成了5.1声道,这也是修复方面的一个革新。”杜松林说。
所谓5.1声道是指中央声道,前置左、右声道,后置左、右环绕声道,以及0.1的重低音声道。据介绍,4k版《开国大典》的5.1环绕声,将所有声音按照画面所展现的信息为基础做声音定位,实现了观众全方位被声音所包围。
周苏岳说,影片将声音分为对白、环境氛围、特殊效果、拟音、音乐五大类。首先需要将各种类型的声音先分离出来,然后去掉底噪,再重按照画面的声相重新完成混音录制。“团队共花费了将近600小时来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几乎是把整个声音做了重录。”
修复后直观的效果是,观众可以听到更为丰富的环境声音。比如,鸽子飞过挥动翅膀的声音,国旗在风中招展的声音,江水的声音等。
杜松林介绍,《开国大典》80%的修复工作量由AI完成,其余20%是基于AI技术预处理,然后通过修复师判断修复结果,并结合实际画面修复。
具体来说,《开国大典》采用了MTI FILM公司DRS-4K影视数字底片修复系统,这也是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
不过,杜松林也表示,由于当年的拍摄、洗印、保存条件有限,再加上转印,大多数修复工作极其复杂困难。“这时AI能发挥的作用就相对较小,而修复师的能力和经验,就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杜松林说。
整个《开国大典》的修复工作花了约40天,共有约600人参与。修复《解放了的中国》更像是一场“持久战”——近20人的团队花费了近9个月的时间完成。
除了《开国大典》这种上院线的“大工程”外,一般的胶片电影修复工作量相对小些,也需要大概一个30人的团队两个月的时间。
按这种效率,得到修复的终究只是少数经典老电影。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大批老电影的自动化修复开始成为可能。在互联网视听领域,爱奇艺和优酷等都有基于AI的老片修复和画质增强项目。
杜松林认为,在电影修复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最终肯定能取代更复杂的工作,但目前还达不到。“目前还只是在粗修的环节使用,希望慢慢地用到精修的环节。”
胡晓彬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举例说,《解放了的中国》在扫描环节没能很好地去抖动,抖动问题只能在后期数字修复环节来解决,但人工智能的自然算法只能去除30%的抖动,剩下的70%需要人工精细地去除抖动。“画面上有一个‘安全框’,修复人员将13万帧的每一帧都对着安全框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在连续播放时能很好地去除抖动。”
“如果13万帧中有一帧没修好、没对好,在连续播放时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跳动。”胡晓彬说。
修旧如旧
请教原班人马
留住原汁原味
电影修复工作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修复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要在电影美学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几位采访对象不约而同都提及了“修旧如旧”的理念——这也是电影修复领域的普遍认识。
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对光、影、色是非常讲究的,都融入了导演的创作意图。
杜松林介绍,《开国大典》的调色,请教了原电影拍摄团队的导演、灯光等“原班人马”,“把这些颜色还原到最开始电影拍摄的状态,保证电影有原来的味道。”
中国电影资料馆在修复张艺谋的《红高粱》时,也邀请了该片的摄影师顾长卫来把关。
“电影修复不能重新做成很艳丽的新片。张艺谋的作品色彩浓烈,但它的浓烈有它的味道,我们尽量找来影片的主创人员参与修复。”黎涛说。
修复《盗马贼》时就曾有过一个小插曲。片尾有一场拖马的戏,是白天拍的夜戏,在拷贝上是黑夜,“我们最初不知道这件事,给调成了白天,”胡晓彬说,后来经摄影师侯咏提醒,他们才意识到闹了个“笑话”。
从慢条斯理的手工修复,到采用新技术后的快速修复,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艺术的尊重和珍视。《盗马贼》的摄影师侯咏说过的一句话,让黎涛十分动容:“他说,我永远对这个影片负责。这体现了他对作品的真爱和他的负责精神。”
《解放了的中国》在正式放映前的银幕鉴定环节,团队在影院里看了十多遍,每次都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并反复修改。这也是所有的电影修复中常会遇到的情况,“永远都没有最完美的版本”,焦翔说。
老电影的修复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我国很多早期的影片是孤本,我们是本着抢救性修复这一原则进行修复的。”黎涛介绍,2007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率先在国内展开发现、收集、拯救、保存中国胶片电影的工作,每年修复影片150部左右。
该馆目前库存影片4万多部,有近30万本胶片,而实现胶片转数字化的仅有约8000部。
南方日报记者
刘长欣 姚翀 王诗堃
策划统筹:张志超 李江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