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绿色的帆布包、老式摩托车、绿色的邮递车、一段又一段崎岖的山路、大大小小的信件和包裹……这些,几乎是邮递员席敏杰十三年职业生涯中的所有陪伴。
今年37岁的席敏杰是石家庄市灵寿县陈庄村人,是一名大山里的邮递员。从2005年成为邮递员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年的时间了。在这十三年当中,大山里很多人已经走出去,在外边上学、工作。席敏杰却带着大家的希望和寄托,走出大山,又走回大山。
席敏杰每天大概需要派送50~60个邮件,有挂号信也有包裹。他的工作范围是18个村庄,每天总共要走的里程是100多公里。
■在陈庄镇后山村,席敏杰拿着报纸和村民一起谈论报纸上的新闻
环境恶劣 山路蜿蜒山上比山下低5度
昨天是农历腊月十六,距离春节还有两周的时间,记者在灵寿县陈庄镇邮局见到了正在分拣邮件的席敏杰,他正把当天要送的邮件从仓库装进车里。大约一年前,这辆绿色的邮递车“加入”了席敏杰送邮件的队列,邮递车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送的效率。“今天要送的邮件也挺多的,所以打算开车去。”席敏杰笑着说。
在分拣好邮件之后,记者跟随席敏杰一起出发了。席敏杰送邮件要去到的最远的村子是陈庄镇后山村,由于地形的原因,后山村当中又包括很多自然庄,最高地方的海拔约为1000米。
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要低5℃左右,因为气温较低,山路上还可以明显看到残存的雪。阳光照耀到的河流,冰已经化了一大半,薄冰下的河流已经开始涌动。而山遮挡住阳光的一侧,路边的雪像刚下过似的,丝毫没有要融化的意思。
在上山的路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车辆和行人经过,只有一辆绿色的邮递车在盘旋的山路中穿行。山路的坡度比较陡峭,在行驶时需要多加注意。向车外看去,是层峦叠嶂的大山,和阳光洒在结冰的河流上折射出的微光。
车辆行驶了约一个小时,到达了后山村道地倾庄。村民郭合平家里订着报纸,席敏杰在距离郭合平家200米的地方停下了车,从车上拿出报纸,走着送过去。把报纸送给郭合平之后,席敏杰笑着把报纸上有趣的事件读给他听。听着席敏杰讲述报纸上的内容,郭合平和老伴马秀珍都笑了。
路途奔波 最多时一天要往返5次
■2009年后,他的交通工具变成了摩托车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邮递车,席敏杰的“小伙伴”在这些年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009年之前,席敏杰送邮件都是骑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后座两旁挂上两个大布兜,用来装要送的报纸、信件和快递等。有时要送的东西很多,两个布兜都装不下,席敏杰会把东西都装在大编织袋里,然后用绳子把编织袋系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起驮着去配送。2009年之后,席敏杰的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其他的装备都没有变。
他负责的配送范围是陈庄镇下设的18个村庄,基本上都是在大山里面,最近距离镇子3公里左右,最远的约有15公里的路程。每天平均需要送50~60个快递,要走大约100多公里。早上8点开始出发,晚上8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这是席敏杰每天的作息。
前几年,互联网还不太发达,席敏杰主要送的东西是一些衣物、信件,体积较小,重量也比较轻,从镇里到各个村庄,每天往返一次就可以把东西都送完。后来,随着互联网慢慢开始普及起来,村民们也经常会从网上订购一些东西。之前从镇里到山里的村庄一天只需往返一次就能够送完,现在经常需要每天往返多次才行。“有时村民会订婴儿床、洗衣机之类的大型商品,由于这些商品比较大也比较重,一般往返一次只能运送一个商品。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往返5次。”席敏杰说。
热心助人 经常帮村民捎些米面油
村民们有的上了岁数,腿脚也不利索,席敏杰经常会免费帮村民们带一些米面油之类的东西,“在送邮件的时候,村民们经常会留下我的手机号码以便联系,所以大部分人都有我的电话。有什么东西需要我捎一下的话,会打电话告诉我,我会在下一次配送的时候把东西捎过来。”
一袋米一般重10斤、20斤,面和油的分量也不轻。有次需要运送的东西比较多,席敏杰往返了3次,帮村民们捎了两袋米和两袋面。最重的一次,席敏杰用摩托车驮着重约50斤的货物,里面有帮村民捎的东西,也有自己需要运送的邮件。
席敏杰介绍,从刚开始送快递到现在,需要运送的快递和包裹越来越多了,信件相对来说少了一些。“有的老人家里孩子在外面工作,想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但是老人不愿意离开老家,也不能熟练地使用手机,这时候孩子就会写信问候老人。遇到不识字的老人,我也会帮他们读信。”
山里的信号有时并不是太好,这使得席敏杰在送快递时,有时也会联系不到人。这时他只能挨家挨户地问。“如果问了一圈实在找不到人的话,我就会去村委会,村委会一般都比较清楚。”
温暖回报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百家饭”
在这样日复一日地相处中,席敏杰和乡亲们走得更近了。
比如在当邮递员之前,席敏杰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吃上“百家饭”。
大山里基本上没有饭店,所以席敏杰每天在出发前,都会带上面包、蛋糕和水果之类的食物。由于每天送件任务不同,中午经常会没时间吃饭。
送快递的时间长了,村民们都和席敏杰熟悉起来,中午他送到哪儿,附近的村民都会让他到自己家里吃饭,这让席敏杰很感动。“刚开始自己中午有时候也不吃饭,后来和大家都熟悉了,中午送快递经过谁家,就会被邀请去家里吃饭,这让我感觉很温暖。”席敏杰说,“但是大家这样做,我也挺不好意思的,所以大多数时间我还是会带一些零食。每周大概在村民家里吃一两次,其余的时间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吃。”
昨天中午时分,席敏杰还在山上送件,他找了一个比较空旷的地带,把车停在路边。停好车之后,从车里拿出一个苹果,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吃了起来,这就是他今天的午餐。“今天没拿其他的吃的,只带了苹果,没事儿,等一会儿看看回家的路上有没有小摊卖吃的,晚点可以再吃。”席敏杰笑着说。
寒来暑往 只有过年时才会停下脚步
寒来暑往,大山见证了席敏杰默默的付出。
在大山里当一个邮递员,最苦的就是冬天和夏天。
五年前的一个冬日,席敏杰的摩托车在回家的路上出了故障,没法骑摩托车回车,只能推车回家。冰天雪地里,自己一个人推着摩托车在夜色中缓慢地向家走去,由于天气太冷,席敏杰在回家后手脚冰凉,冻得没有知觉了。“那天需要送的邮件比较多,车又出了故障,等回到家之后已经是晚上11点了。”席敏杰说,“我以为家人都已经吃完饭了,结果没想到,那么晚了他们都在等着我。”
夏天最怕的,就是天气突变。为了防止邮件被打湿,席敏杰每次送件时,都会带上塑料袋。一旦下雨,就可以马上用塑料袋包住两个布兜。“如果突然下雨的话,我会尽快赶到附近村民家里避雨。夏天都会带上雨衣,送邮件到村民家时会放在雨衣里面,也不会被雨淋湿。”
至今,席敏杰仍然记得自己做这份工作的初衷。读小学时,他的姥爷订了报纸,邮递员每天都会送报纸到姥爷家。他经常会看到穿着制服的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送报纸,觉得非常神圣。
高中毕业后,席敏杰就开始工作了。2005年,他了解到当地的邮政局正在招聘,就前去应聘,正式成为了一名邮递员。到现在,席敏杰成为邮递员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尽管开始时因为工作量偏大有几分退缩,但是现在他已经从中找到了乐趣。
作为一名邮递员,席敏杰的假期都是论“年”来计算的,一年基本上只有年假才会休息3天左右。“习惯了,家人也支持我的工作。现在和村民们都熟络了起来,去送件时聊聊天、喝口水,就像是去见老朋友,挺开心的。”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杜梦媛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