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雪割草的四季养护贴,给你的新年开个好头

愿雪割草的四季养护贴,给你的新年开个好头

首页休闲益智园艺割草车更新时间:2024-07-04

昨天,有位花友在@花也IFIORI微博留言,询问坐标云南是否可以养雪割草?据了解,湿润的土壤和冬季有雪下是种植雪割草的必需条件,如果养护不当会沾染很多病虫害,甚至枯萎死亡,但这也不代表雪割草是娇生惯养的金贵物种,因为印刻在基因中的习性并没有随着园艺而退化,若仅按主人的喜好来拨弄,下场可想而知。

尤其要注意的是,獐耳细辛地栽时,切勿与其他物种混植(即使混植也要有相当间距):①天生不是生长迅猛的物种,移植初期自然更加虚弱,容易被其他物种干扰恢复速度;②一旦适应环境,将会抑制周边植物的生长,尤其在豆类植物上最为明显。

雪割草四季养护

獐耳细辛属(Hepatic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仅有10个物种为世界所公认,因叶片形似人类的肝脏(英语:Liver,希腊语:Hepar)定名为“Hepatica”,常称Liverleaf、Liverwort、Kidneywort、Pennywort,译名獐耳细辛、雪割草、沙洲草、三角草以及幼肺三七,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应将本属与广义的银莲花属(Anemone)合并。

獐耳细辛属(Hepatica)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北部、北美洲东部、亚洲的山地林或阴湿草坡,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多数物种对富含石灰岩的碱性土壤有很好的抗性(北美原种H.Americana喜欢酸性土壤),落叶林内的枯叶不但是生长期营养来源,还有助于渡过严寒的冬季,因为獐耳细辛不怕酷寒、大雪,但对干霜、冻雨抗性很差。那么,雪割草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四季该如何养护?

雪割草の常见病害

◎炭疽病

发生时期:温度10~30℃,空气湿度80%~98%时极易发病,高温、高湿、低光照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多发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

症状: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带病组织的残体上越冬(带病组织包含已经枯萎的枝叶,潮湿天气下出现粉红色或橘红色胶状物即是),每年3月上旬分生孢子成熟,随风雨溅散、漂移传播,在寄主器官成熟或幼期时便已侵染潜伏,直到寄主因成熟、衰老、发育不良等因素导致植株衰弱时停止休眠并发病,发病初期出现针孔般大小的红褐色斑点,发病后期转为深褐色斑块,边缘带有黄晕、紫褐色或暗绿色,发病晚期病斑由深褐色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小黑点,意味着病菌已经产生分生孢子盘,发病区域可以无限蔓延,病斑过多时会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但要与遮阴不足导致的晒伤进行区别)。

对策: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盆土要严格消毒,定期施肥、喷洒*菌剂健壮植株便能预防,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灰色链霉菌

发生时期:低温高湿的春季花期

症状:花瓣褐色转霉,紧接着扩散至叶片、乃至全株。

对策: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定期喷洒*菌剂健壮植株,浇水时尽量不要沾染花朵,凋落的花瓣要用镊子及时移除,花后如不采种,残花要及时切除,并要留下部分花茎,不可修剪至根部,预防伤口没有及时愈合病菌直接侵染根部。

◎软腐病

发生时期: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带病组织以及昆虫体内),春秋皆能传播不断,高温高湿、通风不畅、土壤含水量大等因素都利于病菌的传播。

症状:病菌主要在带病组织的残体上越冬,通过昆虫、雨水从植株伤口(包括自然裂口、虫伤口、病痕和机械伤口)侵入寄主,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发病初期叶片在晴天出现萎蔫状,阴天或早晚均能恢复正常,发病后期植株逐渐失去恢复能力叶片大量枯黄,发病晚期枝干基部或根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此时叶片呈现黄褐色,腐状下垂,植物组织腐朽成烂泥状后带有阵阵恶臭味(植株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轻重)。

对策: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定期施肥、喷洒*菌剂健壮植株、喷洒*虫剂减少伤口的产生,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白绢病

发生时期:病菌生长适温为30℃,最高40℃,最低10℃,多发于高温高湿的雨季,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旺期,9月末停止发病。菌核萌发只要3天,8~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

症状: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和菌核性苗枯病,是一种根部习居菌(部分植物叶片也会感染),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温度适宜时萌发,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在连续干旱后遇雨可促进菌核萌发。病菌在土壤中可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土壤PH值1.9~8.4之间皆能生长良好,PH值5.9时最适宜繁殖,发病初期根茎皮层逐渐变成暗褐色,逐渐凹陷直至软腐,根茎表面或周边地面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发病后期菌丝体内形成很多油菜籽状的小菌核(初期为白色,最终转为暗褐色),接着菌丝逐渐向下延伸及根部,引起根腐。植株染病后,严重影响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导致地上部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严重时枝叶凋萎,当病斑环茎一周植株便枯死,这时茎杆组织呈纤维状,易折断拔起。

对策:种植环境要通风,种植密度不宜过大,盆土要严格消毒,植材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定期喷洒*菌剂健壮植株防患于未然。

*菌剂的分类

◎保护性*菌剂

这类*菌剂能够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菌防病的效果,但需要在作物没有接触到病或病害发生之前,喷药才可收到效果,虽然治疗效果差但*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例如:百菌清、波尔多液、甲霜灵锰辛、阿米西达、链霉素等)。

◎治疗性*菌剂

也称内吸性*菌剂,但应用历史较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药剂,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这类*菌剂可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灭或抑制病菌,虽然专治性强,治疗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如多菌灵、托布津、春雷霉素等)。

◎铲除性*菌剂

这类药剂能直接*死侵入前的病菌和治疗已被侵染的施药部位,但植物生长期无法忍受强烈的药性,因此只于播前土壤处理、植物休眠期或种苗处理(例如: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

雪割草の常见虫害

◎叶蜱(叶螨科螨类总称)

发生时期: 多数叶螨喜好干燥、炎热的气候,因此夏天是叶螨最猖獗的时期。

症状: 因若螨、成螨群聚于叶背吸取汁液,导致叶背灰褐色,叶面发黄,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对策:梅雨结束前每周都要喷洒除螨剂进行预防。

◎根瘤线虫(Meloidogyne)

发生时期:3~12月

症状:根部有瘤状凸起,植株生长停滞,严重影响水分与养分的吸收。根瘤线虫病别于对植物有益的根瘤菌,鉴别方法如下:根瘤菌引起的瘤状物突出明显,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不定形肿结较少,瘤状物坚实,破碎后流出紫红色或淡红色粘液;线虫瘤松软,形态各异,破碎后呈白色或暗铅白色麻团状松散纤维,含水量少,无黏液。

对策:虽多发于地栽情况下【地栽还要预防蛞蝓、夜盗虫(越冬幼虫统称)等常见害虫的侵袭】,但盆栽也要严格消毒盆土,旧土不得重复使用,新旧混合也不推荐,定期喷洒*虫剂进行预防。

雪割草の四季养护

一月

天气寒冷,夜间出现冰冻,虽无需施肥、用药,但不能断水,温暖的上午是浇水最佳时段,一个多星期一次,以植材发白盆子变轻为准。地栽要用树叶、薄膜等进行覆盖,以防来自干霜、冻雨的威胁。室内盆栽应置于温度较低的区域,遮光率30%,播种的实生苗耐受力较差,需置于温暖区域管理。

二月

天气依然寒冷,温暖的上午是浇水最佳时段,一个星期一次,以植料发白为准,早花品种即将进入花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半月施一次液肥,花茎生长时要多晒太阳,否则会因过长失衡而倒伏,遮光率30%。如果有展览、比赛,可将盆栽至于室外寒冷区域,可推迟花期的到来,但要注意蛞蝓、夜盗虫(越冬幼虫统称)等对花芽的侵害。去年4、5月播的种子二度萌发,注意防寒工作。

三月

晚花品种、露天地栽的植株皆进入花期,忙碌的交配开始了,工作时注意不要弄残花朵,花期内最容易感染灰色链霉菌,浇水时尽量不要沾染花朵,凋落的花瓣要用镊子及时移除,花后如不采种,残花要及时切除,并要留下部分花茎,不可修剪至根部,预防伤口没有及时愈合病菌直接侵染根部。种子由绿色转茶色时便可采摘(亚洲原种H.maxima为半黑半白),注意无人蹲点时要套上种子袋,以防成熟的种子四处洒落。本月最佳浇水时段依然是上午,频率与二月相同,半月喷洒一次*菌剂以健壮植株。花后,新叶开始萌发,叶片的繁茂程度将影响到翌年的花量,施肥频率增加到一周一次,新叶拥有足够数量后旧叶便可剪除,初期叶柄偏长平衡性差,柔软的枝叶容易被风吹折,先置于背风的阴凉处养护一段时日再见日光,遮光率30%,注意来自蚜虫、蛞蝓、夜盗虫(越冬幼虫统称)等的危害。

四月

植株进入生长旺期,遮光率依然30%,新叶成熟后硬挺、平衡性好,不再受风雨影响,枝繁叶茂的同时,水分也要及时跟上,天气晴朗、蒸发量大时需早晚各一次,天气阴湿则盆土微干再补水,施肥频率与三月相同,*菌剂、*虫剂轮替使用,半月施用一次(*菌剂建议2种或以上轮替使用,以防植株产生耐药性)。4~5月为播种最佳时段,种子成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7~10日晾干,植材选用小颗粒、不添加肥料,播撒后待类似霉菌的东西产生后再覆土5mm,将容器置于阴凉区域,植材保持湿润不积水直到萌芽。种子的新鲜程度决定了发芽率,但不会同一时期爆发式的发芽,一般11月左右生根,12月~翌年3月陆陆续续萌芽(亚洲个别物种需要两年后才会萌发),第一年以子叶为主,第二年长出真叶,第三年初花绽放。去年4、5月播种的小苗已有相当大小,施用稀薄液肥促进生长。

五月

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四月下旬起逐渐增加遮光率,切勿断层式的增添,这对植物生长非常不利,最终遮光率60%。浇水、施肥、*菌剂、*虫剂频率与四月相同,注意叶蜱的侵袭。当花期结束、新叶成熟时即为换盆、分株的最佳时段,盆栽选用加深、透气的容器,更利于根部生长,獐耳细辛属多数物种对富含石灰岩的碱性土壤有很好的抗性(北美原种H.Americana喜欢酸性土壤),但平时栽培选用排水良好弱酸性植材便能满足多数需求:方案一,这是欧美常用配方,模拟产地环境,腐叶土、轻质颗粒(质地较轻的砂石类、蛭石、珍珠岩等)1:1混合即可;方案二,日本火山资源丰富,自然就地取材,硬质鹿沼土中粒、硬质赤玉土中粒8:2混合,因鹿沼土易干,干燥地区要适量增加赤玉土比例以保持水分;方案三,硬质鹿沼土中粒、桐生砂(或日光砂)中粒1:1混合即可。火山植材清洗后再使用,过多的粉尘会堵塞根部毛孔引起腐烂;旧土不得重复使用,新旧混合也不推荐,“连作”是引发根瘤线虫病的重要因素。

六月

光照强度升至灼伤级别,五月下旬起逐渐增加遮阴,最终遮光率80%,因仍处于生长期(施肥频率不变),上午10点前要减少遮阴,家庭盆栽可置于树林、灌木或建筑物阴影区。梅雨期湿度大,植材偏干为佳(换盆苗、分株苗、播种苗正常浇水),选择凉快的傍晚进行补水,浇水后置于空气流动较快的区域快速干燥。去年4、5月播种的小苗已有相当大小,要在入梅前移植完毕;如非商业操作,播种间距要加大,萌芽1年后再移植对植物有利。叶蜱等害虫越来越猖獗,要定期喷洒*虫剂,一月2~3次可以基本杜绝。叶片出现茶色斑块除了灼伤、虫害外,炭疽病也要被考虑在内,高温、高湿、低光照(遮光率越高湿度越大)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入梅前及时喷洒保护性*菌剂可防患于未然,出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烧毁,减少侵染来源(软腐病、白绢病将会同时发难)。

七月~八月

新手应劫时刻降临,植株因高温进入短暂休眠,灼伤、虫害、病害不断来袭,六月下旬起逐渐增加遮阴,最终遮光率90%,遮阴不到位将导致叶片焦枯、叶从稀疏、甚至当日阵亡,家庭盆栽可置于树林、灌木或建筑物阴影区。梅雨期结束前浇水、施肥频率与六月相同,之后肥料不再给予,高温期盆内过多的水分会严重损害根部,故植材偏干为主,定期施用*菌剂、*虫剂治疗或预防。初接触多有此问,獐耳细辛怎会如此娇生惯养?这与产区落叶林有关,夏季林木枝繁叶茂,叶片层层叠叠之下,林下温度自然是凉爽的,秋冬落叶保护植株免于干霜、冻雨的威胁,春天生长期落叶又能成为肥料来源,如此循环往复、水到渠成,虽然园艺脱离了多数制衡,但印刻在基因中的习性并没有就此退化,如果仅按主人的喜好来拨弄,下场可想而知。

九月

虽然温度已有下降,但光线依然强烈,过早降低遮光率那一个夏季的努力将付之东流,遮光率依然90%。九月下旬~十月初,浇水、施肥、*菌剂、*虫剂频率恢复正常,夏季休眠期过后换盆、分株的最佳时段再次来临,一切皆在天气转冷前完成,移植后的第一年不易开花,第二年便会恢复元气,请耐心等待。

十月

温度大幅度下降,病虫害锐减,光线依然强烈,遮光率90%,下雨可适当减少遮阴,上旬较热傍晚补水,下旬转冷上午补水,植株再次进入生长旺期,养分也要及时跟上,一周一次,*菌剂、*虫剂依然不能停。

十一月

温度再次下降,遮光率逐渐减至30%,上午是浇水最佳时段,施肥频率与十月相同,*菌剂、*虫剂依然不能停,干燥的气候会对叶片产生危害,应置于背风处养护,露天栽培要及时用树叶、薄膜等进行覆盖,免于初霜威胁。

十二月

温度降至冰点,植株再次进入休眠,遮光率30%,肥料、药剂皆停止,温暖的上午是浇水最佳时段,一个多星期一次,以植料发白盆子变轻为准。露天栽培要用树叶、薄膜等进行覆盖,以防来自干霜、冻雨的威胁。今年4、5月播下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施用稀薄液肥健壮植株,幼苗耐受力较差,需置于温暖区域管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