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丨广州上下九:将从前的欢喜折叠进老街的青砖里

地理丨广州上下九:将从前的欢喜折叠进老街的青砖里

首页休闲益智钻石削削乐更新时间:2024-06-11

广州市荔湾区十甫路上,广州第一家陶陶居仍然处于闭门整修的状态。无论是慕名而来败兴而归的食客还是时不时在上下九步行街上绕一圈的本地人,都要不死心地去研究门上贴着的告示。他们迎着灼眼的晨光,抬头去瞧这栋雕梁画栋的建筑。

一百来年的风霜敛声息语地爬上了屋梁,描红着翠的瓦檐在风中端庄优雅地定格,大门右侧的高大“陶陶居”据闻还是康有为亲笔题写。最高处上,雕花彩绘的“可观亭” 时常被打量,似再看多几眼就能听见一个确切开业的日期。

这样的情态很难在别处的陶陶居分店所看到。迢迢而来,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最老的那家店才有着最正宗的、来自起点的滋味。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则认为这样的老店牵连着本地水土,是从小到大的味道的根。它若闭着门,便总让人怅然若失,疑心又担忧,忧心着下一秒,寄托着回忆的土地就会被湮灭进城市化的洪流。

这些牵挂根植于心,虚无缥缈,偶尔间冒出来,就要揪一下心。

古人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将思念家乡、辞官归隐之情称为“莼鲈之思”,梁实秋则“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不断地去描写记忆中北平卖零食的小贩。在中国的文学里,一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间。一个人去怀旧一个地方,总是需要具体化的形象来从天上飞下来。老店是熬煮思念的一把盐,故土与它们从来都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十甫路上,陶陶居并不是唯一能勾人心绪的老店。

在广东人的记忆里,岭南最正宗的粤式滋味与魂牵梦绕的故乡味道,几乎都出自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组成的上下九步行街。

01

这条商业街的起初,有着一段与佛教的缘分。

201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其中有一枚取自明代瓷塑《达摩渡江》的“白釉达摩立像”,讲的是我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六世纪从印度东渡而来一事。

在当时,东西方皆属于混乱年代。中国多朝并立,四分五裂,宽耳的天竺高僧达摩从笈多王朝与后笈多王朝的更迭中脱身,渡江而至码头,迎接他的是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被称为“绣衣坊”的繁华之景。

南怀瑾在研究达摩时记叙:“有人问达摩祖师,你到中国来做什么。他说我要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不受别人骗的人”。人来客往的南方之土与他的意志相合了,位于广州的西来庵是他在中国第一个潜修地。他所登陆的地点称为“西来初地”,并立有“西来初地”和“西来古岸”的牌坊来证明这个繁荣商圈当年的雏形前事。

历史是个日理万机的忙人,未曾注意到一条普普通通的街上,何时开了第一间商铺。但中国佛教的禅宗阶段,就借由一条路与广州产生了初始的关联。

宋代时,达摩所见的“绣衣坊”便是如今的下九路,是广州西关最早的一处商业聚落。后为加强南北两地运输,明初开凿大运河,修至岭南,在广州城的城东与城西挖出了两条护城河,为东为东濠,西为西濠的“落雨大,水浸街”。广州城便沿西濠兴建街圩,扩建为“甫”,下九路便在天时地利里,正式连甫而行,形成广州城西的商业街圩重心。

到了永乐年间,朝廷又在广州、泉州、宁波设立市舶司,负责朝贡贸易,为了接待来朝贡的外使,下令在广州西关十八甫路建“怀远驿”。

锣鼓齐响,人声鼎沸,木料与石块从低到高、从有到无地建起了牌坊楼阙。四夷朝贡,番船入港,商人纷至沓来,不仅将西关升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也一举奠定了广州在全国贸易中举重若轻之位。据说,怀远驿的遗址仍在下九路南侧。云散雾开,青瓦红墙未堕,喧闹热烈的珠围翠绕被拂去铅华,在似水流年里滑落成一袭清贵的锦衣。

风帘翠幕交映,往日的街道轻踩木栏,款款经行,不再仅仅被叫做“绣衣坊”。

宋朝的韶华漂荡远去,上下九的朝霞泛金时,我自珠玑路口下车,再挪一步就进入十甫路,这便是步行街的范围。

东起上下九路,西连第十甫西,有一千二百多米长。达摩的祥气西落,让中国的佛教融入了“拈花一笑”的禅意。立于此地的禅性遗迹,则让上下九的慵懒,比大多数步行街更显而易见。

料峭透衣,塔迟迟不醒,只偶有运货车慢吞吞地碾压过地面,几辆摩托车从外侧接连踩碎一地晨辉,风驰电掣地与古街融为一体。中央长街从木栅栏一路往前延伸,两侧门楼下的罗马柱层层叠叠,被打扫洁净的石砖被年华掀开一角。上百只红灯笼一排排地挂在半空中,月上之时,该是“卿月花灯彻夜明”。

晴、静,上下九的清晨是幽冷又温婉的美人,执手看歌的落拓韵致能在一瞬间撷去人心,让我险些忘了,它身上的万千红尘。

02

南下的北方来客刘崧,过广州西郊时,偶遇了民间生活的“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能够从广州最繁荣的时段坚持到现在,老店面在口口相传里竖起老口碑。从一户变一楼,往往只两楼间的狭窄处,还安放着星子般的早摊。

煮凉茶的阿公慢吞吞地开了门,包头巾的阿婆已小心掀开热腾腾的萝卜牛杂;一家专卖钵仔糕的玻璃柜里摆满玲珑剔透的钵仔糕,五彩缤纷的,包裹着红豆、椰蓉和菠萝块,让人眼花缭乱;另一家卖水果的简单削削切切,就摆出了一个漂亮的花盘。大清晨里,只有这些店里冒出的层层香气能驱散三寸之地的冷清。步行之中,晨起对于食物不自觉的心动被一点点勾出,而再过一会,店面都开了,就真成了十步一小食了。

如若站在街对面去看一间小店,那更像一帧从旧年代洗出来的照片。是也不错,这里的每一居,每一店,都是上个世纪的遗产。

“怀远驿”后,广州的繁荣一发不可收拾。

在清朝,广州成为对外开放贸易的唯一口岸后,贸易额急剧增加,外国商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广州西关十三行。“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直到今日,也无人能猜出这个垄断之地的全部底蕴。当时,商铺争相靠近码头,建筑密集且多有货仓,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也容易成片燃烧。从康熙年间,十三行成立,到消亡的200余年间,十三行多次被火焚毁,甚至最出名的一次,1882年的火灾,大量洋银化成银水流出,竟流出了一二里地。小些的商铺承受不住损失而撤出,便有一部分移动到了上下九步行街,促进了西关的日益兴隆。

及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十三行的地区被英军驻扎。反抗激烈的广州民众点燃了周遭被拆之地,大火连天,连同十三行一同毁灭。当时的南海知县华延杰在《触藩始末》一书描写了这场十三行的消亡:“夜间遥望火光,五颜六色,光芒闪耀,据说是珠宝烧烈所至”。

十三行的神话结束了,上下九则成了继承它的地方之一。商家闻风而动,将对未来的期望投注了下来,形成了诸如玉器墟、酸枝家居、故衣街等各司其职的商圈。

如今在这里,比食物更让人心动的,就是不缺席的景致与诗情画意。上下九的建筑并非被规划下的“多胞胎”,老字号的名店都根据店主的学识、情趣修建得别具一格。每栋楼都有自己的骄人模样和独特之处,如礼饼老店莲香楼上的满洲窗框,和内里古朴清雅的莲花布局,再如曾经是粤剧伶人聚集之地的平安大剧院,贴着的海报还能瞧出上个世纪的风韵。

从陶陶居到莲香楼再到平安大戏院,挂在主楼一侧的木雕金器招牌是它们雄踞一方的证明,在楼栋处处华美的细节里都叙述着当初的沸反盈天。

西关成了广州富人区,家缠万贯的大家小姐时常在街面上留恋,因而又有“西关小姐”的说法。当随便走进一家店,倒一杯铁观音,透过精致的窗户与酸枝屏风,说不定就与康有为、鲁迅、孙中山见过的风景重合了。

现在,街面上还建造了不少新的雕塑,从头到尾地讲述着上下九的历史。

如今西濠已枯为古道,在今广州象岗山麓的春睡画院处枕山而眠。上下九路却从城西里一路攀升,一点一滴地积累成今日的模样。

03

上下九的街面上,有好几家卖旗袍的小店。我在门廊里坐下,看水青着红的领儿,绣梅刺竹的身儿,针脚细密的边儿被葱白的指尖拂下去,我就无根由地,想起白落梅在纸上开出的花:

“那个被光阴抛掷的女子,又从远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来。她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季节轮回,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般清凉的记忆。”

在这样一个午后薄阳散漫的时刻,我从字里行间曾体会过的民国之美,娉娉袅袅地流淌了一地,从街口的旗袍,从延绵千米的骑楼。

走在上下九路上,流光溢彩的琉璃窗是最夺目的装饰。临街的墙面多为贝灰和米黄,上有西方的巴洛克或洛可可装饰风格的浮雕图案。

上下九是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且依旧在被商业使用的骑楼建筑群。骑楼是上下九的标志性建筑。

骑楼的初始样貌,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叫它为“廊房”,意为外廊式房子。百年前,这种欧陆结合的南洋建筑又被英国人带入了香港。后来,两广总督张之洞前往香港,认为这种商民两用、前有遮蔽的房子适合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建议在广州建设“铺廊”,然而紧跟着,张之洞就被调任湖广总督,他所期许的“市房整齐,码头便利,气象一新,商务自必日见兴起”成了呈给光绪奏折里的、无人问津的旧事。

在他离去的而后多年间,广州的商业日趋兴隆,身处发展的黄金时期,部分独立,由广东籍军人执政,第一任便是广东都督陈炯明。

陈炯明接下了张之洞留下的这一份,骑楼建筑的滥觞。他鼓励兴建骑楼,还将广州城的骑楼正式列入了城市管理条例之中,将其分成了七等,掀开西关大规模拆除旧屋、改建骑楼的大幕。仅仅十年,拆城墙、迁旧屋,广州城尘土漫天,一栋栋“有脚骑楼”占领了长逾四十公里的长度,直至1930年,程天固痛斥其“无一不以资产阶级之利益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恶化供牺牲”,在两年后,才停止滥建骑楼的风气,至此,岭南的传统建筑已毁去大半,只街道内部还残留着。

在上下九路上,沿门廊缓缓而行,一条条苍碧的古巷如春花般,静静地,洞开于身侧。

骑楼是广州开给时间的红玫瑰,老屋则是空谷里掉落的一瓣紫罗兰。

步入其中,墙角青苔三四,碎花如珠。触手可及的木梁、砖瓦略带年头,和门前摆着的两三盆姹紫嫣红的花卉一起摇曳。旧时的西关大屋大多是砖石结构,岭南的悠闲气息从土壤里入水,不染尘埃的在此氤氲了几十年,将曾经不够精致的每一个细节都完善的,能发酵出浓深的酒香,成为骑楼深处的秘密。

我看见自行车消失的背景,和从墙头伸出的花。碧空如洗,一阙晴。

早晨八九点的老酒家里,身穿改良旗袍、满头银发的阿婆,正动作缓慢地用勺子舀起一口汤。旁边的年轻母亲带着朋友跟小孩来享受正宗的粤式早茶。广州活跃成了一个精力无限的青年,将从前的欢喜折叠进老街的青砖里。

-还可以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