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方言杂谈】“元宝”的情结

【宝应方言杂谈】“元宝”的情结

首页休闲益智元宝成语更新时间:2024-06-14

宝应方言杂谈

“元宝”的情结

文/王荣华

朋友家养了一只全黑的“拉布拉多”小狗,起了一个“元宝”的名字,我说“元宝”用在我家“大金毛”身上还比较贴切,“金元宝”嘛;用在你家小黑狗身上不太妥,哪有“黑元宝”的说法呀。朋友说:我们家“元宝”妈妈的名字亦是“元宝”,送“元宝”给我的朋友名子也叫“元宝”,“元宝”不仅仅代表金钱财富,还代表朋友友情呢。

朋友一番话让我很受启发,也让我想起了许多与“元宝”相关的宝应方言土语来。细细体会,这些方言土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确实丰富多彩;查查资料,发现“元宝”一词的产生还与我们“宝应”有点关系呢。

“元宝”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初年,因民间把唐高宗铸造的大唐开国纪元全国通用新钱“开元通宝”误读为“开通元宝”而始有“元宝”说法。“开元通宝”是中国钱币第一次按照按“上下右左”的“顺读”次序排列钱文铸造的四字方孔铜钱,但当时百姓却按照“上右下左”的“旋读”顺序来读,这样就把“开元通宝”读成了“开通元宝”。而“开通元宝”也与“开国通用纪元新钱”意思相符,朝廷也就没有硬性禁止这种说法,这样人们就把当世铜钱简称说成了“元宝”,“元宝”一词始在民间流行。虽然乾元元年朝廷仍然按照“顺读”的钱文顺序铸造了“乾元重宝”铜钱,但由于“旋读”钱文的习惯已被民众认可,此后无论是“乱贼”史思明铸造的“得壹元宝”“顺天元宝”,还是朝廷先后铸造的“宝应通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其钱文都按“旋读”顺序排列。公元762年,是“宝应”元年,也是唐代宗赐宝应县名之年,也是“宝应通宝”铸造之年,“宝应通宝”成为“元宝”被官府认可的历史见证。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认为:“宝应”与“元宝”是“同龄人”和同“宝”兄弟。

“元宝”作为流通钱币到清末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船形的金银“元宝”仅保留了其储藏功能。在宝应人心目中,“元宝”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富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人先辈的敬爱等许多真挚的情感。

腊月底,人们把放在“老爷柜上”敬菩萨的半球形锅巴叫做“元宝锅巴”、元宝形年饼叫做“元宝饼”,它们身上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除夕,人们在家前屋后用石灰粉蒲包打印的吉利图案叫做“元宝囤子”,大年初一凌晨人们用来“打醋掸”的球形砖头叫做“元宝砖头”,人们用它们祛除污秽、增添喜气,家里屋外到处洋溢着人们辞旧迎新的欢乐心情。

大年初一,晚辈们让长辈们睡的“懒觉”叫做“元宝觉”,晚辈们端给睡“元宝觉”长辈吃的新年第一顿早饭叫做“元宝饺子”“元宝圆子”,这晚辈们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代代相传的敬老美德。

女儿出嫁时,父母放在嫁妆里的陪嫁钱和金银首饰叫做“压箱元宝”,即将出嫁的女儿离家前敬父母的一杯甜茶叫做“元宝茶”,小姊妹们陪即将出嫁的姐姐在家吃的最后一顿饭叫做“元宝饭”,这一沓首饰、一杯茶、一顿饭都凝聚着浓浓的父母之爱、手足之情。

清明时节人们“圆坟”时新做的坟顶叫做“元宝顶子”,焚烧纸钱的铁皮盆子叫做“元宝盆子”,烧给逝去亲人用锡箔叠成的“纸元宝”叫做“元宝钱”“元宝锭子”,烧给逝去亲人的锡箔、纸钱的灰叫做“元宝灰”。这些过去被视为具有迷信色彩的用具和做法,其实包含着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

你瞧,“元宝”这一原本具有铜臭味的普通词语,在我们宝应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竟然变成一个品味十足、温情脉脉的靓丽辞藻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