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林有有挑衅顾佳太气人了”“子秋太可怜了,看得我母爱泛滥”当看到两个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热播剧《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剧情时,你或许以为他们是这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其实他们很有可能只是昨晚睡前刷了刷抖音、微博。
现在,只要刷一刷微博、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正在热播电视剧的官方账号、电视剧博主或娱乐视频博主放出的关键剧情片段,了解热播影视剧的大概,乃至掌握一些时下热门的话题和有趣的“梗”。
不得不承认,如今一部电视剧能让观众从头到尾不快进看完就很难得了,微博、抖音等短视频碎片化观剧正在逐渐流行起来。当观众追剧的方式越来越随意,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现在的剧不好看了?还是观众没耐心了?
“黄金三集”定律已经不够用,三两分钟短视频成吸睛利器
从一开始的倍速观剧,发展到解说式看剧,再到当下兴起的碎片化追剧,观众的观剧速度一直在提速。
对于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来说,观剧不再是被动地“看”而是有选择地“追”。当一部新剧播出,他们不会第一时间打开正片,而是先去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探探口碑。对观众来说,在微博、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平台追剧更省时省力。剧方官微的推送替观众提前“标注”出每一集的看点,各大视频博主和热搜词高度概括了剧情的精华部分,可有可无的支线内容和不想看的部分一笔带过,还有各路网友贡献的精彩点评和预告合集也能让观众马上知道剧情走向。
一些观众将倍速观剧与碎片化追剧相组合,最后哪一部新剧都没落下。“平时上班忙,没有那么多时间一集一集看剧,早晨在地铁上刷刷微博就知道昨天演了什么。一到公司同事们也都在讨论,其实没几个人看过全部内容。”热衷追剧的白领宋嘉蓓告诉记者,“看剧没什么意思,有趣的是和同事聊剧。”她的话透露出一些观众的观剧心态:碎片化追剧不只是为看剧,更是为了和当下热门的话题不脱节,能参与同事圈、朋友圈的讨论。
如此的观剧氛围,对于剧方和播出平台来说,“黄金三集”定律已经不够用,要想吸引和留住观众,就得用更为精华和戏剧性强的三两分钟短视频。
“预告片比赛”消耗着观众对艺术的热情
碎片化追剧的兴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与近年来电视剧市场越来越普遍的营销现象不无关系。
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播出平台为了争夺热门剧集的观众,在社交平台和电视上进行“预告片比赛”,不断加长预告片长度,甚至不惜放出关键情节片段。在这种竞争下,一部分蹲守微博和电视预告的观众就可以超前观看,抢先过瘾;当然,也有一部分观众猝不及防被“剧透”,逐渐对正片失去兴趣。
还有剧方和播出平台通过线上话题营销,将剧中桥段转化为社会话题引发全民讨论,从而为剧集增加曝光量,吸引观众。近期热播的《三十而已》播出全程“喜提”700多个微博热搜。在抖音短视频检索《三十而已》,便会看到“剧情全集”“花絮视频”“大结局完整版剧情”“分级解说”等涉及剧情发展的搜索关键词。官方账号“电视剧三十而已”还推出了“三十·细品有味而已”等小栏目,用剧情片段搭配“朋友的另一半出轨要不要告诉他,你怎么看?”“漂泊在外,你经历到了第几层孤独?”“这段真的有爽到,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职场绿茶呢?”等社会话题,引发了观众极大的讨论兴趣。
碎片化追剧,靠的是不断制造话题,激发观众的参与,所以那些能够集中观众“爽点”、迎合观众“痛点”的电视剧显得尤为热门。
“吃得咸鱼抵得渴,尽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制造的流量会带动正片的网络播放量,但同时大量剧情曝光也消耗了观众看正片的热情。”编剧王婧认为,“长此以往,电视剧会失去其在观众心目中的艺术分量。”
迎合市场的短视行为正在透支艺术的品质和价值
“为了抓人眼球、维持热度,剧集营销释放剧情片段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密集,三五条推送就将一集电视剧拆分得一干二净。观众再也没有耐心欣赏一部完整的剧集了。”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师张凯滨对记者说。歌词里唱的“小朋友哪有时间坐在那里看牡丹亭,花十九个小时唱到所有观众老了”的情况正发生在电视剧上。
当微博、抖音短视频追剧从宣发辅助手段成为风潮,甚至转变为主要观看方式,电视剧市场必然越来越浮躁。而碎片化传播又开始倒逼创作发生改变。
为了博眼球、追话题,电视剧创作者刻意写出迎合观众趣味、便于碎片化传播的情节。所谓“强情节”一波接一波,而这些情节之间衔接薄弱,人物心理活动被忽略,缺少铺垫的剧情走向逻辑混乱的窠臼。“电视剧是讲故事的艺术,无限放大局部剧情让完整的故事被扭曲、细节被模糊、文学性被瓦解,艺术性消磨殆尽。最终,支撑电视剧艺术的结构会分崩离析。”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邓文卿说,“电视剧创作者走捷径,终将形成恶性循环。”(记者 牛梦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