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果冻看教育——无效的威胁等于消灭自己的威信

一个果冻看教育——无效的威胁等于消灭自己的威信

首页休闲益智消灭果冻人更新时间:2024-05-08

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哇哇大哭。

原来她拿了一个大个儿的果冻,她的妈妈给拿走放回去了。

孩子一定要再拿,妈妈生气地说:“吃果冻不健康你不知道吗?里面全是添加剂!”

孩子不听,还是坚持要拿,妈妈坚决不让。

于是孩子哇哇大哭。

妈妈说:“你再哭我不要你了!”说着妈妈往超市里面走去。

孩子没有被威胁吓住,反而哭着躺到了地上,打着滚儿声嘶力竭继续哭,所有排队的人都看着她们。

妈妈脸上挂不住了,走了没几步就回来,气愤地拿起一个大果冻咣地扔到手推车里:“给你买!行了吧!”

孩子笑了,开心地爬起来,妈妈却更生气了。

这场战争以妈妈失败而告终。

我相信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如果妈妈不改变方式方法,我都能看到她们的未来。

未来这孩子一定不爱听妈妈的话,会用各种方式反抗妈妈。

妈妈不妥协的话,发展下去,总有一天有一个人会走极端。

好的妈妈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学。

在这个孩子想吃果冻的第一时间,她还只是单纯的只想吃果冻。

但在妈妈制止的那一刻,她的心理需求已经不只是果冻了,她还要妈妈的认同。

而这个时候,妈妈的制止就是不认同。

小孩子也要是尊重的,这个时候,对尊重的渴望会超过对果冻的渴望。

而妈妈用制止激发了矛盾,让孩子不得不用不合理的的方式获得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个小孩子,除了哭闹,除了在地上打滚,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妈妈如果不想丢脸,终止这一切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只能是满足她,向她妥协。

而她自己“我不要你了”的威胁不仅无效,还会成为孩子下一回变本加厉的心理支撑。

孩子会在心里想:你怕我躺到地上,下回我就还这么做,而且我会躺得更快。

妈妈就会这样慢慢失去自己的威信。

其实遇到这种事,如果妈妈在第一时间换一种做法结果会大大不一样。

在孩子拿起果冻的时候,妈妈如果第一时间就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对果冻的渴望,可以换一种说法,温柔地说:“妈妈也爱吃果冻,但是果冻吃多了不好,这个果冻太大了,咱们换个小的好不好?”

偶尔吃一个小果冻,对孩子的身体不会有伤害的,但是对孩子的尊重会让孩子感觉妈妈是爱她的,她也会很高兴尊重妈妈的选择。

如果每次都这么做,孩子的性格自然就会慢慢变得通情达理,不会过于急躁。

时刻感觉到父母尊重的孩子,会很愿意跟父母沟通,他们会更愿意把父母当做朋友。

在他们心里,父母的爱和尊重就是他们最大的心理支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人们就需要归属和爱,再往后就需要尊重。

现在的孩子,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已经是被过度满足了,他们必然会生出对归属和爱以及对尊重的需求。

我们总希望孩子健康,但又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对孩子来说,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些,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正确地满足他们。

家长们往往会把控制感当做孩子的归属感。

也往往会把溺爱当做对孩子的爱。

至于尊重,很多家长表现出来的就是放纵。

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很难保持健康。

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身体再健康,长大了也不会幸福。

一个小小的果冻就体现出了妈妈教育的常态,那么,孩子有错吗?

我们常说孩子是张白纸,所以根本不是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孩子的善恶都是养育人用自己的言行赋予孩子的。

我们能看到太多这样的问题,如果不用这些问题反思自己,我们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也会不容易的。

我们生养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养老吗?

不是的,我们应该赋予他们自己的生命,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

而有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将是我们赋予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