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游戏

消失的游戏

首页休闲益智消失的羊更新时间:2024-07-25

70年代的农村孩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一代人,我就是70年代生人,儿童期正好是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那时候生活物质匮乏,生存条件极其艰苦,不少人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不堪回忆。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当这一代人回味童年时,却依然感觉到温馨快乐,乐在其中。童年时的游戏占了很大因素,它成了快乐的源泉,陪伴我们度过了年少时的困难时光,直至今天,儿时游戏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温暖人心。

打水漂就是其中之一,三五儿童,齐聚村里的水塘边,捡起地上的扁平石子或瓦片,一字排开,紧贴水面,奋力向前掷,只见石子(瓦片)在水面上跳跃滑动前行,水面上留下一圈圈涟漪。石子(瓦片)滑跃次数最多、滑动距离最远,谁就是赢家。

这类活动主要是锻炼小孩的臂力和技巧。当然,从打水漂的实际体验中,也从小就明白了俗话所说的“打水漂”的意思,那就是付出的东西有去无回、踪影难寻,类似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跳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五六,二十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听到这首歌谣,不用说,是小女孩们在跳皮筋,跳皮筋基本上是女生的活动专利。

皮筋当时是用车的废内胎剪成的细绳,皮筋两头可由两人牵直固定,人少的话,也可直接拴在两根柱子或两颗树之间,然后在上面来回踏跳。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跳者不许用手勾皮筋,边跳边唱,完成全部规定动作或高度为胜,中途跳错或没勾好皮筋或跳不过,就输了。

跳人马或跳山羊、实际上就相当于体操中的跳马,只是以人代替“马”让人跳。大家先划拳,先输的那个人作“马”,大家轮流跳,先助跑,然后用双手撑住“马”,双腿一伸跳过去。

跳马过程中会通过高度增加难度,最先是蹲下,然后是俯身、躬身、弯脖和直立,高度增加难度增加,有些人望“马”生畏,跳不过或不敢跳,就认输,自己作“马”让别人跳,以此类推。有个别小朋友不肯认输或不自量力,强行想跳过去,结果因高度不够从“马”头上摔成了嘴啃泥,则会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斗鸡、有的叫撞拐子,小朋友将一只脚弯曲到另一只脚的膝盖上,为保持平衡,可以用单手或双手扶着膝盖,另一只脚则直立行走跳跃。

这游戏就是用来对撞比赛定胜负的,游戏时,互相用膝盖碰撞,对方被撞倒在地,或者对方经不住撞击,双脚落地,就判为输。这游戏技巧性倒不是很强,关键取决于力量,正应了那句话: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徒劳。

挤油、也叫挤油渣,童年游戏一般没有季节限制的,印象中,唯一一款固定在特定季节玩耍的游戏就是“挤油渣”,只在冬天玩。

寒冷冬天,上学时,就在学校走廊上或教室后面墙壁处,以墙柱作为支点支撑,小朋友们依次排列一排,紧靠着墙壁,互相肩膀抵着肩膀,使劲往前挤,在挤的过程中,有人会被后面的人挤出人墙,又赶紧到队尾排队重新往前挤,循环往复,直至全身发热、头上冒汗。这种活动跟过去农村土法榨油的过程和方式都颇有相似之处,所以叫“挤油渣”,非常形象贴切。

那时候的玩的游戏实在太多了,好多东西都是DIY的,就地取材。譬如;

火柴枪,就是用铁丝弯成枪的形状,装上旧自行车的链条,再用自行车内胎剪成皮筋套上,用一根铁丝磨成撞针,把火柴放进链条扣眼里,一扣扳机,撞针和火柴头产生撞击,叭一声响,火柴棒射出老远。

抓石子,就是找7粒石子,往地上一撒,从中捡起1粒,抛向空中,然后从地上迅速抓起1粒石子后再接住空中落下来的石子,然后再向空中抛1粒石子,再从地上抓起2粒石子,再接住落下来的石子,最后再抛1粒,再抓起剩余的3粒,直至7粒石子全部抓在手中,最后把7粒石子轻轻抛起来,赶紧再反手把7粒石子全部抓进手中,就算胜出,有掉落的为输。

还用高粱杆做眼镜,戴上当老师教学生。还有树枝做的哨子。

铁丝做的弹弓,还有滚铁环、打陀螺、弹球、投沙包、纸拍子、弓箭等等。实在太多了,不像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游戏机、乐高等,各种玩具都能买到,比起那时候可幸福多了。只是没有好多小伙伴在一起一块玩,缺少了团结协作的乐趣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