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聪
彭镇老茶馆没有店牌,周围都是老街老巷,稍不留意就会错过。老茶馆好像在这里隐居,不想被世人打扰。可一旦跨进去,所有的感官就会瞬间被激活。
浓郁的茶香、烟火气扑鼻而来。被光阴和脚步磋磨出来的千脚泥地,黝黑、光滑、坚硬,仿佛白垩纪时期的皱褶。无论从那个角度拍摄,每一次咔嚓都能收获一帧后现代油画般的摄影作品。
高大的老虎灶上,七八个铝壶呲呲呲冒着温暖的水蒸汽。旁边的大石缸盛满了用来过滤泡茶的清水。斑驳的墙壁边的土台上,摆放着红稠封盖的大茶罐。老式的竹靠椅、木方桌,烙满了暗淡的岁月痕迹。时间停滞在了砖泥墙体、盖顶青瓦和穿斗木制上。温水瓶、蜂窝煤、盖碗茶,模糊的标语、图片和伟人像,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从天窗斜射进来的天光,与袅袅茶香和水蒸汽水乳交融,形成了活跃的光流,氤氲弥漫。黑得发亮的几根圆柱撑出了一个饱满的空间。
在彭镇老茶馆成为“网红”之前,我多次路过那里,但一次都没有进去。
原因有三:
其一,每次路过,我总会想起父亲。父亲从来不去茶馆喝茶,也不准我们去。他认为那是游手好闲之人呆的地方。
其二,我是冲着隔壁饭店去的。隔壁饭店的饭菜有小时候的味道。饭香菜香比茶香的诱惑力强。父亲不让我去茶馆喝茶,总不能让我不吃饭吧。
其三、光鲜雅致的茶馆遍地都是,何必非要去那里喝茶?
彭镇老茶馆走红后,外地来的朋友总要我带他们去那里看看,特别是喜欢摄影的朋友。
彭镇老茶馆位于双流区彭镇的杨柳河畔,当地人叫观音阁老茶馆,多年前被列为成都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传说150年前,彭镇遭遇一场大火,小镇几乎化为灰烬,唯有此处幸免于难,当时人认为因为有观音保佑,就在此地建了一座观音庙。民国初期改为茶馆,留存于今。2008年汶川地震时,彭镇老茶馆连一匹瓦都没掉下来,地震几分钟后,房顶的瓦片却堆积起来,开了个小天窗。
二十多年来,彭镇老茶馆的李老板每天早晨四点过就去生火烧水,五点钟取下门板开门迎客,一直坚守老茶馆最纯粹的样子和最传统的习惯。
过去在这里喝茶的主要是老街坊,现在却有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包括不少民国粉和慕名而来的老外。老年人在这里会老友,年轻人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过去这里主要是喝茶、打川牌、摆龙门阵、谈正经事,现在却有摄影的、模特走秀的、拍婚纱照的、拍微电影的、专门来体验原汁原味的四川老茶馆味道的。
有时候,茶客会欣赏到民间茶艺表演、四川快板、川戏座唱、老板的拿手绝活——甩开水。
彭镇老茶馆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台演绎,不成网红都难。泡茶馆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体现。喝的是茶水,品的是文化,享受的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现代文明以颠覆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人类的生存意识和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耕文明似乎已经远离我们,成了模糊的记忆。但是,在彭镇老茶馆,看到那些算盘、杆秤等老物件和口含烟杆的悠闲老人,我觉得农耕文明并没有走远。
成都人生活安逸,充分体现茶馆里。
论数量,成都的茶馆恐怕要算中国之最。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茶馆总会与你不期而遇。我见过许多餐馆时常更换门庭,却鲜见茶馆关门歇业的。除了这次疫情有所影响之外,无数高档低档茶馆,生意似乎都不错。要是到了冬天,有一处能晒太阳的喝茶之处,必定是一座难求。
喝茶、泡茶馆这事,早已融进成都人的骨子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外地人来成都,想真正体验成都生活,必定要去泡茶馆。尽管现在的茶馆大多是新建的,像彭镇这样的老茶馆早已寥寥无几。
彭镇老茶馆在时光淘洗中幸存下来,像一张老照片,让我们有了追忆的载体。如果有时光隧道,那彭镇老茶馆就是时光隧道的起点,我们从在这里出发,就可穿越到曾经的老成都。
毛国聪简介
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写作,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四川文学》《星星诗刊》《经典美文》《散文诗世界》等报刊和网络。已出版诗集《流浪归来》、长篇小说《生命之门》《镜子背后的女人》、思想随笔集《与上帝对话》、散文诗集《行走的感觉》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