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之王”戴比尔斯:让钻石麻雀变凤凰,成为营销教科书

“宝石之王”戴比尔斯:让钻石麻雀变凤凰,成为营销教科书

首页休闲益智珠宝之王更新时间:2024-07-30

提起钻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常常也是昂贵奢侈的象征,引得无数人为钻石的光彩迷醉。

但是在18世纪之前,钻石相对其他宝石来说,并不出众。让钻石麻雀变凤凰一跃成为“宝石之王”,是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直至近日,再难找出第二个与之媲美的营销手段,而这场精彩的营销事件的主角,便是世界著名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

戴比尔斯对钻石的推广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商品服务消费者只是一种低端的理念,商品教育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成就。

钻石在被发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皇家和贵族炫耀财富的饰品,产地固定而且产量稀缺。十九世纪后期发生改变,因为南非居然神奇地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

这一下不得了,那些投资钻石的商人彻底懵逼。如果这些钻石进入市场,钻石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于是,一个叫罗兹的英国商人在1988年创建了大名鼎鼎的戴比尔斯公司,从此钻石营销拉开了它的世纪大幕。

戴比尔斯的第一步,就是控制产量。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量,每年只挖那么一点点卖,市场供不应求,从而钻石价格就稳定了,最高时候戴比尔斯掌控着市场上90%的交易量,垄断了整个钻石的供货市场。

第二步,就是让大家不得不买钻石。

一开始,钻石除了彰显贵族光环外,还有工业用途,但是自从出现人造金刚石之后,钻石的市场大打折扣,大家没有买钻石的需求,钻石卖不出去,那钻石的价格体系也将崩溃。

为了制造钻石需求,神通广大的戴比尔斯干了一件事:把钻石和爱情绑定。

1938年以后,戴比尔斯的实际控制者奥本海默家族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开始打造所谓的钻石文化。宣称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正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只有钻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订婚礼物。

戴比尔斯将钻石安插进电影里,每当风度翩翩的男士求婚,在心爱的美丽姑娘面前单膝跪地,就一定会掏出钻石求婚,钻石,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通过各种手段铺天盖地的广告,强化钻石和美好爱情的联系。婚纱照上新娘身着美丽的婚纱,一脸幸福的微笑,手上的钻戒闪瞎大家的眼。戴比尔斯巨额广告费砸出来的“求婚要用钻石”深入人心。

接下来,看看戴比尔斯如何让大家花大价钱买大钻石。

同样,他们在电影《Sweet Home Alabama》中穿*钻石广告,男主角用钻石求婚时,台词提示:“钻石要买最大最闪的”

戴比尔斯的营销“买钻石砸钱越多,你的求婚就越有诚意”又引来了一批人买大钻石。

然而有不少贤惠的妻子,会心疼丈夫,阻止丈夫买太贵的礼物,戴比尔斯就告诉丈夫:

“送钻石要有惊喜,你要偷偷买最好的钻石,然后突然送给妻子,才能让她感到幸福”。

钻石被藏在玫瑰里,配上精心设计的广告词

在戴比尔斯经典的营销手段下,钻石的销售额每年持续上涨。

二战结束后,老百姓开始有钱了,也都能买得起钻石了,于是,在1946年,戴比尔斯请了几十位好莱坞明星代言,在125份报纸的版面大肆宣传钻石。

但是买的钻石多了,有些人就会倒卖二手钻石,市面上的钻石数量就会增多,也会造成钻石的价格下降,所以为了不让大家卖出钻石,维持市面上的钻石数量,戴比尔斯想出了那句全球最知名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就是告诉大家,钻石这么珍贵,把它留着,收藏着,别卖。这样钻石价格就会稳定,戴比尔斯也会持续的卖出高价的钻石。

同时,在1947年,戴比尔斯还派出讲师,去全美国各大高中演话剧,办讲座,巧妙的植入“钻石与爱情”的概念,以至于让万千高中少女,都开始渴望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钻石。

至此,在戴比尔斯一系列的操作下,很快,他们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集团。

意外的是,在1959年,苏联也发现了大片钻石矿,而且苏联的工业实力超强,开采钻石的速度远超戴比尔斯,一旦苏联开始卖货,钻石价格肯定要*。

于是,戴比尔斯拉拢了苏联的钻石商,控制钻石产量,大家一起赚永久的钱,但苏联的钻石矿主要都是“碎钻”,也就是由许多碎钻组成的饰品。为了不让钻石掉身价,营销广告顺势转向,改推“碎钻饰品”,强调碎钻一样高贵,钻石虽小依然代表高贵的爱情。于是钻石也彻底征服了底层阶级,大的好的卖给富人,碎的小的卖给穷人。

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非洲的钻石矿很丰富,于是非洲的各个军阀为了争夺权利和矿产,大肆利用劳工人工开采钻石,这些军阀没有钱买军火,都是用钻石结账,一段时间内,买钻石也成为了变相资助种族屠*,“血腥钻石”因此得名。

戴比尔斯在2001年签订《金伯利进程协议》,呼吁世界不要购买战乱国的钻石,买钻石只会让钻石的争夺更加惨烈。

其背后的逻辑不言而喻,因为戴比尔斯可以掌控消费者,却掌控不了军阀。倘若军阀大量出售钻石,也会让钻石市场失控,所以,封闭他们的出售渠道,钻石还是牢牢掌控在戴比尔斯的手里。

而且戴比尔斯发现,非洲军阀们开采的钻石虽然多,但是没有相对匹配的加工技术,于是,又想出了一招:钻石工艺。

钻石的切割方法也成为了钻石价格一个重要指标,什么圆形、枕形、马眼形切割法纷纷出世,宗旨就一条:工艺越麻烦越好。并且开始营销:钻石的珍贵不是看大小,而是看做工和切面。并且给出了钻石估价的4C标准,也就是说,钻石好不好,戴比尔斯说了算。就这样,戴比尔斯击败了非洲军阀,在钻石垄断巨头的位置上,又稳稳的坐了几十年。

然而从1965年开始,中国就自主研发六面顶压机,用来制造人工钻石。到了21世纪,中国的人造钻石技术突飞猛进,过去的十年里,世界上90%的人工钻石,都来自中国。

中国的人造钻石不仅价格低,而且纯度、透明度等各方面都可以媲美顶级天然钻石。这又威胁到了戴比尔斯的地位。

2015年,戴比尔斯开始改广告词:真实是稀有的,真实是钻石。(Real is Rare,Real is Diamond)言外之意就是,人造的钻石是不真实的,也是不值钱的,天然的钻石才是真实的,快别买人造的了。

为此,他们花了4000万美元,造了一台“人造钻石鉴定器”,可以识别“天然”还是“人造”钻石。但是貌似大家这次不买账了,既然人造钻石跟天然钻石外观上没什么差别,我为什么要花十倍的价格买呢?

在钻石行业横行霸道了一百多年,戴比尔斯为了继续坐稳钻石行业老大的位置,拿出了大招——自己做人造钻石。

并且开始营销:戴比尔斯的人造钻石有独特的标志,纯手工打磨的钻石比机器切割的钻石更有价值,等等。总之,还是那句话:买钻石就要买戴比尔斯的。

回头看看这经典的钻石营销,将一个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基础的商品,完全靠人为控制供应链,以及超大规模营销来支持价格,还能将价格多年来把控的一直居高不下。

2011年访华的南非副总统莫特兰蒂面对央视采访时说了这么一段话:“钻石只是人们虚荣心的产物,它只是碳而已,价格上涨并不是钻石会枯竭,而是人为造成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然而,不管这是交智商税也好,是一场骗局也罢,站在广告的层面来看,戴比尔斯的钻石营销当之无愧是一场旷世的营销经典。品牌将钻石与爱情坚贞的含义紧紧绑在一起,将一个商品提升到文化乃至习俗的高度,拥有的就是宗教般狂热和虔诚的信徒。

所以不只是钻石,戴比尔斯也成为了“恒久远、永流传”的商业传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