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比我自己上学还累100倍。尤其是数学,一年级应该纠结的,难道不是考100还是99吗?我就不明白了,怎么能错出那么多花来。
会做的题:漏题,多个问句只答一个,应用题单位写错,竖式做完答案不抄到横式,分两步的竖式第二个数字抄错,应用题数字抄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至于不会做的题,那就更令人心塞了。略微转转弯的,小朋友就不愿意动脑筋了,哼哼唧唧地墨迹。还理直气壮地宣布“我不会”。再逼问两下,就哭了。她就没有长出叫做“数学思维”的那根筋。
错过的题有可能换个姿势接着错,搞得当妈的郁闷的要死,所以有时候别怪陪读妈妈暴跳如雷,隔着六层楼都能听到一个母亲的呐喊,实在是因为娃不能当可回收垃圾,一丢了之,只好跟她死磕到底。
那数学要怎么办?还是要打好基础的,小学阶段三门主课,真的哪一门都不能放松。尤其是数学,将来的物理、化学都要用到的基本技能,而且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数学都是大大的拉分学科。
除了粗心的毛病,女儿主要问题还是缺乏数学思维。这个东西很难一朝一夕长出来,但是可以练得出来。经过和一些理科大拿商讨,这个暑假我准备从两方面入手,帮助学渣女儿长出一点儿数学脑来。
第一、小学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年级结束,一百以内加减法之前训练得马马虎虎。欠缺的地方是进位退位容易出错,再就是计算速度有待提高。计算没有别的办法,无他,唯手熟尔。暑假每天100道计算题是必须的。
第二、需要引入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重点主要在语文跟英语上,这是因为我考虑到语言类学科需要长期的累积,分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升的。现在看来数学也需要多做练习。普娃的悲哀是:一年级就要开始刷题了。
现在小学生数学考试题目都非常灵活,如果考试的时候普娃第一次遇见这类题型,一定会慌得溃不成军。很多题型错了一遍还要错三遍四遍。所以刷题是逃不掉的,据我所知,周围同学《一课一练》、《名校名卷》都是常备的,确实刷过再考要好很多。
学习的本质就是学 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大环境如此,孩子只有接受。但是这样容易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题刷多了容易厌倦。如果她在小学的时候就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那绝对是眼前的分数无法弥补的代价。
我开始寻找能够唤醒娃对数学兴趣的书跟课程。目前比较有效的是一本非典型数学读物,名字也比较奇怪,叫做《这不是一本数学书》,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先告诉娃,这可不是一本数学书哟,再诱惑娃:“小主请来看一眼嘛。”
当然我家闺女看上这本书跟名字关系不大。这本书头几章就是教孩子如何用圆规画圆,如何用圆规画出心脏线。我发现挺多对数字不大敏感的小孩对图形很敏感。比如说我闺女,她很喜欢画画,动手能力也强。对做做小实验,剪剪画画兴趣浓郁。再加上她很早就对圆规发生了兴趣,我却一直因为圆规下面那个针不敢拿她玩。这本书给了她一个完美的借口破戒。
这本书有这么几个好处,个人觉得对数学学渣特别友好。
第一、这本书实操性特别强,而且不需要数学思维特别好就可以直接上手。
比如一开始的连数字成网,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上手,没有难度。这对于被学校里的卷子虐的死去活来的小朋友是一种彻底的放松。在娃复习迎考的时候,我自己试着画了几副,当然后来又给擦了,让娃玩。这个确实非常解压,比起以前画过的秘密花园也不遑多让。还不用费心配色。那几天辅导孩子快要抑郁的老母亲完全靠这个才没有崩溃。
考完试给娃一试,果然爱不释手。简直停不下来,连电视也不要看了。唯一的副作用是每做完一幅都要找我献宝,略烦。
第二、《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能让人体会到数学的艺术性和美感。
今年的高考全国一卷数学第四题考了一道关于断臂维纳斯的题。据说不是很难,但释放了一个信号:数学和艺术的关联性将会成为考核内容。不能说看过《这不是一本数学书》就会解题了,但它所涉及的数学课题都是很有意思的,说不定哪天就被出题组盯上了呢。比如“黄金螺旋线”、“欧拉难题”,都很有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安娜·韦尔特曼是一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教师,她自己很热爱数学,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为了向学生展示数学和艺术的关联性。所以认认真真一篇一篇学完,孩子是能有些收获的。
第三、这本书也能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性。
比如“用数字作画”这一部分。书上要求分别把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5的倍数等填上不同的颜色,看看组成的图案。对于还没学乘法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对乘法基本概念和理解的培养。可以把枯燥的乘法口诀表变得美观、有趣。对我家娃这种动手记忆更强一点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练习。
还没上学的幼儿园大班孩子也可以做,每数2格画一个,每数三格画一个。如果画得图形美观有规律就说明孩子画对了,如果图形不规则,那就说明没画对。这种把数字直观的通过视觉体现出来对孩子数感方面的培养特别好。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感是特别重要的。低年级有许多凑数字的题,数感好的小孩一眼瞄过去填出来的就八九不离十,数感不好的小孩左一个数右一个数瞎填。
第四、虽然上手很简单,但是这本书做到后面还是需要动脑筋的。
《这不是一本数学书》上手很简单,但是往后做难度就上来了。比如一笔画完的“欧拉曲线”跟帕斯卡三角形,都有一定的难度。帕斯卡三角形有点太难了,欧拉曲线很有意思,我拿来鼓励娃自己捣鼓出来,她也不是很排斥。看起来有一丢丢不那么渣的苗头。
其实数学渣或不渣,主要不是看分数,是看孩子有没有对难题主动钻研的兴趣。许多孩子成绩虽然还过得去,但钻研精神不够,以后学上去潜力就不大。现在我家女儿就有点这种苗头。《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绝对值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