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幼儿园园长亲述:这样做比送红包有用

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幼儿园园长亲述:这样做比送红包有用

首页休闲益智我要当园长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5-11

01

过几天就是教师节,私下在妈妈群里,家长圈的千古难题“要不要给幼儿园老师送红包”又被提起。

“孩子上中班了,除了必须的学费伙食费等,从未给幼儿园送过一毛钱!!很多同事孩子和我家孩子差不多大,没一个给幼儿园送礼送钱的!”

“四个老师,一人500,宝宝入园时送的,以后打算一年送两次,教师节和过年,送了自己安心些。”

“没有给老师红包。平时水果季节,会买些荔枝,龙眼,西瓜,拿到教室里,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吃,很开心。”

妈妈群里各种声音都有。可以看出:

送红包的家长,更多是为了给自己心里安慰,至于是不是真的能获得更多特殊照顾,不知道;

如果在大环境下大家都没送,很多家长自然也会选择不送;

相比起送红包,更讨巧的做法是让孩子带东西到幼儿园里分。

这边家长讨论得如火如荼,那老师是怎么想的?

我的好朋友在一所公立幼儿园担任园长,我曾经就送红包这件事问过她,她说自己从当老师以来,到现在成为园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收过红包。

为什么?

她说,一来查得严(也是real耿直);二来如果收了红包,怕很难公平地开展一个班级的教学活动。

她认为,幼儿园老师最在乎的其实不是红包,而是家长有没有把自家孩子培养好,能够养成好习惯的孩子相比起那些不能自理,吃饭睡觉都极度麻烦的孩子,简直不知道好教多少。这无形中也帮助老师省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而老师最看中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家长是不是好沟通。有的家长吹毛求疵、希望全世界围绕着自己的孩子转,这样的家长,送再多红包,老师也会在心里默默翻白眼。

而相反,一个明理的家长,支持老师的工作,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就算不送红包,老师们也会对她和她的孩子很有好感。

其实,送不送红包这件事,每个地方、每个幼儿园有很大的差异,很难有一刀切的定论,大家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情况看着办。

网上有一个老师的说法,我认为有一定参考性:

“我个人觉得送不送关系并不大,但是如果你的孩子需要额外的照顾,那你还是送点吧!”

我今天要说的,是“送红包思维”背后更深的教育陷阱。

02

当家长塞给老师红包时,潜台词一定是“多照顾照顾我的孩子”(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表谢意,但这部分人一般会用礼物表达)。

享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就有了看似更高的“平台”。

有一个网友说,有个家长三年来不停给老师送红包,于是乎她的孩子跳舞总是站在最中间,合照位置永远是前排中央,在班里当班干部,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但这种在特殊照顾下成长的“天之骄子”,他们的人生路是否真的能“高开高走”,成为所谓“人生赢家”?

同事小希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小希高中的时候在一个三线城市读书。她说,她们班50几个人有30几个都是本校的教师子女,而这些人顺理成章享受更多的“特殊照顾”。

而且这种特殊照顾是毫无修饰的:

上课提问总是会被更多“关注”;

每当大考前,老师会组织这些同学“开小灶”加强练习;

每天晚自习前的晚餐,非教师子女必须在学校吃,而教师子女则可以每天到校外吃;

最夸张的是高考填报志愿,老师们特地为这群人开班指导如何填报志愿,但非教师子女却被排除在外……

按照小希的话说,这群人整个初中高中时代都有人保驾护航,处在特殊庇护下。

拥有如此“高开”的人生,他们的现状又是怎么样?

小希说,这群人中确实有一些考上了北京不错的学校,但毕业后当不少人都努力留在北上广的时候,这些同学却几乎都选择了回到原来的城市,(并非地域歧视,但一个人所选择的城市确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职业之路)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到当地较为清闲的工作。

因为他们曾作为“人情社会”的得利者,自然希望继续享受这种好处。几年过去了,不少高中的同学在职场上有所发展,唯独这些人止步不前。

小希说“可以说是班上混得最差的”:他们拿着2K 的薪水,花钱大手大脚,靠父母接济生活,成为“啃老族”。

是的,受到太多“特殊照顾”的孩子,潜意识里会希望继续过这种“轻松”的人生,在原本的“人情社会”里享受“不劳而获”。

但世界上哪有一种成功是轻松的,有句话这样说: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听起来很鸡汤,但却充满真理。坐享其成的人生,从来就不存在。

而如果只是“继续靠父母的羽翼生活”,也许事情还不算最糟。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处处受庇护的环境下,他们做事不计后果。

有一个男同学(小希高中班上的教师子女),在上大学时曾经问遍所有同学借钱,而原因竟然是,把父母给他交学费的钱都拿去玩游戏玩光了,而且借了钱之后,还从不还。

在特殊照顾下的这群同学知道,一旦出现问题,一定会有人帮他们“善后”,把问题摆平。有了这种思维,这些人渐渐产生极强的依赖感,从不考虑事情的结果,只凭借当下的情绪行事。而不计后果的行动,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所谓的“特殊照顾”,一时看来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好处。但若是将时间尺度拉长,把目光放到未来,就会发现这种照顾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使人丧失斗志,变成关系网里的“寄生虫”。

过多的“特殊照顾”还容易让人把平台优势当成自己的优势,失去自我判断力,高估自己。

林妙可就是被“特殊照顾”的受害者。这个女孩10几年前因为奥运,被张艺谋选中,在全世界面前一展歌喉。

但是,也许是奥运这个平台实在太大了,也许是走红来得太突然了,以致于她和她妈妈都忘记了当年其实是假唱,也忘记了林妙可真实的实力并没有特别出众。

母女两人并没有努力让能力配得上名气,而是忙着接各种代言,大肆捞钱,林妙可甚至还为情趣病房站台。最终沦为“伤仲永”,将一手好牌打烂,成为人生“高开低走”的典型。

被“特殊照顾”,在短期内是好事,但家长必须有穿透未来的眼光,保证这种特殊不会使孩子产生优越感错觉,在人生路上一步步走偏。

谁都渴望“特殊照顾”,但又有谁能够保证一辈子被照顾呢?

如果没有,劝家长在为孩子安排某些“特权”的时候,把眼界放得更远。孩子可以被“特殊照顾”,但不能只活在被保护的光环下,逐渐“失能”,脱离这些“特殊附加值”孩子真正的实力如何,才是更应该关注的。

如果一定要给孩子一点特别的,那就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别用心付出。

一旦孩子切换到社会化的竞争跑道上,就尽量少为他“开后门”。

因为,从前面自己走出的人生,一定比走后门的人生更精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