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聪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学能力的高低,数学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孩子的数学能力培养领域为四大部分,即:数与计算、量与实测、形状空间、逻辑推理关系。其中,"数与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一起玩一玩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数与计算"能力,让孩子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一本书叫《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数字大爆炸》,是通过让孩子进行数字训练游戏,从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说,是抓住了培养一个聪明娃娃的两个关键点。
先来看这个数字游戏:
冰激凌店有四种冰激凌,卖给了在海边玩耍的老老少少。看图画中,很多人手中都拿着一种冰激凌。让孩子数一数,这四种冰激凌每一种卖了几个?
孩子们都喜欢吃冰激凌。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情境,首先就提起了孩子的兴趣。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都会学会了数数,但是,这个数学游戏让孩子要口中所念的数字与冰激凌一一对应,从而强化了孩子对数量的认识。
这个数学游戏还有一个难度,是一共四种冰激凌。每一种共有多少个?不仅仅是数数,在数的时候还要注意观察、区分,从而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辨识力。
这一群人,是不按规律地站在一起的。怎样才能不多数,不漏数,不重复数?孩子是需要动动脑筋的。这个问题,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智力上的挑战。孩子们都喜欢挑战。有点挑战的游戏才更好玩。
在数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就会发现,要想不数错,要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使用做记号的方法,数起来会更简便。
数学知识本身是十分枯燥的,而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这种数学游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在小学数学一年级,就有比多少的教学内容。在一年级孩子的数学试卷上,出错比较多的也是比多少。如果在生活中,有关于比较数的多少的经验铺垫,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会比较容易。
来看《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数字大爆炸》中的一个数学游戏:
把每只动物和他们的鼓用线连起来。
大象说:"我的鼓上有七颗星星。"
小猴子说:"我的鼓比大象的鼓多2颗星星。"(7 2=9)
长颈鹿说:"我的骨上面的星星最多。"(比9多的是11)
小老虎说:"我的鼓比长颈鹿的鼓少5颗星星。"(11-5=6)
孩子们在玩儿这个数学游戏的时候,是不需要会算式的。他们只需要在图片中数一数,并将不同鼓的星星一一对应。这样来比较鼓上星星的多少,既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也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数的分解合成是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
上面这个数学游戏中,10可以分解成2和8,8和3组合成13。利用数的分解合成,孩子很快就会填上空白处。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数字大爆炸》中,有58个有趣的数字游戏,孩子可以反复操练。书的最后附有答案,便于家长参考。
4.序数数字可以表示数的顺序表示位置,例如第一名,第五名。还可以表示位置的方向和先后,例如,从左边数第2个。
这个"找宝藏"数字游戏,孩子如果不认真观察,会摸不着头脑。
仔细看一看,会发现:1、2、3、1,这四个数字是找宝藏路线所有的格子,数字的箭头指示出了方向。第一个数字1,就是向左走一步,数字2就是向下走两步。明白了数字的意思,宝藏很快就找到啦!
至于连一连这种形式,是比较经典的数字游戏。
分数倍数概念,是特别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把它放到数学游戏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的多。
图中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儿说:"我的贝壳数,是穿绿色短裤的皮帕的两倍。"
孩子就会去看一看,皮帕的水桶里有多少个贝壳呢?有两个。
那么两个的两倍是多少呢?那就是四个。
别看有四个贝壳的那个水桶,离小男孩儿远远的,那个就是他的水桶。
分数这个名词,孩子太陌生了,好像离孩子也很遥远,但是看看下面的场景,孩子马上就会回想起来,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皮亚杰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对外在刺激的直接反应或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而是幼儿自己在活动中主动建构和"重新发明"的过程。
简单的说教和讲解,不是孩子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这样在游戏中,在孩子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数学概念和能力,才是最鲜活和有生命力的。
运用《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数字大爆炸》对孩子进行数学熏陶,在玩中对孩子的"数与计算"领域进行培养,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学活动的过程,比是否正确的结果,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