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六七岁一般称为垂髫。 垂髫: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其他六七岁儿童称谓: 黄口:十岁以下。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童孺:儿童。
龆:儿童换牙。
龆年: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称垂髫。
古人会以头发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