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四宝”,由“华邮四宝”发展而来,在邮学界恐怕无人不知,这四宝分别是: 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 红印花加盖“当伍圆”倒盖、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贰分”倒盖兼复盖。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小字“当壹圆”。
红印花四宝
在中国邮票中,红印花加盖邮票确实具有独特的魅力,雕刻精细、刷色鲜艳、加盖简明,天生就具有一种古典气质,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体现。而红印花四宝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因其存世稀少、内涵丰富,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邮学家和集邮界的极大兴趣。但“红印花四宝”这一提法却不是一朝一夕确定的,是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后的结果,名称、内容都发生过变化,时至今日也还有争论。因此,弄清楚红印花四宝的来龙去脉对邮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而这就要先从红印花原票及其加盖暂作邮票说起。
一、红印花原票及其加盖暂作邮票
1896年年底,大清邮局开业在即,但新的银元面值邮票仍在印刷,于是邮政主管部门对库存的小龙和万寿邮票加盖改值后, 又对海关拟在内部使用的红色印花票加盖改值暂作为邮票使用。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简称“红印花邮票”)是清代国家邮政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之一,最初加盖的是高面值票,后陆续加盖低面值票。红印花原票为雕版印刷,网形花纹线条十分精细,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刷色为红色,但色泽深浅不一。票 幅2lmm×25mm,图幅18.5mm×22.5mm,全张100枚(10×10), 四周有边纸,印刷用无水印厚纸,齿孔度数不一,图案上部“CHINA”(中国),下部“REVENUE”(税收),面值为“3CENTS”(三分)。早期人们一 直认为它是清末为推行印花税印制的印花税票。如今学者们根据海关档案等新资料转而认定红印花只是海关拟在内部使用的一种收费凭证,为了应对制度漏洞、营私舞弊的现象。红印花原票即 “红印花四宝”之一,据学者长期调查研究,估计目前仅存世六十多枚,而印制总数为100万枚。
红印花原票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共有壹分、贰分、肆分、壹元和伍元五种面值,其中贰分、肆分、壹元均有大小全套邮票共8枚。8组加盖均有“大清邮政”字样,但字号大小不同。其中小贰分现存绿色加盖,1942年在上海首先发现,得名“绿衣红娘” (详见 绿衣红娘的前世与今生 ),极为稀少,成为珍邮,也有人认为这是试色样票。
红印花加盖系列邮票
二、从华邮四宝到红印花四宝
“华邮四宝”指中国早期邮票中的四种珍贵邮票。早在二十世纪初,著名华邮大王周今觉首先号召中国人集中国邮票,创办邮学刊物《邮乘》,引起全国集邮人士轰动。他提出将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红印花“当伍圆”倒盖邮票和伦敦版宫门二元中心倒印邮票并称“华邮四宝”。 之后,红印花小贰分倒盖兼复盖等许多名贵邮品,以及民国时期的一些珍罕邮票不断被集邮家发现和报道,且华邮四宝中的前三种又都是出自红印花家族中的票品,于是周今觉等集邮家又提出重新审定“华邮四宝”这一名称,这一时期全国集邮界发生了热烈讨论。
早期的华邮四宝
借此机会,集邮界掀起一场关于集邮理论的大讨论。有人提出“四宝”的选择应该有一条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必须正式发行且用于邮政寄递,这才是真正的“邮票”,进而认为红印花原票不应列入四宝,这种观点以袁世凯次子袁寒云为代表。袁寒云认为: “窃谓四宝中漏盖之红印花,不当列入,盖印花未经加盖,则无关于邮也。其价值虽贵,不得目为邮中之宝,且列入四宝,尤足启外人轻视华邮之心,将谓支那贵券,区区四品,尚籍一印花券而足成之,可以见其寡陋矣。如是宁不为国邮之玷耶。 故予将以中华邮票会会员之地位,提出修正四宝之议案,请全会公决之,予意拟以万寿日本版加盖大字短距离二分改二分之新券,替为四宝之一,考邮诸名宿,以为何如。”袁寒云提名的这枚万寿加盖邮票,即著名的万寿珍品“翡翠姐”,存世稀少,稀缺程度比红印花加盖系列中的珍品有过之而无不及。红印花原票到底应不应该作为邮票,至今仍争论不休,更有极端者认为红印花被称为华邮之宝,是由于拜洋主义观念深重所导致, “在当初我国人士尚不知集邮为何物时,洋人便利用了红印花改作邮票这一关系,宣言红印花原票系漏盖珍品,既然是漏盖珍品,当然是华邮之宝无疑。待到我国人士,对集邮有兴趣,有研究时,因为格于习惯下来,一直到今天。”虽然中国人集邮是受西方人影响,但此说也未免太过极端。
袁寒云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谓五花八门又各抒己见。例如署名“忆媚”者提出:“余以为无论其为红印花为万寿,均不应列入华邮四宝,以此二类亦犹之临时中立,珍品极多,列其一二则挂一漏万,一一列入,则虽十宝八宝尤不能容之。反不如听其各张一军,择其能与二元宫门倒印抗衡者,列成一军。如是则万寿、红印花、临时中立四宝四者,互相对峙, 将为华邮中珍品荟萃之所矣,望诸大集邮家有以确定之。”
但周今觉认为三宝已定,其余一宝若从万寿系列邮票中选择 难度太大,因为万寿邮票珍品繁多,难以从中挑出,故不如从红印花加盖邮票中再选出一枚,于是他提出“其小2分复盖兼倒盖 一种实为稀有之珍品,堪胜称宝之资格,疑即以之选补⋯⋯”
周今觉
周今觉在当时中国集邮界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其言论被很多集邮家奉为圭臬,他的提议最终被采纳。1927年《邮乘》第7号出 版,中华邮票会发表重要议案,红印花“暂作洋银贰分”倒盖兼 复盖正式归入原“华邮四宝”,就这样,以“宫门倒印”为首的民国时期的珍品单独列为民国珍邮。因而这时的“华邮四宝”实际上就成为“红印花四宝”了,因为红印花系列邮票是清代发行,所以也叫“清四宝”。与之后的“民国五珍”相比时代在前,所以又称前四宝。此后更为合理的提议仍层出不穷,但被列 入“红印花四宝”的邮票没有再变动。至今上述珍品仍作为评价中国早期邮票珍罕程度的重要依据。
三、红印花四宝之价值及孤品收藏
红印花四宝以小壹元为首,据说只加盖50枚(25×2),棉嘉义称只发行了40枚,后因加盖字体较小而改为大字,也有集邮家指出可能是故意排列大小字两种版式。红印花专家黄光城先生将早先所知的30枚红印花小壹元逐一编号,并对每一枚由谁购自谁之手,现存何处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记载。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专著《红印花小壹元票存世考图鉴》。
从此以后,世界各国拍卖目录中提到某枚红印花小壹元邮票时, 必定注明是黄光城《图鉴》中编号第几号。1988年,荷兰集邮家斯图亚特邮集中发现1枚红印花小字当壹元,由荷兰邮人奥兰亚带到1988年上海电视节集邮展览上,引起上海集邮家们的极大关注,通过研究,将其鉴定为第31枚。紧接着第32枚红印花小字当壹元于1988年9月20日在美国露面。第33枚红印花小壹元邮票同时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至今发现的33枚小壹元邮票中有四方连和横双连各1件,其余为单枚。其四方连被誉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1927年周今觉购自费拉尔夫人,1947年由周今觉转让给郭植芳,1982年被香港集邮家林文琰以30万美金购得并收藏至今,这个四方连也一直作为“邮王”的象征。另外只有1 枚旧票,盖上海八卦戳,孤品,最初购得者是袁寒云,袁寒云在 《说邮》中有这样的描述: “此券向为法人棣费拉德所藏,昨岁归予。券极整洁,上盖棕色卦文邮印,惟背纸揭薄,若绿豆大, 予自补之,略无缀痕。今东西两半球有所谓华邮王者两人,其邮集旧券中,皆阙此一品,为山九仞,终亏一馈,九五之尊,再无憾耶”,可见此票珍稀程度之高。后几经辗转,由集邮家马任全先生于1956年7月捐献给国家,现收藏于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红印花小壹元,虽然存世数量较小贰分倒盖兼复盖等变体票为多,但因其为正票,故不因稍多而贬其价值,邮人异常珍视此 票,所以一直位列四宝之首。
红印花原票,目前已知最大的方连为纵4横2的八方连,孤品,右边带边纸,最早为英籍集邮家阿格纽氏所藏,周今觉在《邮典》第一期刊出此华邮孤品照片。此票后经邮商戈登之手转售给英国台维德爵士,据说已被拆分。红印花小贰分倒盖兼复盖,此种变体在红印花加盖系列邮票中较少,因为原票并非全张复盖,而是加盖时纸张稍有移动,仅靠最下排者有复盖痕迹,有人认为是费拉尔利用职务之便故意造成复盖珍品。有一纵4横2八方连新票存世,复盖戳记明显的只有下面数枚而已,原为菲纳根收藏,其邮集拍卖时被英国台维德爵士购得。
红印花当伍元,多用于汇票上,真正作为邮政销印的十分罕见,其倒盖相传有七十余枚,但在红印花四宝之中,相对较为易得,价值也不如前三者,有人曾提出用“小肆分复盖”代替之。 周今觉当年也认为“小肆分复盖”极为珍贵。早年各种集邮目录对此票都没有提及,直到1926年纽约邮展,美籍华邮收藏家将其旧票付展,才引起集邮界注意,据考证仅十余枚,珍稀程度犹在小一元之上。虽然“当伍元倒盖”价值不如其它三宝,但其实寄封却是华邮一大孤品,最早为英籍集邮家阿格纽氏所藏,票销梧州戳, 《邮典》第三期曾经刊载此封照片,后此封已不知去向。
在20世纪20年代,早就有人提出华邮珍品层出不穷且往往后来居上,四宝甚至十宝都不足以概括,因此定名“四宝”无实际意义,甚至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邮票仅有这四宝是珍品而已。当时,正是华邮地位兴起之时,不论是“华邮四宝”或是“红印 花四宝”,其意义远不仅仅是选出几枚珍贵邮票,更重要的是宣传,其目的在于提高华邮的国际地位和引起中国人对本国邮票的重视、研究和收藏,可以说是一种爱国行为。“四宝”就像一个图腾柱,代表着中国邮票的巅峰,无数集邮家对此顶礼膜拜;又是一个文化符号,在邮学界一代代传承,集邮界人人心向往之却又遥不可及,其内涵早已超出了邮票自身价值,更是中国早期邮政事业的历史见证。
编辑:一枚邮币资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