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宣言,有形的态度”——宋代刺青文化,站在潮流的前线

“无声的宣言,有形的态度”——宋代刺青文化,站在潮流的前线

首页休闲益智小墨猫马可更新时间:2024-04-16
前言

读过四大名著的我们都有感受,相较于《红楼梦》的凄凄切切,充满热血的《水浒传》一直更受男性读者的喜爱,我也不例外。

每每看到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的情景之时,无不让人拍手称快,心潮澎湃。一百单八将的浓厚情义也令读者心生向往。

抛却情节,有一样东西也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便是刺青。无论是史进那盘曲的九条纹龙,还是“浪子”燕青覆盖全身令李师师也不禁芳心暗动的艳丽花鸟,都在情节之外给了我极大的想象,使人不由得想走进,那个藏在书中的宋朝文化世界。

刺青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刺青的起源,可谓由来已久。部落时期,许多部族就已经有了在身上划出花纹的传统,或为了美观,或是一种图腾象征。

到了先秦时期便已有了刺青的记载。但此时的刺青与此如今社会上新潮的纹身不同。它多用于罪犯,是一种残酷的刑罚。

小众的图案刺青多有特殊含义,如在古时南方,水下活动的人多会在身上纹上象形动物,以此恐吓水中生物来保护自己。

真正将刺青作为一种文化带到顶峰的,还是在文娱大肆发展的宋朝。那么宋朝的刺青又是如何在扭转它所代表的耻辱,走到巅峰的呢?

刺青,又称纹身,是指用针沾染颜料,在人体上刺出图案。由于古代多为矿物颜料,刺青多以黑色为主,长久之后,颜色多呈现灰青色,因此称为刺青。

宋朝的文化发展,绝对是古代百花齐放的“娱乐圈”。或豪放或婉约的宋词,集合娱乐场所的瓦舍...从那位身居高位却擅长丹青泼墨,开创“瘦金体”的宋徽宗也可窥见宋文化的绚烂。

但是脱胎于刑罚的刺青,是难以与书画诗词相提并论的。虽说此时纹身在宋朝已经不止于刑罚这一作用,但是让曾经是施刑的统治阶级去接受刺青,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时间。

先前曾说道,刺青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刑罚进入历史舞台的。早期称为墨刑,又称黥刑,是一种在脸上刺上字符并凃墨的侮辱性刑罚。

古代可没有如今洗纹身的现代化科技,所以一旦受刑,就势必要伴随一生,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到了宋时,墨刑改为针刺,因此有了“刺配”这一说法。

我们熟悉的《水浒传》即有"林冲刺配沧州"的情节。这种刑罚虽然没有较大的身体创伤,但是更多的是给罪犯带来心理伤害。《水浒传》中受刺配的好汉不胜枚举,威武如"豹子头"林冲,遇上高俅,脸上刺青也不由得隐隐作痛。且由于消毒技术所限,也会有犯人因此感染死亡的现象出现。

刺青也在军队之中也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不像如今入伍征兵不能有纹身的严格规定,宋朝士兵入伍后反而是要纹身的,但不同于“刺配”的在脸部受刑,军中多在手臂四肢上做标记。

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临阵脱逃,可以视为一种身份的验证。这也应该是最早的“终生责任制”之一了。

“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就有一支自臀至足刺字的“花腿军”,作用除了验明身份无外乎就是激发士兵的斗志和血性,打出一支队伍的名号也能对敌军起到威慑作用,也就间接地增加了士气。

但是无论是“刺配”还是士卒的身份验证,仍然是在宋朝的社会底层分子身上所使用,是不为士大夫阶级所接受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刺青成为了底层人士的代名词。

有纹身的人也就更容易遭到他人异样的眼光,就如同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会对有纹身的人敬而远之是一样的。此时刺青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太过狭隘,真正想要随着宋文化一同发展们仍需要贵族阶级的认可。

由刺青看宋朝的浪漫与包容

事物的进步总是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士大夫阶级中也需要一个人来将刺青带到贵族的舞台上,他就是宋徽宗时期的隋思殿应制李治。

其实此时的宋朝,下到流民地痞,上至王公贵族,都已经逐渐形成了刺青的风气,它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身份地位,受到各个阶级的喜爱。

单表这李治是因为他乃是宋徽宗的内侍,长伴君侧,地位不凡。李质身上的刺青自然也瞒不过手眼通天的一国之君。

但是宋徽宗毕竟是一位追求浪漫文化的国君,他不但没有责罚李质,反而封了他一个“锦体谪仙”的美称,也足见这位书画皇帝的罗曼蒂克情怀。

"质少不检,文其身,赐号锦体谪仙。"

想必于他心中,那繁杂多彩的纹身如同他挚爱的丹青花鸟,别有一番雅致。这种历史趣事毕竟带着诸多浪漫色彩,同时这也代表着一种信号,一国之君并不反对纹身这一行为。

这会让热衷刺青的人得到充分的满足感,或许也给了那些跃跃欲试的人跨出临门一脚的勇气,这对宋朝刺青文化的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时间来到南宋,此时的世间,已经没有了宋徽宗这般浪漫的君主,也没了带着战乱与马蹄声的远去的北宋。世间留下的,是洗净铅华,在江南的朦胧烟雨里重获新生的南宋。

南宋时期,随着刺青风气的日渐盛行,王公贵族中的许多人早已接受了这种新潮的文化,甚至许多皇室也乐此不疲。

这就触及到了某些古板刻薄的士大夫阶级,因此立刻上书君主,三番四次之后就是新的三令五申,不过也不是一刀切的全面禁止,只是禁止宗室子弟禁止刺青而已,已有的则既往不咎。

毕竟那时刺青是一张单程票,可没有洗纹身的技术,那些锦体爱好者唯一能做的,也就只在外裹紧衣物,藏住这一身美好的艺术了。

宋朝刺青大行其道的背后,离不开“宋朝文身爱好者协会”——锦体社这一机构。宋朝是一个文化汇聚又在包容中发展的朝代,锦体文化也正是在这股包容中,由小小的爱好,发展成时尚的潮流。

众人的爱好促成了机构,而机构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二者相辅相成。锦体社就是一个这样由文身爱好者组织起来的社团。

但是锦体社可不是乞丐地痞建立的流氓帮派,而是有着很完整规章的社团机构,在《水浒传》中介绍燕青的纹身之时,有言:

"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于他。"

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昂我们能看出什么来呢?首先,燕青的身上的刺青手艺极高,侧面的表明了宋朝刺青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其次,锦体社是会举办"刺青选美大赛"的。

想想一群身负多种多样纹身的赤膊汉子,肆意展露纹身选秀,放到如今这也是极为吸引眼球的营销策略,能很好地推广刺青这种文化。且比赛还设置了彩头,视觉刺激加上奖品激励,刺青艺术能在锦体社的带动下盛行起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刺青并非只是一项追求美的艺术,它还直接或间接地对宋朝社会产生了影响。首先,基于纹身的需求,诞生了早期最为正式的纹身师这一行业,宋朝时称为"针笔匠"。

宋朝的纹身师水平极高,高到了什么程度呢?周边的一些国家爱好锦体,专门来到宋朝请匠人为自己刺青。

马可.波罗也曾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之中记录了宋朝刺青的盛况:甚至是港口上的普通工人都在手臂腹背颈部纹着大面积的刺青,令他啧啧称奇。

总结

了解完这些,想必你已经对宋朝的刺青文化有了大致的印象,它是有着极为鲜明的两面性特征的。一方面,它是一种残酷的刑罚,终身给罪犯带来心理折磨,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时尚,是能被世人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解读的特殊的美。

碍于阶级,即使是在巅峰时期的宋朝,刺青也只是一种小众文化,难登大雅之堂。但它仍然是点缀在大宋如星河般灿烂的文化里的一颗明珠。且由于它没有"后悔药"的性质,敢于纹身的人,也带着一种舍身追求艺术的勇敢。

虽然它没有书画的雄奇瑰丽,也没有宋词的豪放温婉,但刺青就是刺青,它无与伦比的美和艺术,流淌在宋的每一个爱它的人的血液里。又通过传承与典籍,描绘出王朝里,独属于它的滚烫。

参考文献

《战国策》

《史记》

《挥麈后录》

《宋季三朝政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