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4日是中国航天日,“航空融媒”以“空天携手,直上云霄”为题,整了个大活——“歼-20打火箭”。相比于外界念念不忘的“歼-20打火箭弹”,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天壤之别。而在俄罗斯苏-34前后鲜明的作战对比下,国产战斗机非制导武器的训练,也引起了很多波澜。
▲歼-20打火箭的一幕还是挺让其期待的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空天军(VKS)装备的苏-34随即前出参战。这款设计时是超低空高速飞行、精准投弹定位的战斗轰炸机,因为进入对手防空导弹攻击范围,而屡屡被击落,时至今日依然是VKS损失最多的大型战机。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苏-34打击效率很低,俄罗斯陆军基本指望不上,只能继续依赖低效率的大口径火炮打击目标。不过,从今年初开始,VKS终于解决了滑翔制导炸弹的量产和使用问题,苏-34攻势随即变得凌厉且凶悍。从这些天流出的视频来看,苏-34投掷的制导炸弹精度相当高,500公斤起步的重量也保证了威力,让乌克兰苦不堪言。
▲苏-34前后表现差距非常大
在外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仅仅是换了机载弹药,就出现这么大变化,制导炸弹的意义可见一斑。国内素来有使用非制导武器训练的传统,从歼-7到歼-16都没逃过打火箭弹的宿命,就连饱受赞誉的轰-6K,实际上也依然存在使用铁炸弹训练的情况,舆论一直为此争论不休。平心而论,大家也不是真认为,国内像俄罗斯一样,长期无法突破制导炸弹量产技术,也不觉得海空军真就会放着制导炸弹不用,硬要上场投掷火箭弹。最让人担心的一点,其实是觉得日常非制导炸弹训练没有什么意义,到战场上投掷制导炸弹经验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歼-16也没逃过打火箭弹的宿命
举个例子,VKS的苏-34机队,一开始投掷制导炸弹时,攻击距离一般在60千米到70千米。这是苏-34位于9000米高度、高亚音速安全状态下的典型打击距离。而最近战报显示,苏-34投掷炸弹的距离,已经开始向90千米,甚至100千米逼近。距离延伸对载机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但需要飞行员改变的操作、制导炸弹本身套件的优化,都只有在大规模使用中才能摸索出来。此外,美国“The Warzone”网站也提到,苏-34一开始投弹缺乏技巧,最近才逐渐启用“前期低空隐蔽飞行,接近发射阵位才拉起投弹”的模式。这种极为简单的操作,VKS直到现在才掌握,长期非制导炸弹训练的负面效果可见一斑。
▲美军F-16也没有彻底放弃火箭弹
如果说之前对战斗机打火箭弹还只是抱有疑惑,那么以实战经验为例,不禁让人更加担忧。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很多情况都被忽视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海空军现在打火箭弹的训练比例非常低,能看到的资料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张。以“China Military”常年刊载的图片为例,战斗机挂载/发射火箭弹的比例不到5%,实际上现在只有表演、比赛和飞行学院基础训练时,才能看到火箭弹出场。相比之下,非制导炸弹出现的比例,才真是比较高。
▲场面壮观也是一个因素
其他战斗机且不说,轰-6仅仅这段时间,就两次在官方视频中,展示使用铁炸弹,攻击地面/海上目标的能力。从技术上来说,能投掷铁炸弹自然也能使用制导炸弹,但经验肯定会欠缺,这是前面提到的苏-34遇到的困境。问题在于,苏-34的遭遇,是因为俄罗斯制导弹药产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需求。而国内在这方面技术未必世界第一,但产能和型号丰富程度一定超过其他国家。每年因为制导弹药储存问题,都必须消耗一部分制导弹药,不用其训练根本不可能。
▲铁炸弹是比火箭弹更常见的存在
至于说为什么外界很少看到相关训练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射程动辄几十千米的制导炸弹投掷训练,拍摄难度相当大,远没有火箭弹/铁炸弹简单粗暴。要是真认为全球制导炸弹产能第一的国家,会真不在日常训练中普遍使用制导炸弹,未免太天真了一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