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搜索即得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变得更敏捷,还是更愚钝了?
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读完一本书,也做了好多笔记,说自己已经吸取了书中精华,但过一段时间几乎全部忘记了书中的细节部分;
上完培训课,觉得讲师讲的特别好,回去后在工作生活中仍然没有应用,然后说“懂得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每天刷了很多公众号文章,点赞打赏收藏,然后继续看下一篇,但跟人聊起天时,早已不记得看过的是哪篇文章了;
看了好多工作上的专业知识,但想做一篇报告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仍然腹中空空;
谈到一件时事热点的时候,别人在口吐莲花、讨论的热火朝天,而我们只会随声附和;
……
每天接收那么多那么丰富的信息,能记住并且用得上的信息有多少?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与记忆,接触到的知识信息越多,我们本能的觉得有趣新奇而去了解它,不同的知识点满足了你的大脑追求好奇和新鲜的本能。
但是学习之后,你会发现你根本记不住课程中的内容,更别说应用了。花了时间与精力,那么这也丧失了学习的意义。
因为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把知识记下来,而是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用它。
一个人不断汲取知识是好事,但知识体系生长庞大的时候,你想从大脑中去获取某些东西,是非常困难的,就好比一个女人拥有一个100平的衣帽间,但她想出门赴约的时候仍然高喊:我实在是没有衣服穿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搜索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各种知识信息。搜索成本的低廉以及反应时间的迅速让我们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我们所要的资讯以及各种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搜索到旧同学,找到要看的文章,或者找到电影里面那个似曾相识的演员的名字。人们逐渐把网络看作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存储量丰富的数据库,这个被称为:Google效应。
那是不是说,有了搜索,我们自己主动把一部分内容抛弃不记了呢?
其实并不是有了电脑搜索之后人们有意不去记住那些知识信息,有意识的思维对记住哪些事、忘记哪些事没有太多选择权。没有一个销售会主动忘掉客户的名字,杰迷也不会永远记住周杰伦《双截棍》的歌词,但它就那么发生了。
这放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是一个悖论:在遇到难题时,你是更倾向于向自己的大脑找答案还是搬出电脑出来找答案?更不幸的是也许电脑并不能给出你想要的。
即时记忆、快速遗忘,我们的大脑显得越来越“笨”了。
了解大脑记忆的特点是让人变“聪明”的第一步
对于时代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顺势而为,既然我们知道了Google效应的存在,大脑已经习惯性自动遗忘,那这是怎么产生的呢?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人大脑记忆的特点,是我们处理庞杂知识信息的第一步。
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中枢是专门用来存储短期记忆的,这一块叫工作记忆区,这一区域处于频繁的工作状态,就像黑板擦了又写一样。大脑的工作记忆一般只能存放3-7条信息,或者是5-7个“组块”。看某个东西时,人不大可能记得住超过7个以上的内容,这是人的一个极限。而多余的这些信息如果不能很快的转化为长期记忆,它们就会转瞬即逝。
比如你要开一个派对,请你的老公/老婆帮忙布置下,你觉得你跟TA说的指令很简单:把客厅的脏衣服都放到洗衣机,散乱的报纸都收拾好,垃圾清理掉,门口的鞋子全部放到鞋柜里,气球粘到墙上去,买个打火机回来,水果切块,提前1小时跟大家发微信定位。TA同意了,但是去检查的时候,桌子没有摆好,鞋子还在走廊上,TA在衣柜里放了脏衣服。
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伴侣遇到了工作记忆问题,工作记忆的短期性与容量有限决定了有可能办不好一些看起来很基本的事。
大脑工作记忆最多只能存7个,你却想存10个,大脑当然要发出抗议,这就像抽屉装满了但你非要往里再多放点东西,硬把它拉开来,这样你和抽屉有了损耗,“想的脑壳疼”就是这么来的。
回到我们常抱怨的那个问题:学了那么多东西,但是好像没什么用,为什么没用呢?
因为你到用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自己知道这个知识。学了一个东西如果想都想不起来,就更谈不上用了。那些很快被遗忘的东西就是大脑的“认知负荷”。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解释什么叫认知负荷。我们平时读书接收信息就像用漏斗往土里往花盆里浇水。
读书的时候是一本一本地看,一页一页地看,这时候,阅读速度帮我们掌握住了水流的速度,使得盆里供水稳定。只要专注于书本,就像水可以慢慢全部渗入花盆土中,我们就能把书中大部分信息一点一滴的转入到大脑中。
但当使用手机或者电脑时,经常面对着许许多多个信息的龙头,每个龙头都互不干涉地开到最大,水流便会喷涌而出。水就会从花盆外满溢出来,反而会让花吸收到的水变少,也就是转入到我们大脑的长期记忆区的内容变少。溢出来的水就是认知负荷。
当认知负荷超出大脑7个模块的极限时,就像是水流溢出水管一样,我们就无法保存这些信息,自然也不能让它们留到长期记忆里面去。因此等到用的时候,工作记忆区的东西早就擦干净了,而长期记忆里的东西又溢出去没有留下来,自然就是脑中空空,胸中无物了。
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学习能力就像盆中花一样,没有吸收到足够的水份,我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会逐渐萎缩。
用积木组合法来补救大脑的“bug”但是大脑的工作记忆只能记住5-7个模块,那我们怎样又吸收更多水管的水,又不让水溢出呢?
答案是用积木组合法来“打包记忆”。
我还是用衣帽间来做比喻:比方说你有100平的衣帽间,传统的联想记忆法就像是看到一件白色衬衣,就想到你的另外几件白衬衣;看到一件蕾丝边的白衬衣就想到你还有件黑色蕾丝边的白衬衣(有时候若不太幸运,你可能连你有另外一件白衬衣都无法联想起来)。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什么?就是你把所有衬衣放在一起,但出门(信息使用)的时候,你还是觉得好像没办法出门,因为不知道搭配(信息组合)。
积木组合就像是将一件无领白衬衣与你黑色带金色纽扣西装裤、细跟白鞋、棕色小方格丝巾搭好,挂在上班穿搭这一格里。再将一件黑色T恤和九分破洞牛仔裤、白色平底鞋、红色挎包、黑色鸭舌帽搭好放在周六休闲这一格里。
这样,100平衣帽间被你划分成了不同功能的格子,搭配的是不同的场合不同风格的整体出门装扮,有人说,那我如果想搭配不同风格怎么办?很简单,在你洗完晾干后,由你再决定放到哪个格子里与哪件衣服进行搭配,以便下次出门穿着。
因此出门后的穿着目的是主题。深入了解这个主题,一直到你可以用多种方式(不同的搭配套装)输出它的地步。这就是积木组合法。这一套套的衣服搭配就像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在你大脑里建立起来的丰富的神经链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息模型”,在我们在微信、微博、APP、网页中进行快速浏览和搜索信息的时候,当我们看书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划到不同的衣柜格子中了。这才形成了你海马体不可磨灭的东西。
我认识这段话的每个字,但我不知道它在说什么。——这是不理解
我知道它在表达什么,但一会儿就忘了——这是理解了但没记忆
我知道大概个意思,但我说不好——这是有记忆但没有将它积木组合
积木组合法就是解决知识分块记忆并且帮助你快速用上的问题,它的重点在于使用知识。它承诺“其他一切”将永远保留在云端,可按需取用。
积木组合法可以应用到生活技能习得的方方面面
举例一:生活技能
小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刷牙的时候,他们觉得刷牙很难,因为刷牙这个技能由很多步骤构成:
手握牙刷的位置、牙刷举的高度、刷牙的角度、刷牙的位置、、刷牙与喝漱口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但是,当这些东西在头脑中形成积木组合之后,你在刷牙的时候,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刷。
组块积累到一定量之后,拥有“自动触发”的力量。
举例二:人际交往
比如你正在追一位女生。有位老师告诉你要用以下4个招术:
1、 她说话的时候要深情的看着对方眼睛,微微颔首;
2、 试着去说出她内心的想法;
3、 延迟满足对方的期望,只带她惊喜;
4、 两人在外面逛街时只让他消费。
这四招可以组合成一个招式——看内望外。只要记住这一个积木组合,你就可以迅速从大脑调用。那以后碰到“追女生”这个主题时,你至少还可以往大脑里再放2个其它的积木组合,那有可能别人只会一两个招术,而你可能会12个招术,你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所以,组合之后,更加方便记忆和提取。
举例三:谈话艺术
我们与别人正式谈话时,头脑会高速运转,如果大脑没有积木组合放到“衣柜”里,那么在谈话中,最多也只能处理7个元素,其它的就无暇顾及。同样,听别人说话时,最多也只能记住他人提出的7个理念或者7个见解,超过7个的内容都会自然而然的从你的大脑边缘滑过。
然而,如果你大脑衣柜里面有已经搭配好的积木,那么在沟通中,你就可以把它们直接提取出来,这个时候,在工作记忆中,它们只相当于3个元素。
所以你会发现,为什么你大咖交流的时候,感觉跟不上他们的速度或者分析不出他们的套路,不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运转速度比你快,而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积木组合体比你丰富很多,所以你们的谈话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大概格局就是如此这般。
写在最后: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躲避思考的。
比如我们更喜欢看一个搞笑、有趣的短视频,而不是阅读一篇需要深度思考的文章。
大脑习惯性“偷懒”,也就很容易让水管的水溢出来,形成认知负荷。就像一个人习惯随手把东西一扔,之后又找不到。所以用积木组合将有关联的东西分类成小的组快,装在大脑“储物间”的不同“抽屉”之中,一个人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是一个建立坐标系的过程,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把它串联在一起。
一个人头脑中的积木组合越多,思维的效率就越高。
我们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构建一个又一个的积木体。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只要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积木块,那么这些知识点就会渐渐的“长”在你的头脑里面,并且可以在适合它们出现的场景下,自动出来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参考材料:
《知识大迁移》 威廉·庞德斯通(美)2018
《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及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孙崇勇 李淑莲(中)
作者:卞千南,南开硕士宝妈,我手写我心的80后青年御姐,多平台原创作者及课程讲师,职场小说创作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