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还击,93团西线最早出境,最后回国,奖励:坐车

对越还击,93团西线最早出境,最后回国,奖励:坐车

首页休闲益智小鸡自卫战更新时间:2024-04-21
《丛林之虎何其宗》连载41

何其宗让张幼民把缴获情况迅速上报,请上级赶快派车来运输战利品。随后又赶到王宝地区,看望守卫在那里的步兵第5连。王宝这时可以说是处于我军西线最前端的位置,5连干战看到团首长竟然不惧危险到最前面来,深感鼓舞。何其宗考虑,攻占封土县城,肯定是对越作战的一个阶段,但是否还向前发展进攻,当时还没有接到上级的指示,王宝地区进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退也是我军掩护的有利阵地,因此嘱咐5连连长陆天银一定要加强工事构筑,保持高度警惕,做好迎战准备。

在驱车从封土返回团指挥所的路上,何其宗看到已经有十几辆卡车来运输战利品了,但由于道路较窄,通行不便,车辆较多,很多车辆停在路上,一些驾驶人员在等待装车的时候敌情观念较差,有的手里捧着甘蔗啃,有的竟然还打起扑克。何其宗刚想下车制止,一阵越军炮火已经从天而降!

越军炮兵阵地

当时随何其宗在一起的参谋张幼民回忆道:“敌人的炮弹打下来,那些汽车兵就像老鹰抓小鸡的场景一样,炮弹落在这边,一群人就往那边跑,炮弹落在那边,一群人就往这边跑。大概是敌人观察发现了我们的吉普车,一发发炮弹追着车打。我和‘三号’一起跳下车,我命令驾驶员把车开走隐蔽,驾驶员一慌,把车开进了一丛灌木中,熄火了。我和‘三号’一起跳到路边的沟里隐蔽,敌人的炮火好像扭住我们打,一发炮弹就落在我们俩的脚后面,溅起的泥土洒在身上,我想,这下完了!万幸的是,这发炮弹竟然是臭弹!我惊魂定下后,还伸手摸了一下炮弹,滚烫的炮弹把我的手烫掉了一层皮!”

由于我军炮兵快速反应,很快就把敌人的炮火压制住。张幼民参谋叫了几位战士把吉普车拖了出来,才与何其宗一起返回团指挥所。何其宗遭炮击的消息传到后方,竟然以讹传讹说他牺牲了!后来被颇有点文采的侦察参谋李文治编成了一段顺口溜:“张测绘(张幼民也兼团测绘员)进封土游山玩水,‘何三号’遭炮击死里逃生!”

何其宗正确的作战指挥和不怕牺牲的身先士卒精神,在全团指战员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一直在第一线作战的5连连长陆天银说:“当年率93团5连参加攻打1108高地和封土县城的战斗,深有体会:一是团首长战前动员,关心、信赖部属和鼓舞士气,战中敢于身先士卒,是增强官兵信心、取得胜利的法宝;二是指挥员靠前指挥,了解战斗情况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基础;三是根据山岳丛林地特点和敌人作战特点,灵活运用战术,及时改变打法,战术上整体推进转为小群多路,交替掩护前进,逐段跃进,是战斗取得胜利的关键。”

5连进攻时的尖刀排3排排长旷俊川说:“‘何三号’首长是从士兵逐渐成长起来的,又经过1962年瓦弄大捷之战的锻炼,所以我们容易在感情上予以认同,也更容易在浴血奋战中积极服从命令,坚决听从指挥!”

战火中提升为副连长的谢晓帆说:“何其宗在危机时刻,靠前指挥,身先士卒,沉着冷静,也非常智慧,给前线官兵打了精神上的强心剂,体现了指挥员在作战中的优秀品质。”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西线总指挥杨得志(右二)在勘察边境战场

据说,因过度操劳而猝发疾病住院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被抢救过来后,得知93团这支曾经是自己指挥过的老部队在突破敌阵,攻打1108高地,攻占封土的作战中表现很好,在深感欣慰的同时,对何其宗等一批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指挥员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3月5日,我国东线部队攻占谅山、广渊。西线部队攻占沙巴、封土、铺楼,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达成了作战目的。随即,我国宣布从越南撤军。

1979年3月4日,11军31师93团攻占越南封土县城,该团官兵在县政府大楼展示缴获的越南国旗

陆军第11军计划按后勤、坦克兵、炮兵、一线部队步兵、工兵和舟桥部队的顺序回撤。为保证全军安全回撤,命令步兵第93团负责掩护金平方向所有部队的安全。要求尽快制订掩护回撤方案,上报31师指挥所。因在前面指挥作战中的表现,制订回撤掩护方案并具体指挥落实的任务自然又落到副团长兼参谋长的何其宗身上。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撤退是最困难的军事行动。”曾在拿破仑帐下效力的瑞士军事家约米尼也指出:“在所有战争行动中,撤退是最困难的。”何其宗也不止一次地听老军长董占林说过:“不论是打了败仗,还是打了胜仗,部队撤退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打了败仗自不必说,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结局,发生“放羊”现象。打了胜仗,也常容易让人失去警惕,撤退再不会攻坚克难,指战员的斗志不会像进攻那样激昂,组织指挥上容易出现缺乏周密性的情况,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发生问题。

何其宗也清楚地知道,这次对越进攻作战,虽然给敌人以重创,但并非毁灭性打击,敌人随时都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反扑。部队经过20多天的征战,已非常疲劳,大部分指战员都归心似箭。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一个战役方向的“断后”任务,责任重大。

何其宗认为:所谓“断后”,就是最后撤出的93团,必须切断一切可能对大部队形成的敌情威胁。因而,不能只是消极的防和撤,而是要采取积极的手段来消除敌人的威胁。他和作训股股长李运涛认真研究回撤路线和地形,计划把我军所处最前方的位置王宝至国境线30多公里的距离划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上寻找利于防守的地形部署兵力,配置火力,而后各分队交替掩护回撤,要撤的部队必须待掩护部队部署完毕后才能行动。如果敌人尾追,先用炮火打击敌人,必要时也可以用兵力出击消灭敌人,把撤退变成进攻行动。同时注意在关键地点做好和友邻部队的接应和协同动作。

计划定好后,何其宗奉命赶到31师指挥所,向师首长汇报了93团回撤掩护方案,并就关键部位的协同问题,请求在巴沙山口的友邻云南独立师和省军区边防部队,一定要等93团到达并占领有利地形后方能回撤。得到肯定和批准。

1979年3月11日,金平方向的陆军第11军所属部队按计划开始回撤。步兵第93团按既定方案边掩护边回撤。何其宗率领团司令部人员始终跟随团炮兵营行动,以便于及时指挥炮兵火力打击可能尾追之敌,并随时协调和指挥各分队之间交替掩护的行动。

到达巴沙山口时,何其宗和作训股股长李运涛,看到军副参谋长宋福堂亲自坐镇,监督云南独立师和省军区边防14团与93团的协同行动,保证了回撤任务的完成。

由于金平方向部队回撤掩护部署得当、措施严密,使敌人无可趁之机,陆军11军所有参战部队,于1979年3月12日,全部安全回撤,班师回国。

93团凯旋永平

步兵第93团是我军西线上最早跨出国境、最早突破敌人阵地,但却是最后一支撤回国内的部队。上级为表彰93团掩护回撤有功,特别调集车辆,让93团以摩托化行军的方式回到集结地,而其他部队都是徒步行军。

在友邻的一支部队,正是在班师回撤这个阶段,由于大意轻敌、指挥不当、组织不力,被敌人反咬一口,造成严重损失。这就是战争的铁律!

(待续)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