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脚七
2019年8月6日 · 作家 自媒体人
上线第一个抖音视频,播放量就高达1400W ;12天涨粉100万,36天粉丝突破200万,单条视频最高涨粉40万 。
光看这组数据,以为又是哪个大网红在斥重金排重兵搭建自己的抖音矩阵。
2018年8月29日,徐大牙在自己的抖音账号“音乐故事”上线了第一个视频,借助彼时爆火的歌曲《成都》,挖掘歌手赵雷创作《成都》背后的故事,短短1天之后播放量就突破了1000万,大牙和他的“音乐故事”也从此一飞冲天。截止去年12月,“音乐故事”已累计总播放量2.6亿,800万 点赞量,一跃成为抖音音乐类目最头部的大号。
在爆红的背后,大牙做了什么准备?从0开始到流量爆发,他又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音乐故事”的成功是否可复制,尚在抖音门口观望和不得入门的“门外汉”是不是可以从中窥得先机?成功引爆抖音流量之后,又如何利用抖音变现?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和好奇,我们和抖音类目TOP抖主@徐大牙聊了聊。
01反复试错,终迎来爆发2010年,大牙从大学毕业,先后错过了互联网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红利期,多次创业未果后开始布局抖音短视频。
熟悉抖音的都知道,抖音充斥着大量的搞笑段子、各地美食、广场舞之类的内容,这类的内容不仅吸粉而且点击率极高,但似乎走在了流量变现的对立面,即便拥有大量粉丝也很难变现。大牙并不想做后期变现不可控的IP,所以他选择了母婴作为尝试的第一个抖音类目,在他的商业蓝图中,通过短视频内容获客,塑造自己的IP,形成社群,然后进行电商转化是一条可以走通的道路。但由于缺少完整的规划,也不太清楚抖音的玩法就开始投入,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母婴项目以失败告终。
此后大牙又相继尝试从“大牙剧评”、“大牙明星说”等多角度切入,皆以失败告终。虽然多次尝试失败,但大牙从失败中慢慢摸索出了抖音的游戏规则,找到了最适合切入点——避开内容饱和的正面战场,找到更细分更垂直的领域。
基于此大牙选择了竞争不算激烈的音乐类目,从音乐背后的故事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每首歌背后的创作背景,“音乐故事”应运而生。
2018年8月29日,多次试错后的大牙在“音乐故事”上线了第一个视频——《成都》,借助彼时爆火的歌曲《成都》,挖掘歌手赵雷创作《成都》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成都小甜甜”的走红让成都再次成为了全国的舆论中心,短短1天之后播放量就突破了1000万。
趁热打铁,第二天大牙上线了另一个视频——“阿刁”,同样以赵雷的音乐《阿刁》为背景,讲述《阿刁》背后的创作故事,1天之内播放量再次突破了1000万。
就这样,12天之后,“音乐故事”的粉丝量便突破了100万大关,半个月后粉丝再次突破200万。如果按照一个粉丝3元来算的话,短短一个月里,“音乐故事”便创造了近1000万的价值。
截止去年12月,大牙的“音乐故事”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6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