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青未了|消逝在岁月中的游戏

齐鲁青未了|消逝在岁月中的游戏

首页休闲益智斜坡比赛更新时间:2024-05-07

□作者 李学朴

陀螺,是一种古老的游戏,又称“陀罗”。打陀螺,亦名抽陀螺,要用鞭子不时地抽打,才能让陀螺不停地旋转。唐代诗人元结曾写过一篇《恶圆》:“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孺,助婴儿之乐……”这个“圆转之器”能够产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见玩起来吸引力之强,估计可能就是手旋陀螺之类。这样,手旋陀螺的产生时间又可往前推数百年,这便是最早的陀螺。

陀螺最迟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已能见到陀螺和小鞭子,证明了那时陀螺与现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

明代时期它有了新的玩法,即当它转速减缓而有停转或歪倒之虞时,允许用衣袖拂拭,这个“袖拂”动作,后来便蜕变成一根小绳鞭。据此推断,手旋陀螺产生于宋代“千千”,经过明代袖拂“妆域”的过渡,最终发展为鞭旋陀螺。清翰林院编修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螺》: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螺。

陀螺旧时多为家长和儿童们自己用木头制作,制作陀螺用一段圆形木柱,可大可小,下半部分旋削为圆锥形。为了增加耐磨性和旋转速度,在圆锥底部可嵌入一颗钢珠。然后在圆柱上面涂上各种颜色,旋转起来时就十分好看。记得在儿时,临清市老街“竹竿巷”门铺,木陀螺在小摊上有的卖,几分钱或一毛钱一个。陀螺做好后,再在一根1-2尺长的小木棍上系上一条预先捻好的细棉线绳儿或较结实耐用的布条做成鞭子,实在没有合适的绳子,就只好抽自己解放牌球鞋上的鞋带来用了,这样陀螺就可以玩了。先是用鞭子的梢端把它紧紧缠绕,然后放在地上,随后用力抽拉,它便会顺着拉力飞快地旋转起来,随后就是不停地抽打,使其不停地转动。陀螺与陀螺可以互相“碰架”,谁的被碰倒,就表示输了,坚持到最后还在旋转的,便是胜者。这样玩陀螺竞技性、刺激性较强,极有趣味。伙伴们为了竞赛还会专门挑选路面不平、更有时会专门找一些斜坡比赛,看谁能把陀螺从低处抽到高处,又能从高处再抽到低处,这样反复多次,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赢者。陀螺还有一种玩儿法叫打过河。先在地上画一条线为河,两个人各站在河线两侧,把陀螺抽打到对方一边为过河。如果你一鞭把陀螺打过河为“好手”,打几鞭陀螺还不过河为“臭手”。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儿时抽陀螺的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还有一种陀螺是专为听响声而做的,叫“地嗡子”,陀身中空有洞,上端有柄,可以用来缠绳抽转,一旦旋转起来,陀身的洞眼便发出呜呜的声响。玩“地嗡子”时,要把绳子穿过一端有眼的小竹片,缠好绳后,一手以竹片紧抵陀螺上端的柄,一手猛力从竹片洞口抽绳,这样,陀螺便会飞转,发出洪亮的音响。这类的玩具和空筝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来,陀螺注定是一个旋转的世界,抽陀螺注定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游戏。

抖空竹在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时间,至晚在宋代以前,那时叫“弄斗”。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得较详细:“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到八九寸。”文中的“径”是指轮的直径大小,小轮的直径仅一寸,大的轮有八九寸。可见,明代空竹已很成熟。

清代时抖空竹不仅是一种深受儿童、宫女们喜欢的游艺,而且还受到当时文人、艺人的青睐。他们闲暇之时,也时而玩玩,并记入很多著作中。清代嘉庆时诗人前因居士有《竹枝词·日下新讴》词云: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暄踢毽场。该诗后还注云:“京师旧谚云:‘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至今犹然也。空钟截竹为之,高二三寸。实其两端,旁开一孔,中心贯梃,梃出筒外,绕以长线,一手持线急抽,乘势脱放,就地旋转,嗡嗡有声,为放空钟。”其实所记,正是单盘“鸣声陀螺”。

所谓“空钟”就是“空竹”,空竹是将寸把宽的竹圈,两侧封上木板,制成一个空心圆轮,轮周开有几个方形哨口,把两个圆轮胶黏在一个细腰的木轴上,就成了“双轮空竹”。如果只在竹轴的一端装上圆轮,另一端制成锥形,就成了“单轮空竹”。空作是竹或木制的玩具,有双轮、单轮两种,根据两端发声孔的数目,有十一铃、十四铃或十六铃之别。当轮转动轮轴时,由于空气灌进轮中激烈冲击而发出嗡嗡的响声。转动轮轴的方法是用“滚”和“抖”,用两根一尺多长的短竿,竿头上系一根绳子,缠在空竹的细腰间,双手持竿,一高一低地抖动着,绳子就拖着空竹飞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响声。

抖空竹有地铃和天铃之分,地铃只能一扯,玩法简单,没有多大学问,只是一种儿童游戏而巳。天铃的抖法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在杂技上要求艺人勤学苦练,发明出更多的花样来。然后把各种花样连贯一起,借助空竹自然音响的旋律,结合舞蹈动作,在舞台上呈现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

抖空竹技巧熟练后,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和名堂来。如把旋转的空竹抛向空中,准确无误地再落到线绳上,这样反复多次,叫“升空”,人们又称其为“大闹天宫”;还如把抖动的空竹从线绳上旋转到手中的竹竿上,然后再抛向另一根竹竿上,这叫“上杆”,俗称为“猴子爬竿”;另如双手把两根竹竿平行直立,把线绳弄成门状,空竹在“门”上“门”下跳动,这叫“鲤鱼跳龙门”;还有让空竹从绳子的一端旋到另一端,或从一人的绳杆上旋到另一人的绳杆上的叫“飞燕过桥”等技艺。玩抖空竹花样需要很高的技巧,所以抖起来才能精彩动人,让人称绝。

抖空竹这种民间游戏还被列为杂技表演项目,先是民间艺人为混饭吃在街头巷尾表演,后来成为杂技团的一项专门杂技项目,多人表演,并玩出名堂,使抖空竹更加焕发出了艺术生命力,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游戏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古代劳动人民在耕作、狩猎之余根据劳动的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它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古老瑰宝,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他的文化活动一样,在华夏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闪烁着熠熠光彩。

主播/后期剪辑:翟浩钧(实习)

编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