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全球前沿思想的“天才捕手”。源源不断地把最前沿的思想引入国内。
她拥有超强的演讲能力,每一次的观点输出都是一场高水平的知识盛宴,给听众愉悦的享受。
她拥有超强的运动力和耐力,不仅自己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六星跑者之一,还影响着公司创始人团队成为专业的马拉松跑者。
她就是湛庐创始人韩焱。
一名女子如何练就自己敏锐的眼光、惊人的魄力和“跑马”的精神?
最近,看了她的处女作《把思考作为习惯》,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韩焱的读书笔记,她对话了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甚至物理学家,寻找到各种思维工具。
她将这些思想整理融合,形成28种思维框架,将实践中运用。
第一次看到一本书每一章节以提问式开头,引发读者思考,用丰富的故事,向读者深入浅出的阐明思维模式的应用。
第一次看到一本书印刷得如此精美,每一页都嵌上红色的边框。每一小节都用红色大字突出精华,用黑色加粗突出重点。处处隐藏着用户思维,方便读者快速吸取所需思维。
第一次看到一本书由40多位国内大咖联袂推荐,书中穿*大咖说,给读者展示了一场场思维盛宴。
仅仅看到书的结构设计,就令我对韩焱的经历及其思维框架充满了好奇心,在书中一探究竟。
01 将思想内化为习惯,成就她不平凡的事业
韩焱在出版社耕耘了20多年,年仅24岁的她进入西蒙&舒斯特工作,为国内引入很多知名的商业图书。
后来,她加盟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华章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管理大师德鲁克世纪经典系列就是韩焱当时引入的。
长年累月阅读顶尖思想者写的书籍,令韩焱掌握了观察事物多样化视觉及精准凝练的表达。
她感悟到:“想要解决复杂问题,想要先人一步看到未来,想要和伟大的思想共同进化,都要做到把思考作为习惯,成为思想界的关键物种。”
一个“给企业家提供阅读解决方案”的想法在她脑中萌发。于是,她辞职创业,创办了湛庐。
虽然韩焱引进了全球前沿的思想,但如何将这些思想在中国本土化,真正将精华应用于实践中呢?
韩焱从一开始用心选好书、出好书,到后来组织企业家在各领域专家的带领下去海外游学,拜访思想大师,进行研讨活动。
之后,创办阅读服务社群庐客汇,举办促进全民阅读12 思想节。最后,推出湛庐阅读APP,开办思想大咖云集的湛庐年度大会。
当其他出版社聚焦现有经典著作时,韩焱突破思维,带领着团队聚集在当代伟大思想家及其作品上,并想方设法将这些思想落地生根。引领读者运用思维工具,结合自己的实践,内化为行动指南。
韩焱在向世人传递一种信息,“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有时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答案不可能轻易地出现在书籍之中,生活也不可能有任何标准答案。”
韩焱在为我们践行了正确的读书方式。只有吸取书中精华,将思考养成习惯,在脑中精细加工,应用到实践中,才能让伟大的思想真正为己所用,在不确定的社会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02 以小目标为着力点,让她达成大目标的路径更清晰
韩焱分享了剑侠佐罗的故事,年轻时,他渴望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剑客,却屡遭失败。
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一名年长的剑客,年长的剑客用剑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跟他说只能在这个圆圈里练习剑术。
刚开始,他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坚持在圈内练习。后来,在年长剑客的教导下,他练就了一身武艺。
临别之际,年长剑客跟他说,那个圈其实是代表着他对命运的掌控感,只有掌控了第一个圈,才能一步步获得十足的进展。
韩焱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如果我们能够妥善规划达成目标的过程,先把精力集中在一些可以掌控的小目标上,比如佐罗的小圆圈,我们就能够获得至关重要的掌控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她和湛庐的很多高管都在践行着这种方法。
开始练习马拉松时,她为自己画了一个合适的“佐罗圆圈”,等耐力提升了,再慢慢扩大她的圆圈范围。每周都在前一周运动量的基础上增加10%。
开始的第一周,她每周跑3次,每次跑步5000米,共跑了15千米。第二周,她把运动量增加到每周跑16.5千米。之后,一直坚持下去,逐渐达到每周30千米的水平。
就这样,她达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顺利完成一场又一场马拉松。
她将“马拉松”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带领着团队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当她的手下压力很大,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时,韩焱教导手下将大目标拆分成更多小的中心目标。
先为自己设置第一个“佐罗圆圈”,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再把全部精力投注在一个点上。
但这部分工作有了掌控感后,再拓展中心目标范围,直到达成心中的大目标。
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很多人都懂得,但为什么却做不到?
韩焱的思维模型令我明白了这些小目标不是散落在各处的点,而应该是一个个中心目标。
如同将一小石头丢进水中,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的涟漪,圆圈范围越来越大,甚是美哉。
第一个“佐罗圆圈”或许枯燥乏味,但只要坚持住、耐得了寂寞,熬过这个圈,再迭加前行,我们就能逐步扩大自己的掌控感,实现心中宏伟的梦想。
03 运用多模型思维,助力她洞察未来趋势
查理•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很多个模型。”
韩焱认为,光是模型多还不行,更需要的是拥有多模型思维。
多模型思维就是具备抛弃习惯和经验,切换思考逻辑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运用单一模型分析问题。这会让我们一叶障目,看不到事实的真相,甚至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把思考作为习惯》一书中提到一个移民处理火灾事故的例子。
某个区域,东部海岸地区气候相对潮湿,如果发现小火苗立刻扑灭,不会发展成大火灾,因为枯树落叶会受潮降解。
而在西部山区气候干燥,仅扑灭小火灾,实际是留下隐患,给大火积累充足的燃料。有句谚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有大风时,便发展成大规模的火灾事件。
东部海岸地区居民移民到西部山区,一开始,他们采取了之前在东部海岸地区的经验,扑灭了小火苗,但每年都会遭遇一场大火灾。
后来,他们改变了防火策略,放任自然发生的小火灾,烧出一条防火带,预防大火灾的发生。
多模型思维能我们学会融会贯通,了解事实的真相,是打开困境的一把神奇钥匙。
正如书中所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的思维方式越丰富,就越有可能理解问题背后的病因是什么。”
韩焱更是意识到多思维模型的重要性,她开办思想大咖云集的湛庐年度大会,目的也是为了企业家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碰撞,形成多思维模型,解决实际的困难。
她是一个出版人,主要专业是策划出书,为何还有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写《把思维作为习惯》这本书?
韩焱在工作生活中感悟到:“不管是思想者还是为思想者做嫁衣裳的出版人,都需要一种马拉松精神。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把思想和好实践总结出来,传播出去。”
因此,她想到将自己20多年感悟到的思维模型分享给读者,让读者学会运用多种模型思考人生困境。
看书中思路行云如水,实际上,对于韩焱来说,写这本书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多种模型的碰撞,需要她打破原有的认知,学会融合贯通,才能将模型的真实面貌展现给读者。
对她来说,写书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开始了一场新的征程,写完这本书,她的思维也进化了。
写到最后
看完《把思考作为习惯》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书中,我学到了要认清自己的元无知,不断打破自己,才是进步的开始。
在书中,我学到了锻造自己学习力、规划力、决策力、创新力、习惯力等多种模型。
在书中,我学到了如何运用思维模型不断连接他人,如何学习多种多样的思考方法,才能应对复杂的世界。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韩焱向我们传递的是“未经审视的思考,也不是真正的思考”。
韩焱在书中为我们践行了什么是真正的思考,翻看《把思考作为习惯》,总有一个知识点会让你受益匪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