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者中,有一个倾向认为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不够成熟:在梦中展现的各种人物都是梦者性格的体现。一些心理学家和梦境理论家也许会反驳说,梦境完全是做梦的人内心活动过程的描述。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有个人梦到他的名叫约翰的朋友,无可置疑地认为这个朋友的部分性格代表他自己与约翰类似的那部分。根据这个观点,梦里的约翰代表作梦者可能将是构建自我的天性,投射在约翰身上。最多也就是约翰可能代表了梦者自己对他的态度,或者是梦者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感受。
与这种倾向相反,凯西解读指出实际上梦境是有社会维度的。没有必要把我们梦境中的所有人物,都做字面上的解读,有些梦境也可能给我们提供些他人心智中直接的信息或经历。诸如此种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即通过我们梦境,会带给我们一些机会,发展出一段和别人之间深刻友好的爱。在凯西解读中,这种成长程序被称作团队,或团契。
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有什么证据能反驳梦境中所有人物都只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的理论?
从一方面讲,有很多迹象表明,梦者似乎通过梦境得到别人直接的信息。在这些案例里,一个人的有关生活和环境的信息能明显的传递到另一个人的睡梦中。可能“传递”不是一个最好的描述方式,因为接收方(梦者),在这样的交流中,实际上是主动方---心智上开始行动发起和他人的联系。
尽管这样的轶事难以让怀疑论者信服,他们对梦者确实真实可信的。本人就有很多这样的梦境经历,证明通过这样的途径与他人交流的可能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跟我正式或非正式参与帮助(例如咨询服务)有关,因为有一个情感的链接纽带。
有个14岁男孩,我通过我们团体的青年组认识了有几年,他看起来是很安静不好动的男孩,缺少主动性。这些性格对我颇具神秘性,也使我帮助他的企图大大受挫。我了解了几次他的家庭,没有发现他的性格和他家庭环境有直接联系。我把他的名字列在我天天要为之祈祷的个人名单上,然后有天晚上我梦见了他。
在梦里他骑着自行车向我骑来开始和我交谈,醒来发现是在做梦,我注意到他的形象很清晰,并惊异于他看起来的真实度。他对我说话的内容我记得很清楚,是关于他为什么是个性格内向孤僻的男孩,他描述了一些他父亲如何对他的事例和态度,以及这些如何导致了他现在的性格。之后我向他母亲求证,她确认了梦中的内容。这是我梦中一个很明显的团队的经历:一次与他人很深层次的梦中接触,引导我对他变得更敏感和更有益。
像梦者这样戏剧性的事例,在梦里接触他人证据还有一类,而且这样的证据更普遍被接受。仔细研究心灵感应梦的支持这样的观点,人们睡眠过程中“心与心的交流”。这一观点在Krippner,Ullman和Vaughan合著的一本极好的书《心灵感应梦(Dream Telepathy)》,有很好的论述和记录。这本*录了对这一现象,进行十年系统科学的研究。
一个典型的梦境实验室做的试验是:主体睡在一个特殊准备的房间,在他身上连接仪器以保证测量某些部位的功能(例如脑电波)。在另一间房,将随机给发送者一些目标图片,通常是艺术杰作的复制品,还要求发送者全神贯注,尝试发送目标图片到主体,使他与之合并进入到他梦里。很多次主体都会在一个最佳时机被叫醒,然后让他复述他能回忆起的梦的内容。
在实验中,使用了几种不同的记分方法。一种方法是让接收方在醒来立即在几幅图片中做比较,得出目标图片,然后主体根据是否符合梦中经历排序。如果心灵感应梦不可能,我们希望大量重复的实验性尝试中,幸运猜中的是随机选择的。但是,作者和他的同事在大多数延伸研究中得出确信的统计学证据,证明梦中心灵感应的存在。主体能持续地找到由他人发送的目标图片。
心灵感应梦的原理
凯西解梦解读中包含了很多梦的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在本章中会有一些来自解读的例子。除了这些解读中的解释外,我们还会发现,在梦境中出现的生活中的角色里,所涵盖的原理。
第一个原理是凯西解读所持有的基本点。解读警告我们不要成为孤立的解梦人---研究梦境仅仅是为了满足于关心自身性格特点。下面的解读信息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在梦中与他人接触,但确实指出梦的研究涉及到我们社会交往的责任。
要注意:将你从梦中所得运用在实际与他人交往的经历中。如果它们不能在你的家庭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创造性、建设性的影响力,那么那里就出了问题。(解读2419-1)
将这个原则记在脑中---一种改善与他人关系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什么一个关于梦的解读讲到记梦是为了帮助他人。这为一些人的忆梦提供了根本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无法以理解和改善自己解梦的目的,那么适当的帮助朋友和家人或许会激励他来研究梦。例如,许多父母亲发现心灵感应梦是一个有效的交流工具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此个体应该记录梦境。因为这是一个方法或手段,可在帮助他人的经历中,使得个体可以提醒他人或自己…(解读2346-1)
心灵感应梦隐含的第二个原则是与非意识思想的特征有关。解读认为所有人的潜意识思想是相互连接的。这个概念说明,在梦中与他人交流不是限于某些有天分的人,而是人人都拥有的能力。合一的特征不仅仅局限于超意识---存在与我们内心的无限或神性思想。在潜意识层次和深层的个体模式中也同样有一种同一的形式。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接入内心道路来分担彼此的责任。
幸运的是,这种接入是有规则的,否则心灵感应就变成了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形式。通过梦境与他人联络是通过度量态度和理想是否与合一之核心一致的尺度。用一个词来表达:关心。凯西在一个解读中称之为“爱的意图”。
不管是使用什么词,思想的法则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自我中心的,梦的经历更可能是来源于自己潜意识中的他人的图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梦境的心灵联系。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根植于关心他人,潜意识合一的大道就会敞开!
有时这种要求的爱的意图来自于灵魂深处,而不是来自个性特征。我们或许会梦到我们很少想的人,发现梦中包含了对此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这类的经历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我们的灵魂与他人同一的亲密关系,并且得到鼓励去活出梦里所展示的关心和爱的精华。
这类梦境的最后一个原则是和我们自身想要交流的希望有关。不用说,梦描述的角色使得我们去认识未知的部分。有时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而有时是涉及到他人的身体、思想或灵性方面的。这些信息是一种责任,并包含着信任。通过梦境更深刻地了解另一个人,并可以导致在现实生活中更亲近的友谊。
除了上述的这点,心灵感应梦也提供关于自己的信息。这类交流展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他人的。例如,解读294-139中提到凯西自己的一个梦境。解梦建议说凯西应该戒除某个习惯,这个习惯或许对自己没有阻碍,但却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这个原则提醒我们在理解梦中团队关系时要开放思想。许多情况下,此类梦是提供关于某人的信息,而有时是为了告诉我们关注与此人交往时的方式,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模式影响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